-
公开(公告)号:CN1115232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28953.6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3/12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慢车组合运行条件下节能坡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列车运行速度将列车在区间运行过程划分为多个子过程,并确定列车在线路区间运行时每个子过程的受力情况;根据列车在线路区间运行时各子过程的受力情况、速度和线路条件信息确定各子过程的能耗;以不同操纵模式下快慢车全线运行的总能耗和运行时间与目标运行时间偏差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求解节能坡优化模型。本发明求解的节能坡设计模型适用于快慢车运行条件下的市域快线和普通地铁线路,既能够节约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能耗,同时保证列车区间运行时间与时刻表时间的偏差最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05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651837.8
申请日:2020-07-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和能量采集特性的轨枕,包括轨枕主体以及设置在轨枕主体内的减振集能组件,减振集能组件包括钢制箱室以及设置在钢制箱室内的钢管、质量块、弹簧、阻尼器和压电单元;钢管呈竖直布置,其上下两端分别与钢制箱室的顶板和底板刚性连接;质量块与钢管滑动连接,弹簧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弹簧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阻尼器对称地设有两个,阻尼器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阻尼器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压电单元设置在质量块的上表面,且与轨枕外部的整流器电连接。采用本发明,既能实现对传至轨枕振动的控制,使下传至道床的振动得到很好的衰减,还能实现振动能量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728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11316101.9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屏障,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和设于底座上方的屏障板,底座包括侧板、支撑板以及设于二者之间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的连接柱,侧板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侧面设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滑动件,连接柱指向所述侧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铰接,支撑板朝向所述侧板的侧面设有活动叶片,活动叶片的一端与支撑板铰接,底板靠近支撑板一端设有第二滑槽,活动叶片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基于此,屏障板能够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转动并倾斜设置,如此,该声屏障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快速的调节屏障板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4252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573851.3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减振等级的预制浮置板轨道,包括盾构管片、基底、调整层、预制轨道板和用于减振的隔离层;基底设置于所述盾构管片的底部,调整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预制轨道板设置于所述调整层的内部,且与调整层的顶部齐平;隔离层设置于所述预制轨道板与所述调整层的接触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预制轨道板与自密实钢筋混凝土调平层完全隔离,可快速将其起吊,将隔离层由既有的土工布更换为减振垫,以实现轨道减振等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通过预埋排水管,结构简单,解决了预制轨道板中部限位凸台与传统排水暗沟设置位置冲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18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9160.2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站接驳方式分担率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并基于所述基础数据构建数据集;将所述数据集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根据当前切分规则生成部分决策节点指定的初始回归树,再用测试数据集对所述初始回归树进行后剪枝得到基础回归树;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生成所述基础回归树的剩余部分,并利用测试数据集对所述剩余部分进行后剪枝,生成最终回归树;根据所述最终回归树中每个叶节点对应的数据集中各类接驳方式的人数占比,预测车站各类接驳方式的分担率。本申请能够实现对车站接驳方式分担率的合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589566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440787.1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单渡线的地下侧式车站线路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带单渡线的地下侧式车站线路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曲线站台和第二曲线站台、左线、右线以及连接所述左线及右线的单渡线,所述左线及右线位于所述第一曲线站台和第二曲线站台之间,且所述左线靠近所述第一曲线站台,所述右线靠近所述第二曲线站台,所述左线位于所述第一曲线站台的区段设置有第一曲线段,所述右线位于所述第二曲线站台的区段设置有第二曲线段,所述单渡线上设有第三曲线段。本发明提供的带单渡线的地下侧式车站线路结构,实现了从有效站台端线间距5米到盾构井位置端线间距9米的快速渐变,缩小了过渡渐变段长度,从而大幅度缩小过渡段明挖区段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197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1366520.9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道岔区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包括若干岔枕,还包括设在岔枕之间的金属槽件;所述金属槽件由金属板制成,并包括底板、两个侧板以及两个延伸板;所述两个侧板连接在底板的两侧与底板共同围成向上的槽区;所述两个延伸板分别从两个侧板的顶部向外延伸;所述延伸板与对应的岔枕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槽件下方区域填充有混凝土。本发明的铁道岔区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对岔区转辙机所需的拉杆槽、连杆槽与岔枕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加强,使不能设置钢筋的薄混凝土壁也能得到有效的加强,同时能防止混凝土剥落,保障轨道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182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089160.2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F18/214 , G06F18/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站接驳方式分担率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并基于所述基础数据构建数据集;将所述数据集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根据当前切分规则生成部分决策节点指定的初始回归树,再用测试数据集对所述初始回归树进行后剪枝得到基础回归树;利用所述训练数据集生成所述基础回归树的剩余部分,并利用测试数据集对所述剩余部分进行后剪枝,生成最终回归树;根据所述最终回归树中每个叶节点对应的数据集中各类接驳方式的人数占比,预测车站各类接驳方式的分担率。本申请能够实现对车站接驳方式分担率的合理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55124.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基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江隧道基坑接口的堵水体系。该过江隧道基坑接口的堵水体系具体包括:隔断桩、若干MJS桩、及冻结帷幕;若干MJS桩分别咬合形成第一排桩、第二排桩和第三排桩,第一排桩、第二排桩分别设置在隔断桩的左右两侧并排设置,隔断桩与第一排桩相互咬合设置,第三排桩设置在隔断桩的上下两端,第三排桩与隔断桩、第一排桩、及第二排桩相互咬合垂直设置;MJS桩内打设冻结孔,冻结孔通过冻结MJS桩形成冻结帷幕,冻结帷幕封堵基坑底部及侧边漏水的通道。本发明具有完全封闭截断江中及江底河床水土再次涌入基坑范围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03474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710294974.9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B1/00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圆形隧道的预制板轨道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座、土工布和轨道板;所述土工布和轨道板之间设有用于消除基座和轨道板的制造误差的调整层;所述轨道板的底部设有连接位,所述调整层内设有钢筋网,所述连接位与所述钢筋网固定连接;所述轨道板的两侧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由轨道板的侧壁、调整层的顶面和圆形隧道的侧壁围成;所述轨道板上设有两条并行的钢轨。本发明的调整层和基座通过土工布隔离设置,便于基座后期的检修和维护,同时,排水沟由轨道板的侧壁、调整层的顶面和圆形隧道的侧壁围成,增加了排水沟的截面面积,提高了排水效率,水流不与基座接触,降低了基座渗水的风险,提高了基座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