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5986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58954.7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围护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站的附属结构的围护结构,包括车站主体结构和用于围护车站附属结构的第一围护结构,第一围护结构包括第一冠梁、第一支挡结构和支护梁,第一支挡结构设置于第一冠梁的下方,第一冠梁通过支护梁与车站主体结构相连接,支护梁、第一支挡结构和车站主体结构之间形成用于施工车站附属结构的空间,第一支挡结构用于支撑空间背离车站主体结构一侧的土体。本发明能够避免将车站主体结构的围护结构进行多次拆撑、换撑,车站附属结构可整体一次性浇筑,无需分部、分序的对车站附属结构进行施工,从而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避免冷缝问题,防水效果好,提高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62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21662.6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铁路的支撑系统,包括托换结构和注浆补偿结构;托换结构包括支承结构、纵梁和横梁;支承结构包括托梁、冠梁和钢管桩;钢管桩纵向埋设在地基中,钢管桩与冠梁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纵梁连接,若干横梁均匀分布;固定在横梁上;注浆补偿结构包括注浆管和预制管片;预制管片固定在下穿铁路的盾构隧道中,预制管片上设有若干贯穿的通孔,注浆管能够插入通孔进行注浆补偿。本发明还提供了既有铁路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步骤为钻出安装孔;安装钢管桩;施工冠梁;施工托梁;架设纵梁、横梁;对注浆补偿区进行注浆。本发明其施工难度较低,工程成本较低,能够对工后沉降进行有效补偿,结构整体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5019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288033.9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江 , 农兴中 , 雷振宇 , 翟利华 , 罗文静 , 王凌 , 蒋盛刚 , 张志亚 , 黄全强 , 吴嘉 , 王仲林 , 陈骏 , 梁俊 , 简狄权 , 胡浩 , 王位赢 , 卢小莉
IPC: B61K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设备限界检测装置,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用于使所述车体上下运动的升降滑块和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滑块进行上下运动的液压装置;所述底盘、升降滑块均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升降滑块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液压装置与升降滑块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液压装置带动升降滑块进行上下运动,保证车体能够在上下方向的升降,解决车体上下方向的运动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锥齿板与齿轮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齿轮连接,第二电机带动齿轮做圆周运动,实现车体进行平面360°的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4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68827.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成岩地区深埋相贯隧道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施工扶梯隧道,至横通道交叉口处时对扶梯隧道拱架进行加固处理;从所述扶梯隧道与横通道的交叉口往左右两侧同步开挖施工横通道;横通道施工完成后,采用挑顶转换工法往左、右线左右两侧同步开挖进行正线隧道施工,并对横通道及两侧对应的初支拱架范围内及时进行锁脚锚管的加强,扶梯隧道作为出碴通道;开挖和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二衬施工。施工顺序安排合理,有效的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成本,同时控制多节点立体交叉隧道由于结构上受力不均而带来的拱顶沉降和坍塌的高风险性,解决了半成岩地区深埋相贯隧道群施工时结构不稳定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89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0575217.8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L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滑槽区间给排水管道的转换装置,转换装置设置在给排水管道接口处;转换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两侧的突出部、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侧突出部上的卡件;底座用于固定在预埋滑槽上;给排水管道通过卡件固定在突出部上;给排水管道接口处的卡箍位于底座两侧的突出部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预埋滑槽区间给排水管道的转换装置进行安装的安装方法。对于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固定支架在盾构管片上人工打孔施工,导致隧道千疮百孔、维修保养困难等问题,以及解决了直接利用预埋滑槽架设支架,无法满足给排水管道接口处两侧规定范围内需要设置支架固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62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910521662.6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铁路的支撑系统,包括托换结构和注浆补偿结构;托换结构包括支承结构、纵梁和横梁;支承结构包括托梁、冠梁和钢管桩;钢管桩纵向埋设在地基中,钢管桩与冠梁固定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纵梁连接,若干横梁均匀分布;固定在横梁上;注浆补偿结构包括注浆管和预制管片;预制管片固定在下穿铁路的盾构隧道中,预制管片上设有若干贯穿的通孔,注浆管能够插入通孔进行注浆补偿。本发明还提供了既有铁路的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步骤为钻出安装孔;安装钢管桩;施工冠梁;施工托梁;架设纵梁、横梁;对注浆补偿区进行注浆。本发明其施工难度较低,工程成本较低,能够对工后沉降进行有效补偿,结构整体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451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60240.X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工作井接口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盾构管片、盾构工作井和用于连接所述盾构管片和所述盾构工作井的后浇环梁;所述盾构工作井的端部具有盾构工作井端墙,所述盾构工作井端墙上具有接口,所述后浇环梁的左侧与盾构管片连接,所述接口的断面覆盖于所述后浇环梁的外侧面;所述后浇环梁的上半部分具有延伸至盾构工作井端墙右侧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上半圆环的侧面上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左侧壁与所述盾构工作井端墙的内侧面平齐。本发明的盾构工作井接口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对后浇环梁与工作井端墙的侧向接缝渗水进行有组织排水,导排水效果好、总投入费用较少,避免盾构接口渗水影响盾构隧道正常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55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10804371.5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珂 , 李志南 , 王位赢 , 罗文静 , 袁江 , 冯晓青 , 区杨荫 , 黄全强 , 胡浩 , 曾军 , 丁秋 , 李祖瑞 , 何苑 , 唐清 , 李俊玲 , 陈骏 , 韩磊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内支撑的偏压基坑支护的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析基坑环境,获取基坑的主动压力侧和被动压力侧,以确定基坑变形方向;S2、获取挡土构件的高度和内支撑构件截面的高度;S3、获取土反力弹性支座的刚度;S4、获取挡土构件的水平荷载;S5、利用平面杆系结构弹性支点法建立结构分析模型,计算得到挡土构件和内支撑构件两者每延米的内力及分析模型整体变形;S6、根据土反力标准值和被动土压力标准值,校核挡土构件和内支撑构件是否满足要求;S7、根据步骤S5中计算得到的分析模型整体变形,校核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能校验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安全性,以方便后续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32375.7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位赢 , 丁注秋 , 李志南 , 罗文静 , 袁江 , 潘珂 , 黄全强 , 曾军 , 胡浩 , 区杨荫 , 陈骏 , 唐胜文 , 韦增挺 , 唐清 , 何苑 , 李俊玲 , 李祖瑞 , 韩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线原位保护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管线原位保护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四根呈两对设置的管线支护件、挡墙以及多个超前注浆导管;两对管线支护件分别竖直埋设在基坑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土体内,成对的两个管线支护件分别位于管线的两侧,成对的两个管线支护件之间设有挡墙,挡墙的顶部与管线的底部相接触,挡墙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管线支护件;多个超前注浆导管呈间隔埋设于各挡墙内,超前注浆导管的第一端埋设在挡墙内,超前注浆导管的第二端埋设在位于基坑外侧的土体内,且超前注浆导管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向下倾斜设置。解决了管线不能迁改或迁改代价较大的问题,可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出现涌水涌沙的事故,保证了基坑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04371.5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珂 , 李志南 , 王位赢 , 罗文静 , 袁江 , 冯晓青 , 区杨荫 , 黄全强 , 胡浩 , 曾军 , 丁秋 , 李祖瑞 , 何苑 , 唐清 , 李俊玲 , 陈骏 , 韩磊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内支撑的偏压基坑支护的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析基坑环境,获取基坑的主动压力侧和被动压力侧,以确定基坑变形方向;S2、获取挡土构件的高度和内支撑构件截面的高度;S3、获取土反力弹性支座的刚度;S4、获取挡土构件的水平荷载;S5、利用平面杆系结构弹性支点法建立结构分析模型,计算得到挡土构件和内支撑构件两者每延米的内力及分析模型整体变形;S6、根据土反力标准值和被动土压力标准值,校核挡土构件和内支撑构件是否满足要求;S7、根据步骤S5中计算得到的分析模型整体变形,校核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能校验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安全性,以方便后续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