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滞阻尼器及桥梁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2298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151286.6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器及桥梁。粘滞阻尼器,包括:缸体,缸体设有容纳腔;活塞,活塞设置于容纳腔中,活塞设有内腔;活塞杆,活塞杆的活动端伸进内腔中;及弹性组件,弹性组件设置于内腔中,且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活动端与内腔的腔壁之间。桥梁包括如上的粘滞阻尼器。上述的粘滞阻尼器应用在桥梁中时,在桥梁受到震级较小的地震作用下,地震动载荷通过活塞杆传递至第一弹性件,经由第一弹性件缓冲以后,活塞的运动速度相较于传统的粘滞阻尼器小得多,进而使得粘滞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大幅度减小,使得桥梁不额外增加约束,从而使得桥梁的实际受力状态与理想状态计算相当。

    一种基于斜拉桥成梁转换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31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46577.2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斜拉桥成梁转换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施工形成由索塔、主梁和多根临时斜拉索组成的临时斜拉桥;步骤S2、按照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图纸,在所述索塔和主梁上的相应位置施工主缆,使得主缆处于空缆线型状态;步骤S3、按照所述设计图纸记载的吊杆安装位置,在所述主缆与主梁之间安装相应数量的吊杆,并且,拆除所述临时斜拉索,以形成所述主梁处于裸梁状态的自锚式悬索桥;步骤S4、在所述主梁上施工桥面系,以完成所述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所述主梁此时处于成桥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自锚式悬索桥的无支架施工,完全满足通航要求,无船撞风险,无临时支架费用。

    桥塔与承台的连接构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8262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1675424.4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塔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包括承台、塔座、桥塔、环肋、竖肋、剪力钉、架立钢筋和穿孔钢筋,承台内设有多个定位支架,塔座设于承台的一端,桥塔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的一端和内壳体的一端穿设于承台和塔座内并与定位支架连接,环肋、竖肋和剪力钉分别设于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内外两侧,环肋的延伸方向与桥塔的纵长延伸方向垂直,竖肋的纵长延伸方向与桥塔的纵长延伸方向平行;架立钢筋分别设置于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内外两侧,并与外壳体和内壳体间隔设置,外壳体和内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穿孔钢筋穿设于第一通孔,穿孔钢筋的两端分别与架立钢筋连接。上述桥塔与承台的连接构造,构造简单,施工难度小,桥塔的定位精度高。

    用于双层钢壳组合塔内部角点位置的连接板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106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48481.7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层钢壳组合塔内部角点位置的连接板及其安装方法,通过将板体一侧边两角处的焊接部焊接于外层钢壳内侧相邻的两条环向加强肋上,同时靠近板体另一侧边的顶边和底边分别焊接在内层钢壳外侧角点位置处相邻的两条环向加强肋上,阻碍了内层钢壳的两条侧边朝外层钢壳所在方向扩张,避免了内层钢壳两侧边所构成的直角角点力流向混凝土扩散,避免了在环向加强肋上设置节点板,保证了环向加强肋的完整性,降低对塔内混凝土浇筑密实度的影响,同时取消了型钢的设置,同时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通孔和钢筋通过槽,避免连接板与与竖向钢筋或截面环向钢筋冲突,从而强化了桥塔的截面性能。

    拱桥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01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012963.9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拱桥系统,包括桥面结构;桥墩结构包括第一桥墩、第二桥墩和第三桥墩;拱肋结构包括第一拱肋和第二拱肋,第一拱肋的一端设于第一桥墩、并位于桥面结构以下,第二拱肋的一端设于第三桥墩、并位于桥面结构以下,第一拱肋的另一端和第二拱肋的另一端均设于第二桥墩、并与桥面结构的位置对应;斜撑结构包括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第一斜撑的两端分别支撑于第一桥墩和桥面结构,第二斜撑的两端分别支撑于第三桥墩和桥面结构。第一拱肋和第二拱肋在第二桥墩位置形成下承式拱桥结构,第一拱肋在第一桥墩对应位置形成中承式拱桥结构,第二拱肋在第三桥墩对应位置形成中承式拱桥结构,解决了单纯中承式拱桥的拱脚结构受力不均问题。

    一种基于斜拉桥成梁转换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3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046577.2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斜拉桥成梁转换的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施工形成由索塔、主梁和多根临时斜拉索组成的临时斜拉桥;步骤S2、按照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图纸,在所述索塔和主梁上的相应位置施工主缆,使得主缆处于空缆线型状态;步骤S3、按照所述设计图纸记载的吊杆安装位置,在所述主缆与主梁之间安装相应数量的吊杆,并且,拆除所述临时斜拉索,以形成所述主梁处于裸梁状态的自锚式悬索桥;步骤S4、在所述主梁上施工桥面系,以完成所述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所述主梁此时处于成桥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自锚式悬索桥的无支架施工,完全满足通航要求,无船撞风险,无临时支架费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