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85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90800.4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路面的湿接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预制水泥路面板预留有预应力孔道,板面设有传力杆并进行凿毛;水泥板吊装就位于平整滑动层上,预留现浇缝并在其端部安装模板,波纹管连接相邻两板块预应力孔道并穿筋;于两面板间搭接构造钢筋,浇筑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进行预应力张拉,从注浆口灌入水泥浆。本发明设置湿接缝并张拉预应力筋,增强路面整体性,提高抗剪切能力;解决装配式路面拼装对接难的问题,加快施工进度;通过路面凿毛、设传力杆,浇筑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解决装配式预应力路面板连接处易断裂、漏水的问题,提高结构稳定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20018.3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 , 山东交通学院 , 东南大学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自应力连接缝和先张法预制板组成的路面结构,所述路面结构包括:隔离层、固定过渡装置、双耳防水伸缩缝装置和混合应力路面板;所述隔离层,位于先张法预制板与基层之间,包括低摩阻力隔离层、防水隔离层以及水泥浆层;所述先张法预制板包括:边板、次边板和中板;所述固定过渡装置,位于沥青面层和双耳防水伸缩缝之间;所述双耳防水伸缩缝装置,位于所述固定板和边板之间;所述混合应力路面板,位于两个双耳防水伸缩缝之间,由边板、多个次边板和多个中板顺序进行串联而成,上述多个次边板、中板之间均采用自应力连接缝进行连接。该路面结构工艺简单,养护成本低,路面不易开裂质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8547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390800.4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装配式路面的湿接缝的结构及施工方法,预制水泥路面板预留有预应力孔道,板面设有传力杆并进行凿毛;水泥板吊装就位于平整滑动层上,预留湿接缝位置并在其端部安装模板,波纹管连接相邻两板块预应力孔道并穿筋;相邻两块水泥路面板间搭接构造钢筋,浇筑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进行连接;进行预应力筋张拉,从注浆口灌入水泥浆。本发明设置湿接缝并张拉预应力筋,增强路面整体性,提高抗剪切能力;解决装配式预应力路面拼装对接难的问题,加快施工进度;通过路面凿毛、设置传力杆,浇筑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解决装配式预应力路面板连接处易断裂、漏水的问题,提高结构稳定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39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35659.X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 , 东南大学
Inventor: 陈宝岭 , 任圣军 , 明朝晖 , 张桂芹 , 余红亮 , 闵召辉 , 宋超 , 徐利 , 贾莎莎 , 苗成涛 , 卢宝吉 , 沈厚民 , 闫锡龙 , 张雯 , 黄绪岭 , 张昊 , 王宝新 , 阴绪峰 , 乔岳 , 贾敬程
IPC: E01C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平曲线路段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水泥混凝土、V型预应力筋、补强钢筋、锚固区以及滑动层,其中双向预应力筋弯曲成V型沿道路行车方向分布于水泥混凝土中,补强钢筋布置在预应力路面两端预应力筋空白区域。V型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二次张拉,并按照对称张拉的原则先从路面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张拉单向预应力筋,再返回依次张拉反向预应力筋;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平直路段路面的铺筑,具有普通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优点,还可以适应平曲线路段的道路线形。V型的预应力筋布置方式减小普通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两端无法布置预应力筋的区域面积,优化路面受力状态;固定形态的预应力筋,方便施工安装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392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535659.X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 , 东南大学
Inventor: 陈宝岭 , 任圣军 , 明朝晖 , 张桂芹 , 余红亮 , 闵召辉 , 宋超 , 徐利 , 贾莎莎 , 苗成涛 , 卢宝吉 , 沈厚民 , 闫锡龙 , 张雯 , 黄绪岭 , 张昊 , 王宝新 , 阴绪峰 , 乔岳 , 贾敬程
IPC: E01C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平曲线路段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水泥混凝土、V型预应力筋、补强钢筋、锚固区以及滑动层,其中双向预应力筋弯曲成V型沿道路行车方向分布于水泥混凝土中,补强钢筋布置在预应力路面两端预应力筋空白区域。V型预应力筋张拉采用二次张拉,并按照对称张拉的原则先从路面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张拉单向预应力筋,再返回依次张拉反向预应力筋;本发明不仅可以用于平直路段路面的铺筑,具有普通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优点,还可以适应平曲线路段的道路线形。V型的预应力筋布置方式减小普通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两端无法布置预应力筋的区域面积,优化路面受力状态;固定形态的预应力筋,方便施工安装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6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280874.6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山东交通学院 , 德州德单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 ,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填土桥头防脱空装配式预应力搭板的结构及施工方法,适用于高填土路基的桥头搭板脱空的判断及处理,本结构包括装配式预应力搭板、设置于搭板不同位置的监测装置和注浆单向阀装置,通过监测装置的应变计与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可精确判断搭板脱空的位置和面积,还公开了装配式搭板、监测装置和注浆单向阀的结构和施工方法。本发明能快速判断脱空的位置和面积,根据脱空面积的大小能及时多次进行搭板脱空部位的压浆处理,有效避免了搭板下大面积脱空导致搭板断裂从而引起桥头跳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263807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2590509.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德州德单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山东智行咨询勘察设计院 , 山东交通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头地基处理的垫层结构,包括桥台以及填土层,桥台周围的填土层内插接有若干水泥土搅拌桩,填土层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碎石层、土工格室、砂垫层、土工布和搭板,水泥土搅拌桩顶部预埋有锚固件,锚固件与土工格室固定且打开土工格室,土工格室内填塞沥青铣刨料,搭板与桥台的牛腿锚栓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土工格室填装沥青铣刨料作为底垫层,增强了垫层的整体性,能够对垫层的横向进行约束,使得水泥土搅拌桩之间的填土受力均衡,提高了土工格室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体承重力,保证了垫层的压实力度,能够有效避免桥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防止跳车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7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59760.0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周向排布型内置式永磁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定子,所述定子上安装有电枢绕组;永磁转子,所述永磁转子转动连接在所述定子的内侧,所述永磁转子的中心位置安装有转轴;所述永磁转子包括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上安装有多个磁极组件,用于减小磁场偏移效应;每两个所述磁极组件设置为一组。本发明通过永磁体不对称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拓宽了转子结构设计空间,有效减少永磁体用量,并提升非对称磁场偏移效应,进一步提高电机转矩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103513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011681.7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网或泡沫铜防油抗氧化的浸泡处理方法,将铜网或泡沫铜浸泡在盐酸、表面活性剂、氟硅烷及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水浴加热温度为30-90℃,浸泡时间为5-30min,所述混合溶液中的盐酸浓度为1.0-2.0mol/L,表面活性剂为2-5g/L,氟硅烷浓度为1-3g/L;将浸泡处理后的铜网或泡沫铜经去离子水清洗后,置于烘箱中,在150-250℃下固化0.5-1.5h,取出冷却后即可获得光亮的防油抗氧化的铜网或泡沫铜。可以有效防止氧化层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103513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11681.7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网或泡沫铜防油抗氧化的浸泡处理方法,将铜网或泡沫铜浸泡在盐酸、表面活性剂、氟硅烷及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水浴加热温度为30-90℃,浸泡时间为5-30min,所述混合溶液中的盐酸浓度为1.0-2.0mol/L,表面活性剂为2-5g/L,氟硅烷浓度为1-3g/L;将浸泡处理后的铜网或泡沫铜经去离子水清洗后,置于烘箱中,在150-250℃下固化0.5-1.5h,取出冷却后即可获得光亮的防油抗氧化的铜网或泡沫铜。可以有效防止氧化层的生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