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77702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710047349.0
申请日:2007-10-23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粒体病MELAS和MERRF综合征相关mtDNA突变位点的检测,公开了一种人类线粒体病MELAS和MERRF综合征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检测基因芯片,其中,在基因芯片载体表面点阵固定有可检测人类线粒体病MELAS和MERRF综合征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上述基因芯片的制备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基因芯片可用于检测所有与人类线粒体病MELAS和MERRF综合征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可重复性好;与传统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检测时间大大缩短,达到MELAS和MERRF综合征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702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047349.0
申请日:2007-10-23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粒体病MELAS和MERRF综合征相关mtDNA突变位点的检测,公开了一种人类线粒体病MELAS和MERRF综合征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检测基因芯片,其中,在基因芯片载体表面点阵固定有可检测人类线粒体病MELAS和MERRF综合征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上述基因芯片的制备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基因芯片可用于检测所有与人类线粒体病MELAS和MERRF综合征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可重复性好;与传统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检测时间大大缩短,达到MELAS和MERRF综合征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620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6832.7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低柱结构消色差超透镜及设计方法,其中,消色差超透镜由多个基元周期性排列构成,所述基元为高度和半径各不相同的微纳圆柱。在设计时,首先构建基元库,所述基元库中每个基元均为微纳圆柱,通过仿真软件改变所述微纳圆柱的高度和半径,得到不同入射波长下基元库中每个基元的相位及透过率;然后,以所述消色差超透镜的总相位差最小为目标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得到各个位置的基元结构;最后,根据得到的基元结构从基元库中选出合适的基元进行周期性排列,得到消色差超透镜。本发明能够增大口径和数值孔径,同时实现带宽消色差。
-
-
公开(公告)号:CN113964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239782.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Q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微波天线及其成型方法,该无线通信微波天线为双层结构,上层为金属层,呈叉指式电容四重旋转对称结构,下层为介质层,上层金属层叠放设置在下层为介质层上方;所述叉指式电容四重旋转对称结构的构建方法为:将叉指式曲折电容结构绕其首端以90°为间隔进行3次旋转,形成了四重旋转对称结构;所述叉指式曲折电容结构的首端为金属间隙凸出端,尾端为金属间隙未凸出端。本发明有利于无线通信设备朝着小型化、集成化、易共形的方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44402.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规律的人体异常行为检测方法,解决检测时视觉特征易受观测噪声影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通过视觉表示模块定位人体区域以及关节部位,分别得到粗粒度视觉特征以及细粒度视觉特征;通过物理直觉模块的粗粒度部分和细粒度部分分别对输入的粗粒度和细粒度视觉特征处理,输出模拟人体所受力以及人体各关节所受力,计算各关节点的加速度,更新人体姿态;将视觉表示模块与物理直觉模块相结合进行人体异常行为检测。本发明方法同时考虑了视觉线索和物理约束,从而能够得到人体行为的不受观测噪声影响的鲁棒表征,进行能更加准确合理地进行人体异常行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64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9782.0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Q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微波天线及其成型方法,该无线通信微波天线为双层结构,上层为金属层,呈叉指式电容四重旋转对称结构,下层为介质层,上层金属层叠放设置在下层为介质层上方;所述叉指式电容四重旋转对称结构的构建方法为:将叉指式曲折电容结构绕其首端以90°为间隔进行3次旋转,形成了四重旋转对称结构;所述叉指式曲折电容结构的首端为金属间隙凸出端,尾端为金属间隙未凸出端。本发明有利于无线通信设备朝着小型化、集成化、易共形的方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203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374283.6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表面透镜与探测器一体集成的红外光学系统,包括沿光入射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超表面透镜、光阑和成像探测器焦平面阵列,并封装集成在杜瓦中;超表面透镜由衬底和微纳结构的阵列构成,不同的微纳结构具有相同的高度、相同的指向角度和不同的横截面尺寸;各微纳结构的横截面尺寸基于微纳结构的参数空间和电磁波经过各微纳结构后的相位分布确定;该相位分布根据超表面透镜的成像要求所得到的校正后的相位分布来匹配确定。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超表面透镜与探测器一体集成的红外光学系统利用超表面透镜取代现有红外光学系统中的成像透镜组及探测器的窗口片,实现一体集成封装,从而实现了红外光学系统的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684522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1350398.3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和可见光共透镜双光路成像探测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超表面透镜、两探测器和图像处理系统,超表面透镜的微纳结构超表面为具有相同的高度、指向角度和不同的横截面尺寸的微纳结构的阵列;各微纳结构的横截面尺寸基于微纳结构的参数空间和电磁波经过各微纳结构后的相位分布确定;相位分布根据成像要求来确定,成像要求是:超表面透镜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工作波段下的焦点是同一焦平面上的第一和第二焦点;参数空间通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电磁仿真手段对横截面尺寸进行参数扫描,来建立;两探测器的探头位于第一和第二焦点。本发明还提供其制作方法。该系统可在实现电晕检测功能的同时,兼顾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7409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28857.8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序功能基元构型的光学器件,包括沿电磁波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衬底和无序功能基元的非周期微纳结构阵列,所述衬底的表面为平面或曲面,无序功能基元的非周期微纳结构阵列是多个具有无序的内部结构的功能基元在平面或曲面上非周期分布而形成的微纳结构阵列;光学器件中所分布的各功能基元的内部结构根据光学器件的相位分布确定。本发明的光学器件以无序结构作为功能基元,一方面消除基于同质材料的规则构型的功能基元之间的强耦合现象,另一方面利用无序结构的随机性和多样性,增加光学器件的设计自由度,拓展功能基元参数空间,从而显著提高光场调控能力和光学器件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