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辅因子代谢工程策略改造蛹虫草菌提高虫草素产量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17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150422.1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辅因子代谢工程策略改造蛹虫草菌提高虫草素产量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技术将过表达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编码基因gsdA和/或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编码基因gndA的重组载体导入蛹虫草中,构建蛹虫草重组菌株,强化了胞内NADPH的供应,经液体深层发酵虫草素发酵产量显著提高。过表达gsdA的重组菌株液体发酵第20d虫草素产量达到了191.95mg/L,较野生型蛹虫草产量提高150.86%;过表达gndA的重组菌株液体发酵第20d虫草素产量达到了764.48mg/L,较野生型蛹虫草产量提高1034.02%。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辅因子代谢工程策略改造蛹虫草菌构建重组工程菌株的方法,为高产虫草素的蛹虫草菌株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种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的基因及其活性蛋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7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7361.9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的基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仿刺参为研究对象,在仿刺参基因组中鉴定出仿刺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j‑ALOX‑5的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仿刺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蛋白。仿刺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使ARA出现了明显的加氧和环化反应。本发明提供的有催化活性的重组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是生产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SPM的重要基础。

    一种适用于麦角硫因生产的发酵培养基及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7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2364.5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麦角硫因生产的发酵培养基及分离纯化方法。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外源前体物质,实现相关代谢途径的调控,后再通过添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加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胞内物质的外排,实现麦角硫因在发酵液中的大量累积;而后依次利用预处理、盐析、离子交换层析、葡聚糖凝胶层析及色谱分离等方法,对发酵产物中的麦角硫因进行分离纯化。本发明显著提高了麦角硫因的发酵产量及分离纯化过程中的收率和纯度,技术方案简单、环境友好,对于麦角硫因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桑叶茶浸提液的发酵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088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39219.0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桑叶茶浸提液的发酵制备方法,步骤包括采摘、清洗、蒸青、炒制、巴氏杀菌、带料液体静置发酵等。本发明利用冠突散囊菌带料液体静置发酵制备桑叶茶浸提液,不仅富含桑叶自身的活性成分,还兼具冠突散囊菌发酵形成的高活性天然产物,为桑叶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靶向特异性识别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11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74701.7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靶向特异性识别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分离生物膜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筛选靶向特异性结合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并鉴定具体序列,确定最终具有高亲和且自由能低的靶向特异性识别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序列。得到的靶向特异性识别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序列对铜绿假单胞菌有特异性识别。

    一种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异源表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047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138447.4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异源表达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基因来源于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通过密码子优化处理,将优化后的,编码DPE蛋白的基因序列(DPE(O))载入表达质粒pET22b,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2b-DPE(O)。发明进一步优化基因工程菌诱导表达DPE蛋白的具体条件,从而确定了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异源表达的具体方法,最后确定,在pH为8.5~9.0的LB培养基中,接种量为2%,装液量为50%时,BL21(DE3)/pET22b-DPE(O)菌体培养3~4h后,加入0.3~0.5mM IPTG,30℃,180~200rpm条件下诱导5h,重组DPE蛋白的表达量最高,为2.1g/L。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