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蓝莓叶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0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39216.7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食品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蓝莓叶茶的方法,步骤包括采摘、清洗、蒸青、炒制、巴氏杀菌、带料液体静置发酵等。本发明利用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蓝莓叶茶,发酵制品中不仅富含蓝莓叶自身的活性成分,还兼具冠突散囊菌发酵形成的高活性天然产物,为蓝莓叶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种基于辅因子代谢工程策略改造蛹虫草菌提高虫草素产量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17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150422.1

    申请日:2022-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辅因子代谢工程策略改造蛹虫草菌提高虫草素产量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技术将过表达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编码基因gsdA和/或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编码基因gndA的重组载体导入蛹虫草中,构建蛹虫草重组菌株,强化了胞内NADPH的供应,经液体深层发酵虫草素发酵产量显著提高。过表达gsdA的重组菌株液体发酵第20d虫草素产量达到了191.95mg/L,较野生型蛹虫草产量提高150.86%;过表达gndA的重组菌株液体发酵第20d虫草素产量达到了764.48mg/L,较野生型蛹虫草产量提高1034.02%。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辅因子代谢工程策略改造蛹虫草菌构建重组工程菌株的方法,为高产虫草素的蛹虫草菌株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种强化硫代谢通量提高麦角硫因发酵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5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03566.3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硫代谢通量提高麦角硫因发酵产量的方法。所述方法以酿酒酵母BY4741为底盘菌株,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麦角硫因合成途径中硫代谢相关的关键酶获得重组菌株。重组菌株是通过构建过表达两个或多个麦角硫因合成途径中硫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质粒,分别将所构建质粒与含麦角硫因合成基因的质粒pYES2‑URA3‑EGT1‑EGT2进行双质粒共转化酿酒酵母BY4741所获得。所述硫代谢关键酶基因为:MET3、MET14、MET16、MET17、MCY1,所获得的重组菌株经液体发酵后麦角硫因发酵产量较原始菌株显著提高,其中同时过表达MET17、MCY1两个基因的重组菌株麦角硫因产量达到了70.19±2.19mg/L,较对照菌株提高了250.9%,本发明为麦角硫因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的基因及其活性蛋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7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7361.9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的基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仿刺参为研究对象,在仿刺参基因组中鉴定出仿刺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j‑ALOX‑5的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仿刺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蛋白。仿刺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使ARA出现了明显的加氧和环化反应。本发明提供的有催化活性的重组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是生产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SPM的重要基础。

    靶向特异性识别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11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74701.7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靶向特异性识别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分离生物膜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筛选靶向特异性结合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并鉴定具体序列,确定最终具有高亲和且自由能低的靶向特异性识别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序列。得到的靶向特异性识别生物膜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核酸适配体序列对铜绿假单胞菌有特异性识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