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5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8723.4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57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LGMN在制备预测胃癌对PD‑1单抗治疗敏感性的试剂盒和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血清LGMN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预测胃癌对PD‑1单抗治疗敏感性的检测试剂盒中的应用;以及血清LGMN作为药物靶点在制备治疗胃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申请首次发现LGMN是胃癌对PD‑1单抗治疗敏感性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发现分泌型LGMN可以激活M1型巨噬细胞mTORC2信号通路,从而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揭示了LGMN促进胃癌对PD‑1单抗耐药的机制,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药物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07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29496.7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A61K45/00 , A61K31/708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UC19基因在胃肝样腺癌筛查或诊断中的应用。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外显子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胃肝样腺癌特异性高频突变基因为MUC19基因。本发明研究发现MUC19基因和胃肝样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相关,MUC19基因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增生、侵袭及转移、抑制癌细胞凋亡,可以作为胃肝样腺癌治疗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372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84649.0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B15/30 , C12Q1/6886 , C12Q1/6881 , A61K45/06 , A61K39/395 , A61K33/243 , A61K31/517 , A61K31/337 , A61K31/513 , A61K31/5377 , A61K31/4545 , A61K31/44 , A61P1/00 , A61P35/00 , G16B20/50 , G16B4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选择胃癌靶向治疗的靶点和靶向药物的系统、检测方法和应用。所述系统包括:肿瘤分子分型检测panel单元;胃癌靶向治疗单元;免疫用药单元。所述肿瘤分子分型检测panel单元由原发性胃癌四亚型EBV、MSI、CIN以及GS组成,所述胃癌靶向治疗单元由抗HER2靶向治疗、FGFR2靶向治疗、EGFR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和Claudin18.2靶向治疗组成。本发明通过对患者肿瘤组织基于Panel的分子分型诊断,完成了对肿瘤乃至胃癌的精准诊断,完成实体瘤全靶点多基因覆盖,且在诊断结果确认后针对不同类型胃癌进行对应靶向免疫用药,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不同类型胃癌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匹配更精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562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08401.3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6 , C12Q1/6869 , C12M1/34 , C12M1/36 ,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Ⅲ期弥漫型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方法、试剂及设备,涉及胃癌治疗效果预测技术。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化疗前病人的体细胞;对体细胞进行体细胞CDH1、TP53、KMT2D和AIRD1A基因突变的检测;根据特定基因突变的出现判定治疗有效。本发明通过对体细胞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化疗疗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可靠性高;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用于Ⅲ期弥漫型胃癌术后辅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化疗的疗效预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癌症类型的化疗疗效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64439.4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普恩海汇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生物标志物组合、试剂盒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诊断试剂,所述的诊断试剂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224所示的探针,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试剂盒,以及上述探针在在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中的应用。本发明用于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生物标志物组合覆盖位点广,检测更准确,检测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8417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26048.0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HER2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医学检验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一种血源性外泌体HER2的检测方法检测来自血液样品中HER2的表达水平,筛选出可能获益于靶向HER2治疗的优势人群。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对象的来自血液的样品中外泌体中HER2表达水平的检测试剂在制备用于鉴定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试剂盒中的用途,以及在制备用于鉴定能获益于靶向HER2抗体类药物的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试剂盒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38767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21452.9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1/165 , A61K31/337 , A61K47/64 , A61P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GALS1抑制剂在制备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耐药性药物以及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LGALS1抑制剂OTX008具有抵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耐药作用,该药物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对于进一步开发相关治疗药物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98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26049.5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源性外泌体HER2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医学检验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一种血源性外泌体HER2的检测方法检测来自血液样品中HER2的表达水平,筛选出可能获益于靶向HER2治疗的优势人群。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对象的来自血液的样品中外泌体中HER2表达水平的检测试剂在制备用于鉴定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试剂盒中的用途,以及在制备用于鉴定能获益于靶向HER2抗体类药物的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试剂盒中的用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