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稀疏神经网络近存推理加速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4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08446.3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李紫絮 林殷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近存计算、深度学习数据压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稀疏神经网络近存推理加速器的方法。本方法包括:根据未压缩权重数据在基于动态随机存储器的近存加速器中数据存储的排布方式,将存储在同一个计算单元配置的存储模块中的数据作为权重稀疏训练设置的剪枝区域范围;根据数据存储排布方式设置的剪枝区域对权重进行稀疏训练,训练周期后将每个剪枝区域中低于特定阈值的数据修剪为零值,实现每个剪枝区域的权重数据稀疏程度相同;将训练的稀疏权重数据映射到配置的存储模块中,再将输入激活值广播到计算单元中,实现稀疏神经网络近存推理加速器计算单元间的负载均衡。本方法能解决片上加速器存储的延迟和带宽问题,实现稀疏网络在多个并行近存计算单元中的负载均衡调度,提高稀疏神经网络近存推理加速器的性能。

    一种可防止改写的非挥发存储器的写保护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504722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0410979.4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存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止改写的非挥发存储器的写保护电路。本发明的写保护电路结构包括:双单元构建的存储位,数据控制逻辑模块,用于根据待写入数据决定开启双单元的左单元还是右单元的写通路;受同一个列选择信号控制的2个列选择晶体管,栅极分别受写控制信号控制的2个写通路控制晶体管,栅极均受预读控制信号控制的2个预读控制晶体管,电流源,比较器,锁存器,写驱动电路,写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其输入是写使能信号,其输出一是预读控制信号和写控制信号。本发明还提出针对写保护电路结构的写操作流程。本发明针对基于双存储单元构建存储位的一次编程存储器,可防止恶意或无意的改写破坏,为敏感数据提供了高安全的存储方案。

    一种可防止旁路攻击的非挥发存储器的读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502361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0418611.2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存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抗旁路攻击的非挥发存储器的读电路结构。该结构包括存储单元,第一参考单元,第二参考单元,电压差放大电路,灵敏放大器,电流源,列选择晶体管,两个参考单元列选择晶体管,两个读使能控制的晶体管,两个传输门;其中存储单元处于导通态或者非导通态,分别表示存储1或者0数据,参考单元跟存储单元有相同结构,分别预先编程为非导通态和导通态;该结构中,读取过程中能同时开启一路互补的参考单元列,以平衡其读功耗曲线,因而可以防止功耗分析的旁路攻击。本发明另一种电路结构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采用处于中间状态的参考单元来进行读操作,将参考单元作为冗余单元用于平衡读功耗,可以进一步平衡读0和读1的功耗曲线,有利于抗功耗分析类的旁路攻击。

    一种存储单元、存储器及存储单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5581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310496697.1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单元、存储器及存储单元控制方法,用于提高存储密度和降低功耗。其中,一种存储单元包括:U型磁性轨道,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端口和第二驱动端口;U型磁性轨道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二存储区域;第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一存储区域,第二驱动电路用于驱动第二存储区域;通过对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一驱动端口和第二驱动端口的输入电压的控制以及第一驱动电路的驱动,第一存储区域内产生电流脉冲,并驱动第一存储区域内的磁畴移动;通过对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一驱动端口和第二驱动端口的输入电压的控制以及第二驱动电路的驱动,第二存储区域内产生电流脉冲,并驱动第二存储区域内的磁畴移动。

    可降低写操作电压的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911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19379.7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林殷茵 刘佩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写操作电压的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及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非易失性存储元件,包括:倒锥状第一电极;存储介质层,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贴附在倒锥状第一电极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倒锥状第一电极的外侧面非平行设置以至于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并形成夹角;以及第二电极,其形成在所述存储介质层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的所述夹角的内侧。本发明的非易失性存储元件通过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存储介质层的夹角结构,写操作电压得到降低且均匀,制备简单、成本低。

    一种动态随机存储器的高速写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23808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110372303.2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林殷茵 李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存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随机存储器的高速写操作方法。该方法采用逻辑工艺的DRAM存储单元为2T增益单元结构,其包括写入管Qw,读出管Qr,写入管的有源区电容和读出管的栅电容,构成单元的存储电容。该方法的写电路中,多米诺逻辑部分为执行单元写入操作的驱动电路,其求值管组M1-M4分别接收来自灵敏放大器放大的单元读出小信号和外界写入信号,当写驱动使能信号WPCH开启时,多米诺逻辑预充点prenode电平根据求值管组M1-M4导通与否而变化,使驱动反相器INV输出端WBL电平摆动,完成对单元的写入。本发明能解决传统的1T1C的动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因制作电容采用非逻辑工艺的缺点使得DRAM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应用产生了困难等技术问题。

    一种氧化钨基电阻型存储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6128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110221553.6

    申请日:2011-08-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林殷茵 刘易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阻型存储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与标准逻辑工艺兼容的氧化钨基电阻型存储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构图刻蚀所述上电极材料层以在存储阵列部分的钨栓塞上的氧化钨基阻变存储介质层之上形成上电极;其中,设置所述上电极材料层的刻蚀工艺条件以使逻辑部分的钨栓塞上的氧化钨基阻变存储介质在所述刻蚀步骤的过刻蚀过程中去除。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掩膜版即可形成氧化钨基存储介质层,可省去一次光刻步骤,简化工艺流程,节省制造成本。

    一种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25676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314629.3

    申请日:2014-07-03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行读操作后新型存储介质中的数据遭到破坏导致丢失的问题,进而保证了新型存储介质中数据的完整性。该方案包括:接收驱动电流,所述驱动电流用于驱动所述新型存储介质处于可读写状态;从所述新型存储介质中读出第一数据;将所述驱动电流的方向置反;将所述第一数据写回至所述新型存储介质。

    写装置及磁性存储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9696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173016.2

    申请日:201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写装置及磁性存储器,写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端口、第二驱动端口、第一信息存储区、第二信息存储区以及信息缓存区,第一信息存储区与信息缓存区之间存在第一区域,第二信息存储区和信息缓存区之间存在第二区域,第一信息存储区、第二信息存储区和信息缓存区采用第一磁性材料构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采用第二磁性材料构成,第一磁性材料的磁能高于第二磁性材料的磁能;第一信息存储区,用于向信息缓存区写入第一数据;第二信息存储区,用于向信息缓存区中写入第二数据;信息缓存区,用于缓存从第一信息存储区或第二信息存储区写入的数据,并将缓存的数据写入磁性存储器的一个磁畴中。能够保证磁性存储器的写入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