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6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40584.9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环境可靠性宽带红外薄膜偏振器。该薄膜偏振器包括光学基片、偏振分光膜层和增透膜层。偏振分光膜层由光学基片一侧依次镀制的第一导纳匹配膜堆、对称周期膜堆和第二导纳匹配膜堆构成。该偏振器通过在高折射率膜层与低折射率膜层之间插入中折射率膜层,实现偏振器宽偏振区域和高环境可靠性。在功能设计上,对称周期膜堆用于将入射光束的偏振态进行分离,第一、第二导纳匹配膜堆用于将光学基片、入射介质与对称周期膜堆等效导纳进行匹配。本发明薄膜偏振器具有宽偏振区域,宽角度适用,高消光比以及高环境可靠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92527.X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折射率渐变结构的辐射冷却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孔材料与紫外固化光学胶充分混合,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涂覆在衬底上;通过紫外灯照射方法固化分散液得到辐射冷却薄膜。本发明制得的辐射冷却薄膜在晴天时可以将户外物体的热量通过大气窗口辐射到宇宙空间中;其具有一种折射率渐变结构,有利于将目标物体内部热量以红外线方式向外辐射,大大提高辐射冷却的功率,使目标物体的降温幅度增加;可实现在太阳波段(300‑2500 nm)的反射率≥85%,红外波段(8‑13μm)的发射率≥92%;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拓宽辐射冷却应用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57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26140.6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品坐标测量获得薄膜厚度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光纤导光、光栅以及面阵列探测模式,获取样品的光谱信号,根据反射谱与色品坐标的换算关系,计算出待测样品的色品坐标。通过理论计算获得薄膜的色品坐标与厚度的完整映射关系,对比实测色品坐标与理论映射关系中的色品坐标,可以准确获得薄膜样品的厚度信息。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光谱测色方式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旋转光栅或者棱镜进行波长扫描的缺点,实现单次全谱测量,缩短了测量所需的时间。同时,相较传统测量时的波长间隔,本发明采用更密集的光谱获取,从而更加准确的获取色度信息,基于此快速准确地获得了纳米薄膜的厚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56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71013.2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燃点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所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变温椭圆偏振光谱仪在单波长和单角度下测量不同温度下纳米材料的P光、S光的复反射率比值ρ,进而获得两个椭偏参数ψ与Δ;2)基于步骤1)获得椭偏参数ψ、Δ随温度的变化谱;3)基于所述变化谱上的突变点确定纳米材料的相变点;4)根据每一所述相变点前后物质的变化情况,判断所述相变点是否为燃点,从而测量获得纳米材料的最终燃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接触、快速、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8497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05403.8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 B32B9/041 , B32B15/20 , B32B17/061 , B32B2250/05 , B32B2307/30 , B32B2307/40 , B32B2551/00 , F24S70/10 , F24S70/12 , F24S7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增强的宽带光热转换薄膜器件,第一层为防反射的保护层,采用透明介质膜;第二层为光吸收层,采用过渡金属膜;第三层为光学振幅和位相匹配层,采用透明介质膜;第四层为光吸收层,采用过渡金属膜;第五层为光学振幅和位相匹配层,采用透明介质膜;第六层为光吸收层,采用过渡金属膜;第七层为光学振幅和位相匹配层,采用透明介质膜;第八层为高反射层,采用完全非透明的高反射金属膜;第一层到第八层厚度的选择依据各膜层的光学常数,在250‑2000nm波长区,满足的高吸收条件为:(R+T)≤5%,AX≥95%,R+T+AX=1。通过结构参数的最优化计算,能够在250-2000nm波长区,实现光子能量被转换为热能的光吸收率Ax超过95%。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48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69726.7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J3/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3/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迈克尔逊型光谱仪失调自动校准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光源、动镜、定镜、分束片、透镜、探测器、信号预处理模块、数据滤波采样模块、数据处理与算法控制模块、压电陶瓷驱动电路及二维定镜执行机构,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本发明在定镜机构上采用线性压电陶瓷电机驱动方式,实现镜面在俯仰和水平方向上的两维可调节;采用闭环自动搜索控制方式,通过粗调节和精细调节两个闭环算法达到干涉失调的校准。本发明实现了失调校准调节的自动化和最优化,对高精密的光谱仪测量技术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了自动化的校准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12255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022646.1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光克尔效应增强型复合磁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增强型复合磁性材料能显著提高磁性材料的磁光克尔效应,其磁光谱不但有很窄的共振线宽,而且对应的波长连续可调。其制备方法首先在玻璃衬底上自组织生长二维有序的聚苯乙烯小球阵列,然后在小球上用磁控溅射沉积Au/Co薄膜,可以得到两维光子晶体/磁性金属体系,最后测量极向磁光克尔谱。入射光在周期性结构中的高阶衍射导致磁光效应增强高达一个量级,峰宽几个纳米,通过使用不同尺寸的小球,可以移动磁光效应增强的波长区域。该增强型复合磁性材料的磁光谱能感应外界电介质环境的变化,这一特性可用在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666916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10042605.1
申请日:2008-09-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李晶
Abstract: 本发明属应用光学领域。涉及可实现聚焦和跟踪伺服以获得可控亚微米直径激光光斑输出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利用宏微结合的三维纳米精密移动台及运动控制系统驱动精密光学系统,实现对一定频率的激光光束在XY平面上的灵活调节与纳米级精确定位,同时实现对激光光斑在Z轴方向上的精确聚焦,以获得可控亚微米直径的激光光斑。本系统可实现输出0.5~2微米的聚焦激光光斑在X、Y、Z轴方向的纳米级精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109056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710042918.2
申请日:2007-06-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相变存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掺杂相变存储薄膜材料Alx(Ge2Sb2Te5)100-x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利用磁控溅射镀膜系统,采用双靶共溅射方式制备得到铝掺杂的Alx(Ge2Sb2Te5)100-x相变存储薄膜。与未经掺杂的Ge2Sb2Te5薄膜相比,该薄膜微结构与物性均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相变温度也有所上升,并且样品的面心立方(FCC)相更加稳定,有助于改善相变光盘的使用条件及寿命。同时,Al掺杂对Ge2Sb2Te5薄膜的反射对比度增强极为有利,可提高相变光存储读出信号的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00549245C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610118916.2
申请日:2006-11-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束蒸发制备硅纳米晶的方法。传统的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电化学腐蚀法、离子注入法、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及热蒸发法等。本发明采用电子束蒸发生长SiOx/SiO2(1<x<2)超晶格多层膜结构,其中SiOx层和SiO2层将分别蒸发SiO粉末源材料和SiO2源材料而得到,然后在高温氮气环境中退火,从而获得SiO2基体中尺寸大小可控、且均匀分布的硅纳米晶。薄膜中硅纳米晶的尺寸大小、尺寸分布和硅纳米晶的密度可以独立控制,而且硅纳米晶在薄膜样品中的位置以及样品的超晶格周期也可以任意设计。本发明所涉及与成熟的Si基光电子集成工艺相兼容,为将来的器件研制打下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