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6295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30068.5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序介孔碳纳米纤维阵列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孔雀石绿电化学传感分析方面的应用。公开了一种以螃蟹壳为碳源,通过在氮气气体氛围下煅烧,即得到有序介孔碳纳米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低能耗且原材料廉价易得,这种利用环境废弃物生产功能材料的方法符合国家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倡导。制备得到的有序介孔碳纳米纤维阵列材料被用于孔雀石绿电化学传感分析,实现了对孔雀石绿的快速、灵敏、高选择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5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472357.4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甘油三酯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传感器是由氮掺杂石墨烯固定在玻碳电极上制备而成。这种方法制备方便,使用简单,可以实现20mg/dl到300mg/dl的甘油三酯的检测。该传感器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优良等优点。是一款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电化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54063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050548.2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4 , B01J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胶囊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液滴微/毫流控技术制备胶囊的方法。本发明制备胶囊的方法,采用微/毫流控芯片,包括进样装置、乳化液产生通道、胶囊固化通道和胶囊收集装置。选择合适的内相、中间相和外相物质,分别通过进样装置以一定的流速泵入到乳化液产生通道中,通过流体剪切力与重力的相互作用,产生乳化液;乳化液进入固化通道,通过光、热、电、微波等方式使其固化成胶囊。胶囊通过收集装置收集后经过后续的干燥处理,得到大小均匀、粒径和胶囊壁厚可控的胶囊。本发明使用设备结构简单,能大大减少生产成本,包封率高、生产速度快。本发明不受壁材、芯材种类和性质的限制,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25274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21464.1
申请日:2012-01-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样品富集的微流控液滴浓缩装置。该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简单样品进样装置或复杂样品分离装置,在线或离线检测装置;微流控芯片的样品溶液进样口连接简单样品进样装置或复杂样品分离装置,在微流控芯片中,分离的样品溶液被与样品溶液的溶剂微溶的另一相间隔和包裹,从而在微流控芯片通道中形成油包水或水包油的液滴,在微通道中连续相不断吸收样品溶液中的溶剂直至饱和,实现样品的收集和浓缩,浓缩后的样品通过微通道出口进入在线或离线检测装置进行在线或离线分析与鉴定。该装置结构简单,为低浓度物质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浓缩富集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281946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10054035.X
申请日:2004-08-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本电器元件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点阵纳米结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各种手段,包括物理、化学或电化学的方法制备与加工纳米功能材料是近来纳米制备技术的前沿领域。传统方法在电极表面制作电聚合高分子膜,一般使用一步法完成,该一步法可以是恒电流电解过程,也可以是恒电位电解过程。这样制备得到的电聚合高分子膜呈现的是网络状的平面展开的结构,不具有三维点阵立体结构的特征。基于多步恒电流电解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的三维点阵纳米高分子有序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三维膜的比表面远大于传统方法得到的高分子膜。因此,本发明的电极可有效用于制备高通量的芯片,检测、鉴定待测物中目的分子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219C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03129410.3
申请日:2003-06-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微电极阵列芯片传感器。现有该类芯片传感器制备复杂、成本高、灵敏度不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基表面的微电极阵列芯片传感器,该微电极阵列由叉指状微电极组成,该结构使正负电极之间距离足够小,保证了正负极之间电沉积电聚合功能分子时,膜厚度均匀可控;同时正负极发生反应时电子传输速率远高于平面电极,被测物在电极表面的传输速度也很快,因而这种叉指状设计优于平面电极,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该芯片运用MEMS技术,使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若将芯片表面作各种用途的修饰,本发明可用于不同用途的芯片传感器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462878A
公开(公告)日:2003-12-24
申请号:CN03129410.3
申请日:2003-06-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微电极阵列芯片传感器。现有该类芯片传感器制备复杂、成本高、灵敏度不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基表面的微电极阵列芯片传感器,该微电极阵列由叉指状微电极组成,该结构使正负电极之间距离足够小,保证了正负极之间电沉积电聚合功能分子时,膜厚度均匀可控;同时正负极发生反应时电子传输速率远高于平面电极,被测物在电极表面的传输速度也很快,因而这种叉指状设计优于平面电极,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该芯片运用MEMS技术,使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若将芯片表面作各种用途的修饰,本发明可用于不同用途的芯片传感器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10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60652.8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裸眼目视比色的农药残留速测卡。所述速测卡包括:固载膜,加样片,底物片,检测条。其中,所述加样片固定有乙酰胆碱酯酶,所述底物片固定有碘化硫代乙酰胆碱,所述检测条上有等间距色带。碘化硫代乙酰胆碱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的产物可使检测条上色带退色,而某些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本发明的速测卡即是基于此原理,通过比较检测条上色带的退色条数,即可半定量的检测残留农药。本发明的速测卡对常用农药残留均能检测,且灵敏度高、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迅速,并将现有速测卡的定性检测提升到了半定量,可用于蔬菜、水果、土壤等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0386342C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510110689.4
申请日:2005-1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纳米,生物技术及微全分析领域,提供了一种可用作微流控芯片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随着微全分析系统的发展,基于微流芯片的手性分离崭露头角。但是,芯片材料往往会由于其不稳定的电渗流而导致分离效果不佳及整体性能不稳定。本发明报道了采用功能化碳纳米管键合蛋白作为芯片手性分离固定相的制备方法。所得固定相能有效的用于修饰过的芯片进行手性分离异构体。该方法使得手性分离能借助于芯片分离通道内的固定相得以实现。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合成的蛋白固定相简单,成功率极高,所固定的蛋白量大,活性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207564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3141612.8
申请日:2003-07-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27/327 , C12Q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及生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生物蛋白复合膜电极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首先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纳米TiO2多孔薄膜电极,然后用该电极吸附固定生物蛋白从而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生物蛋白复合膜电极。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电沉积二氧化钛膜电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均匀性与稳定性,又为吸附固定生物分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用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钛-生物蛋白膜电极可以充分有效地拓宽对光的吸收波长范围,为生物光电器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将本发明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控开关等器件的制造上,可增大灵敏度,大幅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起到节能高效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