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7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64251.1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复旦大学 , 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CALR基因2型突变的引物组合物,其包括含有SEQ ID NO:2‑SEQ ID NO:7所示序列的引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引物组合物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以及上述引物组合物扩增的CALR基因2型突变的靶序列,该靶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序列。本发明所述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梯度突变负荷浓度的样本用所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进行扩增,发现突变负荷检出敏感性可达到3%,几乎与探针法实时PCR的效果相当,且其可对CALR基因2型突变进行可视化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对设备和环境要求低,检测速度更快,检测灵敏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7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0364251.1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复旦大学 , 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CALR基因2型突变的引物组合物,其包括含有SEQ ID NO:2‑SEQ ID NO:7所示序列的引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引物组合物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以及上述引物组合物扩增的CALR基因2型突变的靶序列,该靶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序列。本发明所述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梯度突变负荷浓度的样本用所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进行扩增,发现突变负荷检出敏感性可达到3%,几乎与探针法实时PCR的效果相当,且其可对CALR基因2型突变进行可视化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对设备和环境要求低,检测速度更快,检测灵敏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7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363814.5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复旦大学 , 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CALR基因1型突变的引物组合物,其包括含有SEQ ID NO:2‑SEQ ID NO:7所示序列的引物和SEQ ID NO:8所示序列的PNA探针;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引物组合物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以及上述引物组合物扩增的CALR基因1型突变的靶序列,该靶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序列。本发明所述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梯度突变负荷浓度的样本用所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进行扩增,发现突变负荷检出敏感性可达到1%,与探针法实时PCR的效果相当,且其可对CALR基因1型突变进行可视化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对设备和环境要求低,检测速度更快,检测灵敏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33828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71433.9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44 , C12Q2531/119 , C12Q2525/307 , C12Q2527/125 , C12Q2527/101 , C12Q252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核酸修饰的LAMP引物组合物,在该LAMP引物组合物中,锁核酸的修饰位置为FIP引物和BIP引物3’端最外侧的3个碱基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LAMP引物组合物的LAMP反应体系,该体系还包括甲酰胺和热启动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LAMP引物组合物的扩增方法,其扩增温度为58℃-72℃。本发明针对LAMP的非特异性扩增问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小幅提高扩增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非特异性扩增,显著提高了LAMP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此对于LAMP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临床应用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7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63814.5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复旦大学 , 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CALR基因1型突变的引物组合物,其包括含有SEQ ID NO:2‑SEQ ID NO:7所示序列的引物和SEQ ID NO:8所示序列的PNA探针;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引物组合物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以及上述引物组合物扩增的CALR基因1型突变的靶序列,该靶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序列。本发明所述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梯度突变负荷浓度的样本用所建立的LAMP反应体系进行扩增,发现突变负荷检出敏感性可达到1%,与探针法实时PCR的效果相当,且其可对CALR基因1型突变进行可视化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对设备和环境要求低,检测速度更快,检测灵敏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838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94497.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从全血样本中痕量检测核酸的POCT微流控装置及其应用。本发明装置包括:ICP纸基预浓缩器、用于核酸反应的多个PDMS微流控芯片反应室以及用于信号读取的侧向流动试纸条。其检测流程包括将全血样本加载至预浓缩器,进行血细胞分离、蛋白质消化;施加低直流电压,实现DNA的预浓缩;将富集的DNA引入核酸扩增的反应室,核酸扩增产物通过重力流入反应室进行CRISPR介导的报告分子激活,该报告分子与介孔金纳米酶材料结合;最后反应混合物在侧向流动试纸条上生成可视化结果。该装置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具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成本低廉及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资源有限的临床和现场筛查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96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97822.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传感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铂修饰的介孔金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脂质体作为表面活性剂模板,在还原剂抗坏血酸的作用下合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颗粒介孔金,然后在其表面原位生长铂纳米颗粒,得到铂修饰的介孔金纳米酶MGNSs@Pt;该介孔金纳米酶具备超高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催化过氧化氢与显色剂反应从而产生溶液颜色的改变。利用溶液的吸收光强度与过氧化氢或葡萄糖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两种检测物的快速检测。本发明具有高效、灵敏度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69359.X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传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化学POCT适配体传感器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电化学检测传感器以PET作为基底,PDMS作为电解池,亚甲基蓝掺杂金属有机骨架修饰的适配体探针组成,修饰电极将纳米金作为基底,一端修饰有电活性分子的核酸适配体通过化学键与金纳米颗粒连接,四个工作电极共享同一对电极和参比电极。将该电化学传感器置于含有被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特异性识别到电极上后,适配体构型发生变化导致电活性分子靠近工作电极表面,引起电流信号的升高。本发明可对样品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现场高效、高灵敏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54845.1
申请日:2020-03-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33/543 , G01N33/532 , G01N33/53 , G01N21/78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TdT信号放大的结直肠癌外泌体检测方法和体系。本发明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对引物探针3’ 端进行链延伸反应,催化聚合产生长链生物素修饰的polyA;然后结合亲和素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进行显色反应,并在450 nm处产生紫外吸收峰。本发明可以用于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并成功区分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可视化程度高,且不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和昂贵试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1145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510095687.6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上海速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复旦大学
IPC: C12Q1/686 , C12Q1/6806 , C12N15/11 ,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m‑PCR扩增子长度可调的引物设计方法,其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通过icubate 2.0在线软件设计Arm‑PCR引物;在Arm‑PCR内向上下游引物的接头序列后加T连接子;Arm‑PCR反应体系的配制;Arm‑PCR反应条件的设定与运行;Arm‑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检测。由于icubate 2.0软件设计出来的Arm‑PCR引物扩增出来的产物长度相近,而毛细管电泳在检测时会有2‑3bp碱基的滑移现象,这种情况会导致结果判定不准确,所以在这种基础上本发明通过在Arm‑PCR的内向上下游引物的接头序列后加T连接子,从而改变Arm‑PCR产物的长度,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