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自锁间隔棒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956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67953.X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自锁间隔棒,包括保持架,以及用于锁紧输电导线的线夹机构;线夹机构沿周向均匀设置在保持架上;保持架沿周向设有与线夹机构一一对应的限位通孔;线夹机构包括线夹,以及设置在线夹末端的定位销;线夹与保持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定位销插入至限位通孔中;线夹以螺栓为圆心,限位通孔两端为限,进行摆动;线夹机构包括线夹主体和线夹盖板;线夹主体一端与线夹盖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线夹盖板卡合连接;线夹主体与线夹盖板转动连接处设有阻尼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大幅提高间隔棒的安装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间隔棒自动化安装水平,并为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的螺栓紧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60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30794.2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的螺栓紧固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通过套筒组件与棘轮棘爪机构相连,棘轮棘爪机构用于夹持不同外径的螺栓,驱动机构先通过套筒组件带动棘轮棘爪机构连同螺栓顺时针转动,再仅带动套筒组件逆时针转动,以此往复运动,实现螺栓紧固;该棘轮棘爪机构采用嵌套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棘轮连接环、棘轮和棘爪组件,棘爪组件包括首尾配合连接围成正多边形结构的多个棘爪,其正多边形结构与螺栓的外形配合,棘轮连接环的外侧与套筒组件连接,内侧的部分区域与棘轮啮合,棘轮的内侧与棘爪组件相连,通过手动驱动棘轮转动,以带动各个棘爪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改变它们围成正多边形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外径的螺栓。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环抱式验收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238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09616.8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绝缘子环抱式验收机器人,包括夹紧机构和攀爬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夹紧电机、传动齿轮、齿条、推臂、夹紧推杆和折叠安装板,夹紧电机通过夹紧电机安装板固定在折叠安装板上,夹紧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齿轮驱动齿条往返运动,推臂的一端受齿条驱动,另一端连接夹紧推杆,夹紧推杆连接折叠安装板的端部;攀爬机构包括多个攀爬模块,各攀爬模块均包括攀爬腿、攀爬腿固定轴、包胶轮和驱动电机,攀爬腿固定轴通过驱动电机安装在折叠安装板端部的活动脚支撑板上,攀爬腿安装在攀爬腿固定轴上,包胶轮安装在攀爬腿的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各类绝缘子串中实现稳定运动,从而提升绝缘子验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种电网基建项目全过程仿真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9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8504.2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网络覆盖监测与优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网基建项目全过程仿真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楼层内的每个房间进行监测区域的设置和分类,设置监测区域,获取随机楼层内的所有房间并生成房间样本集合,设定房间面积阈值,对房间样本进行分类,形成第一类和第二类监测区域集合,针对第二类监测区域集合进行进一步归类,设置最佳监测点位并组成监测点位集合,执行测试策略,包括预处理策略、无线信号覆盖监测策略与无线接入点优化策略,获取无线接入点放出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生成信号覆盖图,根据信号覆盖图优化无线接入点的放置位置。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验收机器人智能越障机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134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45445.5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作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智能验收机器人越障机构及方法,包括可调节升降腿固定装置和升降腿旋转装置,可调节升降腿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四条臂活动连接的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框架设有调节对边间距的横向调节机构,升降腿旋转装置包括多个升降腿主体,各个升降腿主体的底部通过旋转驱动组件水平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框架的四个顶点处,顶部均设有挂接输电导线的轮足驱动组件。本发明能够实现单线越障和双线越障,使作业机器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提升了整个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增强了机器人的抗干扰能力与运行可靠性,通过这种优化设计,机器人可以更高效、稳定地完成输电线路的巡检任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