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变形起降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86346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454467.8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水面变形起降装置,属于海洋工程的远海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飞行器布局固定,已经无法满足飞行器执行远海环境起降的多任务需求的问题。本装置的主体机构I相当于“骨骼”,传动机构II相当于“肌肉”,联动机构III相当于“皮肤”;“骨骼”主要起支撑作用;“肌肉”为运动提供动能;“皮肤”包括轻型、复合材料蒙皮变形结构,起到一种保护内部结构作用;“骨骼”位于装置的中心及偏下位置,“肌肉”位于装置的“骨骼”与“皮肤”之间的连接位置,“皮肤”位于装置的最外侧位置;“骨骼”与“肌肉”之间采用铰链进行连接,“皮肤”通过铰链与“肌肉”进行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海洋作业平台人员及物资的定时输送的直升飞机的起降。

    光纤预制棒的静电加载光纤嵌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03275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71517.9

    申请日:2009-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光纤预制棒的静电加载光纤嵌入装置。它包括主立柱,在主立柱上自上而下安装有载物台、金属准直细管、光纤预制棒夹具、激光器,其中金属准直细管与光纤预制棒夹具与主立柱间绝缘。在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立柱,导轨立柱上安装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滑块,导轨立柱上安装有滑块驱动步进电机,在滑块上安装移动光纤夹具,移动光纤夹具的位置位于金属准直细管与光纤预制棒夹具之间。光纤预制棒夹具与金属准直细管用导线相连之后再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装置的一极相连。本发明不仅可以用在光子晶体光纤预制棒的嵌入式改造,也可以用来制作新型毛细管光纤或多孔、多芯、新结构光纤等。

    一种水下拖缆救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15731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288627.6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一种水下拖缆救援装置,属于海洋水下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打捞方式普遍存在效率低、实施困难的问题。本装置包括头部结构、中部结构及尾部结构;头部结构位于装置的顶端,中部结构位于装置的中间位置,尾部结构位于装置的末端;头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采用软体结构进行连接,将头部壳体与中部壳体连接在一起,尾部结构通过尾部托盘固定安装到中部结构的壳体上,来实现尾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头部结构用于吸附沉没船舶壁面,中部结构为动力输出装置,其为头部结构及尾部结构提供动力,尾部结构为缆绳缠绕机构,用于与母船建立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海洋水下突发事故的救援及打捞作业。

    一种旋水推进型主从式水下救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86306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13794.9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一种旋水推进型主从式水下救援装置,属于海洋水下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打捞方式普遍存在效率低、实施困难的问题。本装置的头部结构、中部结构、尾部结构依次布置;头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采用软体结构进行连接,将头部壳体与中部壳体连接在一起,尾部结构通过尾部托盘固定安装到中部结构的壳体上,来实现尾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头部结构用于吸附沉没船舶壁面,中部结构为动力输出装置,其为头部结构及尾部结构提供动力,尾部结构为缆绳缠绕机构,用于与母船建立连接;利用吸盘吸附到被救援物体表面,来完成救援作业;吸盘连接部的密封部件,具有适应壁面的性能。本发明主要用于海洋水下突发事故的救援及打捞作业。

    一种塑料光纤拉锥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92132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010593465.4

    申请日:201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拉锥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开合移动管式塑料光纤拉锥装置。本发明为一种塑料光纤拉锥装置,包括主导轨、辅导轨、加热器、两个侧导轨及两个光纤夹具,加热器为可开合移动管式加热器,安装在辅导轨上,辅导轨安装在主导轨上,辅导轨与主导轨互相垂直,安装在两个侧导轨上的光纤夹具放置在可开合移动管式加热器的两端,可开合移动管式加热器中间具有满足光纤贯穿的通孔,在通孔四周均匀嵌入四个加热棒,可开合移动管式加热器可分离为左右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由支架支撑安装在辅导轨上。本发明利用编程精确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加热器和光纤夹具的移动速度,使光纤受热均匀,提高了光纤拉锥的成形精度,丰富了锥形类别。

    一种旋水推进型主从式水下救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8630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13794.9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一种旋水推进型主从式水下救援装置,属于海洋水下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打捞方式普遍存在效率低、实施困难的问题。本装置的头部结构、中部结构、尾部结构依次布置;头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采用软体结构进行连接,将头部壳体与中部壳体连接在一起,尾部结构通过尾部托盘固定安装到中部结构的壳体上,来实现尾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头部结构用于吸附沉没船舶壁面,中部结构为动力输出装置,其为头部结构及尾部结构提供动力,尾部结构为缆绳缠绕机构,用于与母船建立连接;利用吸盘吸附到被救援物体表面,来完成救援作业;吸盘连接部的密封部件,具有适应壁面的性能。本发明主要用于海洋水下突发事故的救援及打捞作业。

    光纤预制棒的静电加载光纤嵌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03275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910071517.9

    申请日:2009-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光纤预制棒的静电加载光纤嵌入装置。它包括主立柱,在主立柱上自上而下安装有载物台、金属准直细管、光纤预制棒夹具、激光器,其中金属准直细管与光纤预制棒夹具与主立柱间绝缘。在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导轨立柱,导轨立柱上安装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滑块,导轨立柱上安装有滑块驱动步进电机,在滑块上安装移动光纤夹具,移动光纤夹具的位置位于金属准直细管与光纤预制棒夹具之间。光纤预制棒夹具与金属准直细管用导线相连之后再通过导线与静电发生装置的一极相连。本发明不仅可以用在光子晶体光纤预制棒的嵌入式改造,也可以用来制作新型毛细管光纤或多孔、多芯、新结构光纤等。

    一种塑料光纤拉锥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9213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93465.4

    申请日:201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拉锥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开合移动管式塑料光纤拉锥装置。本发明为一种塑料光纤拉锥装置,包括主导轨、辅导轨、加热器、两个侧导轨及两个光纤夹具,加热器为可开合移动管式加热器,安装在辅导轨上,辅导轨安装在主导轨上,辅导轨与主导轨互相垂直,安装在两个侧导轨上的光纤夹具放置在可开合移动管式加热器的两端,可开合移动管式加热器中间具有满足光纤贯穿的通孔,在通孔四周均匀嵌入四个加热棒,可开合移动管式加热器可分离为左右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由支架支撑安装在辅导轨上。本发明利用编程精确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加热器和光纤夹具的移动速度,使光纤受热均匀,提高了光纤拉锥的成形精度,丰富了锥形类别。

    一种水下拖缆救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15731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288627.6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一种水下拖缆救援装置,属于海洋水下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打捞方式普遍存在效率低、实施困难的问题。本装置包括头部结构、中部结构及尾部结构;头部结构位于装置的顶端,中部结构位于装置的中间位置,尾部结构位于装置的末端;头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采用软体结构进行连接,将头部壳体与中部壳体连接在一起,尾部结构通过尾部托盘固定安装到中部结构的壳体上,来实现尾部结构与中部结构之间的连接,头部结构用于吸附沉没船舶壁面,中部结构为动力输出装置,其为头部结构及尾部结构提供动力,尾部结构为缆绳缠绕机构,用于与母船建立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海洋水下突发事故的救援及打捞作业。

    水面变形起降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8634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54467.8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水面变形起降装置,属于海洋工程的远海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飞行器布局固定,已经无法满足飞行器执行远海环境起降的多任务需求的问题。本装置的主体机构I相当于“骨骼”,传动机构II相当于“肌肉”,联动机构III相当于“皮肤”;“骨骼”主要起支撑作用;“肌肉”为运动提供动能;“皮肤”包括轻型、复合材料蒙皮变形结构,起到一种保护内部结构作用;“骨骼”位于装置的中心及偏下位置,“肌肉”位于装置的“骨骼”与“皮肤”之间的连接位置,“皮肤”位于装置的最外侧位置;“骨骼”与“肌肉”之间采用铰链进行连接,“皮肤”通过铰链与“肌肉”进行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海洋作业平台人员及物资的定时输送的直升飞机的起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