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仿生纤毛流速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7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0591.2

    申请日:2024-09-13

    Inventor: 马一巍 耿涛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仿生纤毛流速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高精度光纤切割平台将定长的单模光纤与特种光纤连续拼接,制备出组合式LPFG;步骤2:利用激光器对步骤1得到的组合式LPFG进行调制,直至在组合式LPFG侧面形成凹槽形结构;步骤3:利用3D打印设备在步骤2得到组合式LPFG的凹槽中,打印出周期性地仿生纤毛结构,即聚合物纤毛。本发明利用特种光纤组合方法在光纤上建立周期性波导,并利用双光子聚合技术在其上附着周期性纤毛结构,提升了光纤式流速传感器的适用性,提升了传感灵敏度,从而实现高灵敏度新型流速传感器。

    一种探针式光纤气体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71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80675.6

    申请日:2024-09-13

    Inventor: 马一巍 田甜 耿涛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针式光纤气体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弹性体与其固化剂按照进行混合,经过处理后,得到混合溶液步骤2:将磁性Fe3O4颗粒放入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并经过处理后得到的Fe3O4‑弹性体混合溶液;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Fe3O4‑弹性体混合溶液填入第一空芯光纤中,并进行固化操作;形成Fe3O4‑弹性体磁流变弹性体;步骤4:最后经过切割以及熔接,得到此段空芯光纤作为探针式光纤压力传感器的感压孔结构。本发明提升了光纤气体压力传感器的适用性,提升了传感灵敏度,在磁流变弹性体膜片材料的基础上制备了高性能光纤传感器;可用于光纤传感领域。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电动控制的光纤拼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66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06909.4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切割与熔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电动控制的光纤拼接系统,包括光纤切割刀、精密电控位移平台、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光纤扭转夹具、光纤侧面成像系统、电控位移平台控制系统和光纤熔接机,光纤扭转夹具固定连接在精密电控位移平台上,用于连接光纤和精密电控位移平台,精密电控位移平台的数量为两个,用于带动光纤进行精密位移,光纤侧面成像系统用于拾取光纤的图像并形成光纤图像,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系统用于对光纤进行图像识别,将光纤的识别数据和预先输入的光纤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本发明能够极大的提升光纤拼接在拼接过程中的精度和效率,提高了光纤拼接系统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一种D形光纤耦合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55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17288.3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形光纤耦合器的制备方法,两根长周期光纤光栅平行靠近组成的耦合器无后向反射,信道隔离度高,插入损耗低,具有波长选择特性,并且一根具有带通滤波特性另一根具有带阻滤波特性,适用于全光宽带分插复用器。两根D形长周期光纤光栅由于形状特点,可以像拉链一样互相嵌入从而缩短耦合器间距使其无限靠近,增加耦合效率。本发明提升了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效率,减小了光损耗,实现了在圆芯光纤的基础上制备高效率的光纤耦合器;可用于光通信领域,通过CO2激光器写入D形长周期光纤光栅,比用紫外光写入光栅更加灵活,它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未经处理的玻璃纤维和写入过程。

    一种基于氢氧焰加热的自变形芯光纤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07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0997851.8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氢氧焰加热的自变形芯光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简称MMF,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电脑软件设置CO2雕刻激光器刻蚀程序的功能参数并重复运行刻蚀程序直至刻蚀区达到合适深度且刻蚀区表面光洁;完成对光纤包层某一面的刻蚀后,调节可扭转夹具,使光纤整体分别旋转90°、180°、270°,将上述预制备的矩形包层MMF放置在氢氧火焰加热装置上,运行加热程序,MMF被刻蚀成长方柱的包层在氢氧焰的加热下熔融变形,且在张力作用下刻蚀区域的物质重新流动分布,使得矩形包层重新恢复成圆形,从而制备出自变形异形芯光纤。

    一种椭圆芯光纤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879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50226.3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椭圆芯光纤的制备方法,首先,取一段长的圆芯光纤,用光纤抛磨装置对除去保护层的光纤部分进行进行双面抛磨,将光纤磨成片状,光纤抛光深度情况可由显微观察装置观察;使用加热光纤的装置对所述光纤薄片区域进行加热,同时使用电动精密位移台给加热部位施加小的拉力;此时光纤薄片受热呈熔融态,由于光纤表面的张力,片状结构的物质分布重新排布,使得光纤片的结构剖面形状从总体上变为圆形,与此同时圆形芯变成了椭圆形芯,从而得到椭圆芯光纤。本发明可以精确控制椭圆芯光纤的芯层椭圆度,而且由于材料是单模光纤易获取且成本较低,同时不需要大型的制造设备,如光纤拉丝塔等。

    一种用于积分视场单元的自聚焦光纤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991751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218731.6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一种用于积分视场单元的自聚焦光纤阵列,属于天文光子学领域。本发明结构包括渐变折射率光纤、阶跃式光纤、石英夹具,渐变折射率光纤与阶跃式光纤熔接构成自聚焦光纤,熔接点位于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线交点处即自聚焦光光纤的1/4节距处,并且错排逐层排布形成光纤阵列。本发明的自聚焦光纤阵列通过光纤自身的自聚焦效果对光信息进行收集,不存在着光无法耦合到光纤芯,进而无法传输的问题,通过这种结构,既能降低工艺难度,避免对准微透镜和光纤阵列的复杂操作,又能增加光信息的收集能力。

    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特性测量的空间光-光纤耦合对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5069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98441.4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耦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纤传输特性测量的空间光-光纤耦合对准方法。光纤耦合自动对准方法采用的耦合对准系统分为三个分系统:轴向对准系统、径向对准系统、角度对准系统,按照顺序进行轴向偏差、径向偏差、角度偏差的自动消除工作,实现光纤耦合的自动对准。本发明在考虑到多种耦合偏差的情况下,采用机器视觉的方法进行图像处理进行位置确定,同时将位置参数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光纤耦合的自动对准,保证了对准精度,提高了光纤耦合效率,消除了由于入射光束与光纤耦合对焦比退化所造成的影响,有利于光纤的焦比退化和透射率等性能测试。

    一种天文光纤传输特性自动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6106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60103.6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特性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文光纤传输特性自动测量系统。包括电源部分、测量设备部分以及数据处理器系统部分。电源部分与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连接;测量设备部分包括光源入射焦比控制系统,光纤端面检测系统以及光纤传输特性测量系统三个系统,光源入射焦比控制系统位于整个系统光路前端,光纤端面检测系统位于整个系统光路中间,光纤传输特性测量系统位于整个系统光路末端;数据处理器系统部分与测量设备部分构成传输指令与数据的互连局域网。本发明可利用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电动光阑直径与电动光阑位置,实时获得光电探测器数据的目的。并且该系统可自动完成天文光纤透射率和出射焦比的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