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份气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8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84798.0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组份气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一种多组份气体检测装置,根据被测气体成分,激光器驱动器驱动激光器阵列发出具有不同调制频率的多种波长的光,通过光纤阵列+微透镜阵列后变成平行光,通过待测气体被吸收后,被漫反射面反射,反射光经过透镜汇聚和二向色镜后,长波长和短波长的光分别射入对应波段的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滤波,滤波后待测信号传输进数字锁相放大器并行处理,解调出不同气体的二次谐波和一次谐波,通过计算单元计算出每种待测气体的浓度。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组份气体浓度的同时探测。

    一种便携式焦比测量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301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93352.0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焦比测量装置,涉及焦比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光源、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学套管、待测系统保护外壳、CCD成像靶面、显示器、中控系统、键盘、待测光纤和光纤连接器;所述光源、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集成固定于光学套管内,所述光源放置于第一透镜的焦点位置,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为平行光,所述第一光阑遮挡杂散光,所述第二光阑用于确定入射于第二透镜上的光斑直径,记为D,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记为F。本发明集成光路,简化测量方法,实现了高效的便携式焦比测量,不局限于实验室环境。

    一种大视场阳光接收传导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88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93525.9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阳光接收传导系统,涉及阳光接收传导技术领域,包括聚光装置、传输装置和分光装置,所述聚光装置由保护罩、透镜、透镜阵列和光纤阵列组成,所述聚光器、透镜和光纤均位于保护罩的内部,所述透镜、透镜阵列和光纤阵列依次从上到下叠加设置,所述聚光装置用于对收集的光进行汇聚,所述透镜为菲涅尔透镜。本发明实现大口径,大视场,增加传输总量,可以减少有害成分,减小维护成本,并能使得发光端照明均匀,有效提高光纤的聚光能量、减少光纤的端面损伤,同时光最终仍进入单根传能光纤,以方便地将光传输至相应的场所。

    一种剪切和载频独立可调的共路剪切干涉成像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7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03555.0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切和载频独立可调的共路剪切干涉成像系统和方法,包括相干光源,相干光源的光束通过扩束镜射向待测物表面,与待测物在同一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待测物、透镜一、光圈、透镜二、沃拉斯顿棱镜、偏振片、成像透镜、相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剪切和载频独立可调的共路剪切干涉成像方法。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剪切和载频独立可调的共路剪切干涉成像系统和方法,成像系统中剪切量和空间载频的控制被分配到了成像系统的不同部分,可调近零剪切量提供了足够小的剪切力,以确保复杂面形或变形是能够解决的;当配置所需的接近零的剪切量时,空间载波的单独控制进一步保证了良好分布的空间频谱。

    VOC气体浓度检测液晶光纤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737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1911221370.7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VOC气体浓度检测液晶光纤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该液晶光纤传感器将传感探头设计为反射式结构,利用VOC气体可使胆甾相液晶分子螺距改变的特性,实现光纤中反射光波长的改变,从而进行气体传感。该气体传感器不仅可以探测VOC气体的浓度,同时可以进行两种混合VOC气体浓度的测量并能分辨出各自浓度,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发出多种混合VOC气体的测量并能分辨出各成分浓度。本发明解决了以往检测VOC气体浓度装置不能进行气体种类分辨的问题,同时具有制作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和传感探头尺寸仅百微米量级的优点。

    一种复合式多模光纤扰模器和扰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327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69765.1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多模光纤扰模器和扰模装置,涉及光纤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扰模技术的性能不足,不能满足高精度视向速度测量需求的问题。所述扰模器包括:圆芯多模光纤、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和多边形特种多模光纤;所述圆芯多模光纤、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和多边形特种多模光纤同轴,所述圆芯多模光纤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连接,且所述圆芯多模光纤的纤芯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纤芯芯径一直,所述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与多边形特种多模光纤连接,且渐变折射率光纤的芯径小于多边形光纤的芯径。所述圆芯多模光纤、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和多边形特种多模光纤均采用绝热锥模式匹配的方法进行光纤匹配。本发明适用于光纤技术领域。

    一种带位置检测功能的量子点光纤微弯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7072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498424.0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单点及多点发生微弯进行检测的带位置检测功能的量子点光纤微弯传感器。本发明使用紫外光作为激励光源,在光纤内部传播,当发生微弯损耗时,紫外光溢出纤芯激发涂覆在包层外特定位置的量子点颗粒,被激发的量子点发出特征光谱,并耦合回光纤纤芯,被探测端的光谱仪检测、分析,并确认微弯损耗发生位置和微弯程度。本发明使用光纤的数量与使用量子点的数量相同能最大化使用效率。如果使用N根光纤以及N种荧光材料,能将检测区域区分为N(N+1)个区域,相比初始的一种量子点只能检测一个位置有了大大的提高。

    一种1乘7型塑料光纤耦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1308616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195560.2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1乘7型塑料光纤耦合器,采用圆柱套筒型结构,包括塑料闪烁光纤束、锥形波导、通信光纤、第一插芯、第二插芯、调整弹簧、法兰盘和耦合器外壳;所述塑料闪烁光纤束和通信光纤通过锥形波导连接,且所述塑料闪烁光纤设置在第一插芯中,所述锥形波导和通信光纤设置在第二插芯中,且两个插芯相对,所述法兰盘和耦合器外壳包裹在两个插芯外,所述调整弹簧设置在耦合器外壳和插芯中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连接精确,拆装方便,且具有防水功能的塑料光纤耦合器,解决了套管连接方式不稳固也难以操作的问题,适用于水下作业的闪烁光纤阵列。

    一种光纤阵列与蝇眼透镜的对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533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216179.9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阵列与蝇眼透镜的对准系统及方法,属于光纤阵列与蝇眼透镜的对准领域。包括平行光路,调节系统和观测系统三部分。平行光路包括激光光源、平行光管以及两个可调光阑;调节系统包括一个五维调节台和一个六维调节台;观测系统包括蝇眼端观测系统和狭缝端观测系统两部分;三个显微成像系统在水平,垂直和正面三个方向观察光纤阵列和蝇眼透镜的的对准情况,通过狭缝端的观测系统确定亮度均匀性,从而可以判定光纤阵列和蝇眼透镜已经处于对准状态。可以实现光纤阵列与蝇眼透镜的非接触对准,避免了对准端面的损伤,三维对准方法可以使对准过程变得简洁易行,并且减少了对准时的误差,较大的提高蝇眼透镜与光纤阵列的对准精度。

    一种高能激光光纤束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907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1364201.9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能激光光纤束及其制作方法,由光纤、封装结构、端面固定结构三部分组成,光纤由内到外由纤芯、包层和透明涂覆层三层结构紧密贴合构成;封装结构包括导热硅脂和光纤束保护层两部分,导热硅脂均匀填充在多束光纤的间隙中,光纤束保护层包裹在导热硅脂外部;端面固定结构包括光纤束输入端的紫外固化胶封装面和光纤束输出端的微孔玻璃板。本发明的光纤束内部填充的导热硅脂可以减少光纤受到的应力作用,减少光纤传输损耗。此外,导热硅脂和光纤束保护层作为导热结构进行光纤束散热。输出端的微孔玻璃板解决高温下紫外固化胶定位失效的问题,在高温下进行光纤定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