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杆式空间碎片捕获机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26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99193.8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一种摆杆式空间碎片捕获机构,属于空间捕获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捕获装置采用绳网式结构,对于不同位置空间碎片的多次捕获,有可能导致已捕获的空间碎片再次飞出,稳定性差。本发明中的臂杆用于连接折叠式捕获框架和离轨装置,折叠式捕获框架包括背板、弯折肋条、门框、摆杆式门帘结构、锁紧释放机构和捕获筐锁紧机构,背板和门框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弯折肋条进行连接;网兜设置在折叠式捕获框架上,并与折叠式捕获框架围合成带有入口的抓捕仓,摆杆式门帘结构安装在门框内并将抓捕仓的入口封堵上;锁紧释放机构用于折叠式捕获框架与卫星本体的连接固定,捕获筐锁紧机构用于保证折叠式捕获框架处于聚拢的状态。本发明主要用于捕获空间碎片。

    一种摆臂滑车在轨组装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7594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850888.2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一种摆臂滑车在轨组装系统,属于空间大型结构机构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卫星平台、组装基座、摆臂、滑车、模块堆栈和攀爬机器人;所述卫星平台位于中心,组装基座与卫星平台周边固定连接;摆臂通过正交二维驱动机构与组装基座的连接;摆臂根部设置有放置模块单元的堆栈;沿摆臂长度方向上设有导轨,导轨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滑车;所述滑车上装有拾取模块堆栈的机械臂;所述攀爬机器人处于组装基座或已安装完成的模块单元上。本发明满足了超大型空间结构构建目标,具体为反射面天线、平面阵天线、薄膜光学阵、太阳电池阵、空间太阳帆、空间遮光罩等,减小了一次性展开机构的尺寸和工程实施难度,简化了在轨组装操作。

    一种磁控仿生微绒毛结构的敏捷粘附机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79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75822.3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一种磁控仿生微绒毛结构的敏捷粘附装置,圆盘壳体(701)上有4根直线导轨(711)沿径向布置,每个径向布置的直线导轨(711)各限制一个可滑动内圈磁铁底座(707)和一个可滑动外圈磁铁底座(708)只能沿径向运动;大底转盘(712)上安装有4条大弧形滑槽(705)以及4条小弧形滑槽(706),每个弧形滑槽与相应的直线导轨有一个交汇点(713);当大底转盘(712)转动时,大弧形滑槽(705)和小弧形滑槽(706)随之转动,此时大弧形滑槽(705)和小弧形滑槽(706)与直线导轨(711)之间的交汇点(713)也沿径向移动,交汇点即为可滑动内圈磁铁底座(707)和可滑动外圈磁铁底座(708)的安装位置点,实现磁铁相对于圆形粘附机构中心的径向运动。

    一种空间站应用可重构的小型模块化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8494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35375.6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站应用可重构的小型模块化飞行器,包括:主模块、推进模块、载荷模块、太阳翼模块;其中,所述主模块位于中心,为立方体单舱五面箱板结构,其结构仓主承力结构用于承载其他模块和设备;所述推进模块有两个,对称布置于主模块的±Y方向;所述载荷模块布置于主模块+Z方向;所述太阳翼模块布置于主模块‑X方向;本发明所述的空间站应用可重构的小型模块化飞行器各个模块设计均小型化并由货运飞船上行至空间站,易在轨组装拆卸,模块更换后功能可重构,单机设备可在轨维修延长寿命,可应用于空间站进行在轨技术验证,解决了一体化系统各子系统间的物理嵌套问题,具有易装拆可重构、可维修寿命长的突出优点。

    一种微小航天器抵近观测任务中的自主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4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77788.2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小航天器抵近观测任务中的自主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根据微小航天器观测能力和安全性要求,设定相对观测目标的抵近距离和观测时长;步骤2,根据抵近距离设定抵近观测点的分布球面,采用球面栅格法对分布球面进行建模,并采用极坐标法对栅格进行编码;步骤9,对相邻栅格在球面上扫过角度采用多项式拟合,使得微小航天器在各个栅格内平滑过渡,将各相邻栅格之间轨迹相连,便得到微小航天器抵近观测过程中相对平滑转移路径。本发明提出的综合了连续优化方法和离散搜索方法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轨迹规划算法复杂,无法实现在航天器上自主规划和实施的问题,可满足微小航天器抵近探测任务的自主路径规划需求。

    一种落压式到落压式推进系统在轨加注的流量稳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29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84144.8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落压式到落压式推进系统在轨加注的流量稳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补加系统在期望稳定流量下的总流阻;获取贮箱实时压力参数,给出电动泵在设定期望稳定流量下的实时期望扬程;补加系统通过服务卫星与受体卫星之间的贮箱压差来驱动推进剂稳定流动;获取设定期望稳定流量下的电动泵的转速需求;控制电动泵按需求转速运行,驱动推进剂按设定期望流量区间进行稳定传输;在电动泵驱动补加过程中,通过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瞬时补加流量及累计补加总量,驱动直至累计补加量满足要求。本发明结合了服务卫星及受体卫星在推进剂补加过程中贮箱压力的变化特点,是完全为高轨常规高价值目标量身定做的在轨流量稳定控制方案。

    一种GEO轨道燃料站全生命周期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9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34200.2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一种GEO轨道燃料站全生命周期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方法,通过分析GEO轨道燃料站任务剖面中不同任务段的工作特点,通过系统上必要的硬件配置,在GTO转移段提出利用发动机小偏差方程间接计算氧化剂总的剩余量与燃烧剂总的剩余量,在GEO稳态运行段,提出通过气体体积激励法来测量单个贮箱的推进剂剩余量,在推进剂补加任务段,提出通过超声波流量计法间接测量推进剂剩余量,形成了燃料站全寿命周期的推进剂剩余测量系统方案,解决了GEO轨道在轨加注技术中的推进剂剩余量系统测量问题,一方面为燃料站GTO转移段、在轨推进剂补加段的任务安全性提供监测手段,另外一方面,为在轨补加任务设计提供设计输入,在轨补加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卫星的机动能力。

    一种空间绳网无源收口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315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70735.8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绳网无源收口装置,包括:壳体、延时点火装置、切割器、滑轮组件、收口绳、卷筒式弹射器和钢丝绳;其中,延时点火装置设置于壳体底部内端;切割器设置于延时点火装置顶部;卷筒式弹射器的一端的内壁与切割器的外表面相连接;滑轮组件与切割器的顶部相连接,并且滑轮组件位于卷筒式弹射器的内部;钢丝绳的两端均与卷筒式弹射器的顶部端盖相连接,钢丝绳的中部穿过切割器开设的通孔;收口绳的一端与卷筒式弹射器的顶部端盖相连接,收口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件后从卷筒式弹射器的顶部端盖开设的第二通孔伸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防松的特点。

    基于废弃卫星姿态章动特性的网捕载荷发射窗口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72836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1480345.3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废弃卫星姿态章动特性的网捕载荷发射窗口选择方法,属于卫星网捕废弃卫星技术领域;步骤一、提取最大章动角θmax、最小章动角θmin和章动周期T;步骤二、获得网捕载荷发射时刻为tint,捕获目标时刻为tinf;计算时间宽度Tnet=tinf‑tint;步骤三、设置网捕载荷不选择窗口直接发射的适应章动角阈值θnet;步骤四、计算得到单周期内章动角满足θ≤θnet的时间宽度Tθ=tθs‑tθj;步骤五、确定网捕载荷发射窗口的时间宽度ΔT、发射时刻tint和发射时章动角θ的满足条件;本发明根据废弃卫星姿态章动规律、网捕载荷章动角适应能力、网捕载荷自发射时刻至捕获的时间宽度,提供了一种发射窗口选择方法,实现了对大姿态章动废弃卫星的可靠捕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