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船舶铜合金螺旋桨桨毂差压铸造成型非线性加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3837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36454.0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大型船舶铜合金螺旋桨桨毂差压铸造成型非线性加压方法,它涉及一种加压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差压铸造加压曲线由于控制精度低,难以保证结构壁厚不均的螺旋桨桨毂类铸件的平稳充型的问题。步骤一、升液过程:将升液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升液阶段为升液管填充过程,第二升液阶段为横浇道填充过程,第三升液阶段为内浇道填充过程;步骤二、充型过程:将充型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步骤三、增压过程:将步压力由500KPa增压至600KPa;步骤四、结晶保压:对步骤三中增压后的压力进行保压,保压时间为步骤五、泄压。本发明用于大型船舶铜合金螺旋桨桨毂差压铸造成型。

    基于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的管道内外通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31782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64022.9

    申请日:2008-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基于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的管道内外通讯装置,它涉及通信领域,它解决了金属层对电磁信号带来的屏蔽问题。本发明的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发射器及其微控制器(3)的发射端发射出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信号,磁感应接收天线组(4)接收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信号转换并为电压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与传输装置(5)中,信号处理与传输装置(5)将电压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提取出与发射器频率相同的信号分量,并传输到计算机(6)进行数据分析,解析通讯指令。本发明实现了金属管道环境下内外的可靠通讯,在金属、泥沙土层及海水环境中传播时,其电磁信号衰减因子较小。对比高频电磁波信号,其在损耗介质中的传播距离大幅度提高。

    一种自动升降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559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161779.X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两组多连杆升降机构和货仓,其中,所述两组多连杆升降机构分别连接于货仓的两侧,所述多连杆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一端铰接于固定座上;摇杆,所述摇杆一端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另一端铰接,所述摇杆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主杆,所述主杆一端铰接于固定座上,另一端铰接于货仓侧面;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一端铰接于固定座上,另一端铰接于货仓侧面,与主杆共同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以及,拉杆,所述一端铰接于摇杆,另一端铰接于主杆中间某一位置;其中,所述摇杆、平衡杆、主杆与固定座的铰接点由近及远依次排列。

    一种空间六自由度车载雷达天线位姿偏差测量及对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24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78195.0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空间六自由度车载雷达天线位姿偏差测量及对接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在复杂环境下对空间六自由度车载雷达天线位姿偏差的实时测量及对接,结构简单,精度高,成本低。步骤如下:固定固定天线阵面;测量移动天线阵面与固定天线阵面之间相对X轴和Y轴的偏角,调整至平行;测量移动天线阵面与固定天线阵面绕Z轴方向的夹角,调整至平行;粗测量移动天线阵面与固定天线阵面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距离,调整至高度近似等高,前后近似对齐;精测量移动天线阵面与固定天线阵面在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距离,调整至高度等高,前后对齐;测量移动天线阵面与固定天线阵面在Y轴方向的距离,调整至在Y轴方向的距离为0。

    欠驱动悬摆运动控制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61784B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810064459.2

    申请日:2008-05-07

    Abstract: 欠驱动悬摆运动控制实验装置,它是一种适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及电子与传动学科学术研究的欠驱动控制实验装置,以解决目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非线性控制理论学术研究的实验装置还停留在数值仿真层面、缺少相应的实物系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两轴运动控制卡的上位输入输出端和驱动输入输出端分别与上位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端和直流电机驱动器的输入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机驱动器的控制输出端与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输入端连接,直流伺服电机和角度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两轴运动控制卡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节与欠驱动悬摆机构的输入轴连接,欠驱动悬摆机构的输入轴的输入驱动力矩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传递给双摆输出轴。

    金属管道内移动载体全程示踪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51588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64196.5

    申请日:2008-03-28

    Abstract: 金属管道内移动载体全程示踪定位装置,它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它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金属管道信号屏蔽及电磁信号传播距离受限而无法实现长距离管外全程示踪定位的缺点而提出的,它包括移动载体,装设在金属管道内运行的移动载体上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信号发射器,装设在移动装载装置上移动天线阵系统,装设在地下或水中的各检测基站中的信号识别与GPS通讯模块接收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来识别移动载体通过与否并把信号发给通讯卫星。移动天线阵系统通过接收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来精确定位移动载体在金属管道内的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管外人员对移动载体进行远、近距离管外全程示踪定位。

    一种自动升降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5590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61779.X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两组多连杆升降机构和货仓,其中,所述两组多连杆升降机构分别连接于货仓的两侧,所述多连杆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一端铰接于固定座上;摇杆,所述摇杆一端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另一端铰接,所述摇杆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主杆,所述主杆一端铰接于固定座上,另一端铰接于货仓侧面;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一端铰接于固定座上,另一端铰接于货仓侧面,与主杆共同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以及,拉杆,所述一端铰接于摇杆,另一端铰接于主杆中间某一位置;其中,所述摇杆、平衡杆、主杆与固定座的铰接点由近及远依次排列。

    一种复杂金属构件差压铸造成型用非线性加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8084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840202.5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一种复杂金属构件差压铸造成型用非线性加压控制系统,属于差压铸造成型领域,解决了现有差压铸造工艺因采用线性加压方式而导致复杂金属构件成型质量差的问题。所述非线性加压控制系统:电磁阀网络设置在上压力筒与充放气装置之间的气道上,或者设置在下压力筒与充放气装置之间的气道上。电磁阀控制单元用于调节电磁阀网络的通流能力。压差传感单元实时检测上压力筒内部与下压力筒内部的气压差,并将检测到的气压差值发送至主控单元。预设有根据复杂金属构件结构生成的理论非线性加压曲线的主控单元、电磁阀控制单元、电磁阀网络和压差传感单元构成闭环控制系统,用于使上压力筒与下压力筒之间的实际压差曲线与所述理论非线性加压曲线相吻合。

    基于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的管道内外通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80728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10064022.9

    申请日:2008-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基于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的管道内外通讯装置,它涉及通信领域,它解决了金属层对电磁信号带来的屏蔽问题。本发明的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发射器及其微控制器(3)的发射端发射出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信号,磁感应接收天线组(4)接收甚低频功率电磁脉冲信号转换并为电压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与传输装置(5)中,信号处理与传输装置(5)将电压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提取出与发射器频率相同的信号分量,并传输到计算机(6)进行数据分析,解析通讯指令。本发明实现了金属管道环境下内外的可靠通讯,在金属、泥沙土层及海水环境中传播时,其电磁信号衰减因子较小。对比高频电磁波信号,其在损耗介质中的传播距离大幅度提高。

    欠驱动悬摆运动控制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61784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64459.2

    申请日:2008-05-07

    Abstract: 欠驱动悬摆运动控制实验装置,它是一种适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及电子与传动学科学术研究的欠驱动控制实验装置,以解决目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非线性控制理论学术研究的实验装置还停留在数值仿真层面、缺少相应的实物系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两轴运动控制卡的上位输入输出端和驱动输入输出端分别与上位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端和直流电机驱动器的输入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机驱动器的控制输出端与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输入端连接,直流伺服电机和角度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两轴运动控制卡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节与欠驱动悬摆机构的输入轴连接,欠驱动悬摆机构的输入轴的输入驱动力矩通过同步传动机构传递给双摆输出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