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密直线电机的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82314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404823.1

    申请日:2012-10-23

    Abstract: 超精密直线电机的冷却结构,属于直线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直线电机的双边表贴式冷却结构的侧面温升高,易与环境产生热交换的问题。它包括绕组支撑部和绕组,绕组固定在绕组支撑部表面,它还包括导热部,该导热部设置在绕组的外侧表面上并与绕组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部为铜箔圈,该铜箔圈与绕组的外侧轮廓相适应,并套接固定在绕组的外侧表面上;或者导热部为由多个铜箔分段分散排布组成的铜箔导热圈,该铜箔导热圈与绕组的外侧轮廓相适应,每个铜箔分段均固定在绕组的外侧表面上。本发明适用于直线电机的冷却。

    双绕组音圈电机推力补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9533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460562.X

    申请日:201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7/025 H02K41/0356 H02K2213/03 H02P25/034

    Abstract: 一种双绕组音圈电机推力补偿系统,其用于驱动具有主绕组和副绕组的音圈电机,所述音圈电机的副绕组设置于每对主绕组之间;该系统包括主绕组开关驱动电路,其基于第一受控电压源供电驱动作为音圈电机的主要工作绕组的主绕组,以提供音圈电机驱动系统工作中所需要的输出电磁推力;副绕组开关驱动电路,其基于第二受控电压源供电驱动作为补偿绕组的副绕组,从而提供与主绕组相反的推力波动以对主绕组的推力波动进行补偿,从而使得音圈电机主绕组与副绕组输出推力的合力保持恒定;其中,主绕组和副绕组的第一、第二受控电压源的电压Udc1、Udc2被配置为满足一定关系。

    双绕组音圈电机推力补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07150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460563.4

    申请日:201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7/025 H01F7/066 H01F7/128 H02P7/04 H02P25/034

    Abstract: 一种双绕组音圈电机推力补偿系统,用于驱动具有设置于每对主绕组之间的副绕组的音圈电机;其中,主绕组为音圈电机的主要工作绕组,提供音圈电机驱动系统工作中所需要的输出电磁推力;副绕组为补偿绕组,提供与主绕组相反的推力波动,对主绕组的推力波动进行补偿,从而使得音圈电机主绕组与副绕组输出推力的合力保持恒定。本发明提出的该方案不仅能够极大的削弱了音圈电机伺服系统的推力波动,并且能够使得系统在较低的开关频率下实现对音圈电机伺服驱动控制系统超高精度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小了系统的损耗,并且大大降低了驱动控制器的成本。

    超精密直线电机的冷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82314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04823.1

    申请日:2012-10-23

    Abstract: 超精密直线电机的冷却结构,属于直线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直线电机的双边表贴式冷却结构的侧面温升高,易与环境产生热交换的问题。它包括绕组支撑部和绕组,绕组固定在绕组支撑部表面,它还包括导热部,该导热部设置在绕组的外侧表面上并与绕组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部为铜箔圈,该铜箔圈与绕组的外侧轮廓相适应,并套接固定在绕组的外侧表面上;或者导热部为由多个铜箔分段分散排布组成的铜箔导热圈,该铜箔导热圈与绕组的外侧轮廓相适应,每个铜箔分段均固定在绕组的外侧表面上。本发明适用于直线电机的冷却。

    双绕组音圈电机推力补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07150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460563.4

    申请日:201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7/025 H01F7/066 H01F7/128 H02P7/04 H02P25/034

    Abstract: 一种双绕组音圈电机推力补偿系统,用于驱动具有设置于每对主绕组之间的副绕组的音圈电机;其中,主绕组为音圈电机的主要工作绕组,提供音圈电机驱动系统工作中所需要的输出电磁推力;副绕组为补偿绕组,提供与主绕组相反的推力波动,对主绕组的推力波动进行补偿,从而使得音圈电机主绕组与副绕组输出推力的合力保持恒定。本发明提出的该方案不仅能够极大地削弱音圈电机伺服系统的推力波动,并且能够使得系统在较低的开关频率下实现对音圈电机伺服驱动控制系统超高精度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小了系统的损耗,并且大大降低了驱动控制器的成本。

    混合励磁圆筒形两相开关磁阻直线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3560648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601462.4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混合励磁圆筒形两相开关磁阻直线电机,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开关磁阻电机输出推力小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励磁圆筒形两相开关磁阻直线电机,A相绕组和B相绕组采用双极性电流励磁,结合永磁体在A相定子工作齿和B相定子工作齿的磁通路径、磁通大小,对A相绕组和B相绕组励磁电流大方向和大小进行控制,使动子铁心能够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并使电机输出电磁推力增大了20%;同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励磁圆筒形两相开关磁阻直线电机,适用于电机领域。

    一种电磁驱动控制系统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88103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460561.5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控制系统,其包括连接于受控电磁单元的双电源驱动电路,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构成了该双电源驱动电路的左桥臂,串联连接的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三场效应管构成了该双电源驱动电路的右桥臂;PWM控制单元,用于向左桥臂、右桥臂的场效应管提供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桥臂包括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串联的第一受控直流电压源,所述右桥臂还包括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串联的第二受控直流电压源;其中,所述第一受控直流电压源和第二受控直流电压源被适当配置以极大削弱电磁驱动控制系统的输出电流波动,并且能够使得系统在较低的开关频率下实现对电磁驱动控制系统超高精度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小了系统的损耗,并且大大降低了驱动控制器的成本。

    双绕组音圈电机推力补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9533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460562.X

    申请日:2013-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7/025 H02K41/0356 H02K2213/03 H02P25/034

    Abstract: 一种双绕组音圈电机推力补偿系统,其用于驱动具有主绕组和副绕组的音圈电机,所述音圈电机的副绕组设置于每对主绕组之间;该系统包括主绕组开关驱动电路,其基于第一受控电压源供电驱动作为音圈电机的主要工作绕组的主绕组,以提供音圈电机驱动系统工作中所需要的输出电磁推力;副绕组开关驱动电路,其基于第二受控电压源供电驱动作为补偿绕组的副绕组,从而提供与主绕组相反的推力波动以对主绕组的推力波动进行补偿,从而使得音圈电机主绕组与副绕组输出推力的合力保持恒定;其中,主绕组和副绕组的第一、第二受控电压源的电压Udc1、Udc2被配置为满足一定关系。

    混合励磁圆筒形两相开关磁阻直线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3560648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601462.4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混合励磁圆筒形两相开关磁阻直线电机,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开关磁阻电机输出推力小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励磁圆筒形两相开关磁阻直线电机,A相绕组和B相绕组采用双极性电流励磁,结合永磁体在A相定子工作齿和B相定子工作齿的磁通路径、磁通大小,对A相绕组和B相绕组励磁电流大方向和大小进行控制,使动子铁心能够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并使电机输出电磁推力增大了20%;同时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励磁圆筒形两相开关磁阻直线电机,适用于电机领域。

    一种电磁驱动控制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810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0561.5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驱动控制系统,其包括连接于受控电磁单元的H形全桥驱动电路,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场效应管和第四场效应管构成了该H形全桥驱动电路的左桥臂,串联连接的第二场场效应管和第三场效应管构成了该H形全桥驱动电路的右桥臂;PWM控制单元,用于向左桥臂、右桥臂的场效应管提供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桥臂包括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串联的第一直流电压源,所述右桥臂还包括与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串联的第二直流电压源;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压源和第二直流电压源被适当配置以极大削弱电磁驱动控制系统的输出电流波动,并且能够使得系统在较低的开关频率下实现对电磁驱动控制系统超高精度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小了系统的损耗,并且大大降低了驱动控制器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