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AR、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2117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547150.9

    申请日:2015-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5/50 G06T2207/20064 G06T2207/2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R、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针对同一目标场景,分别采集原SAR、红外、可见光图像;步骤二、对采集到的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对原SAR图像进行降斑处理;步骤三、利用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方法及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将SAR、红外、可见光图像进行配准融合。本发明将SAR、红外、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将多源图像传感器的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多种图像数据的潜力,提高了遥感解译和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

    一种基于微小卫星星座的多帧图像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581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51852.4

    申请日:2015-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2207/10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小卫星星座的多帧图像重构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基于微小卫星星座获取多帧具有微小位移的序列图像;步骤二、针对采集到的多帧图像,利用基于插值和边缘特征点相结合的图像配准方法将其进行亚像元级图像配准;步骤三、对配准后仅具有亚像元级错位的图像采用顺序加权排列法进行插值重构。本发明基于微小卫星星座,运用基于插值和边缘特征点相结合的图像配准方法和基于顺序加权法的图像重构方法,将多帧互有微小位移的低分辨率图像插值重构出一帧高分辨率图像,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成像质量,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目标信息。

    一种高能量利用率的微桥结构电阻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65486.0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量利用率的微桥结构电阻阵列,包括微桥和衬底两部分,所述微桥包含电阻辐射微单元,所述衬底位于微桥的背面,其形状为棱台状,衬底的表面涂有低吸收漫反射涂层。相比于平面型衬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提高目标面上的辐射照度。在电阻阵列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棱台状衬底将原来被吸收的红外辐射向目标方向反射,从而使到达目标面的辐射能量变多。合理设计棱台衬底的底面多边形边数、底边长度、棱台高度和棱边倾角可最大限度的使反射的红外辐射增多。低吸收漫反射涂层可显著减少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殊的形状和特殊的表面材料提高了微桥电阻的能量利用率。

    红外光学系统因杂散辐射引起的最大像面温差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4080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8240.1

    申请日:201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光学系统因杂散辐射引起的最大像面温差计算方法,步骤如下:S1:建立红外光学系统的杂散辐射模型;S2:将光源设置为某一温度的面源黑体,追迹光线后得到面源黑体经红外光学系统所成的像;S3:处理像面光照度图像,把像面合理分块为若干个小单元,计算每一小单元上的能量大小;S4:根据处理结果分析得到像面平均能量、最大单元能量和最小单元能量,结合单元像面面积,计算局部辐照度偏差系数;S5:根据红外光学系统视场对像面照度的影响,对局部辐照度偏差系数作出数值修正;S6:由局部辐照度偏差系数与像面偏差温度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出最大偏差温度的大小。本方法简单,计算量小,已经在实际项目中投入运用。

    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63049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83686.0

    申请日:2013-03-15

    Abstract: 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涉及大气辐射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目前无法对卷云中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进行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氙气探照灯为光源,用低层云作为测量对象,记录设备采用普通的长焦CCD相机,利用氙气探照灯朝向天顶方向照射低层云,将水平取向的冰晶粒子看成一面水平镜子,探照灯的虚像出现在高度2h处,通过相机、探照光源和光源虚像关系可得到冰晶粒子的角宽度,当相机指向接近天顶方向可观测到的光斑分为两部分,镜像反射部分的角度范围应该约束在Δθ≈λ/D+2F,由此得到的光斑角半径Δθ和光线波长λ可推出有效的冰晶粒子的尺寸D和振颤参数F。本发明适用于水平取向粒子群散射特性的测量。

    一种应用于半实物仿真实验中帧同步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521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540537.1

    申请日:2015-08-28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半实物仿真实验中帧同步的实现方法。本发明属于半实物仿真实验的技术领域。它的方法步骤一:将目标模拟器中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帧同步信号、目标模拟器电路电源+Vpp和目标模拟器电路地都飞线引出;二:将视频信号处理芯片的帧同步信号通过电阻R1输入到运算放大器A1的反向输入端内,同时帧同步信号通过电阻R1、电阻Rf输入到光耦A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内,光耦A2中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接地;三:将光耦A2中的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端输出的触发信号输入到CCD相机的曝光拍照触发输入端内。本发明能有效的完成仿真实验中帧同步的难题,使得目标模拟器与目标接收装置达到精确的帧同步效果,使得仿真实验可以顺利的进行。

    基于双色滤波片的双波段红外目标模拟器生成红外图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284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253465.3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基于双色滤波片的双波段红外目标模拟器及该模拟器的双波段红外图像的生成方法,涉及红外和仿真技术领域。为解决红外双色成像系统性能测试的双色模拟器不能调节能量比的问题。计算机将信号输送给视频控制电路和步进电机控制器,再将信号给驱动电路控制景象生成器生成景象,步进电机带动双色滤波片旋转对辐射滤光,经投影光学系统,照射被测系统。调试该模拟器时,先使景象生成器帧频等于被测系统的两倍,步进电机转动频率等于被测系统的帧频。再让计算机发出图像信号和控制信号,使双色滤波片单一波段部分对应景象生成器的一帧,用滤波片对每帧图像滤波和计算机控制景象生成器生成每帧图像能量大小控制两个波段的能量比。用于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

    基于双滤光片的红外双色目标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9588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5828.0

    申请日:2014-01-25

    Abstract: 基于双滤光片的红外双色目标模拟装置及方法,属于红外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双滤光片的红外双色景象模拟装置包括图像生成器(1)、视频处理电路(2)、步进电机控制器(3)、步进电机(4)、景象生成器(5)、滤光片组(6)、光学投影系统(7)和计算机(8)。本发明只采用一组景象生成器和一组光学投影系统就完成了两个波段的模拟成像,即A波段的红外光波和B波段的红外光波,解决了红外双波段目标模拟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并且使成本降低了50%以上。

    红外光学系统因杂散辐射引起的最大像面温差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408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058240.1

    申请日:201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光学系统因杂散辐射引起的最大像面温差计算方法,步骤如下:S1:建立红外光学系统的杂散辐射模型;S2:将光源设置为某一温度的面源黑体,追迹光线后得到面源黑体经红外光学系统所成的像;S3:处理像面光照度图像,把像面合理分块为若干个小单元,计算每一小单元上的能量大小;S4:根据处理结果分析得到像面平均能量、最大单元能量和最小单元能量,结合单元像面面积,计算局部辐照度偏差系数;S5:根据红外光学系统视场对像面照度的影响,对局部辐照度偏差系数作出数值修正;S6:由局部辐照度偏差系数与像面偏差温度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出最大偏差温度的大小。本方法简单,计算量小,已经在实际项目中投入运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