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584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477786.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烟台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985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不确定模态缺失的多模态意图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首先,通过LSTM编码器进行特征提取;其次,通过基于注意力的双向门控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进行多模态特征融合,并基于CMD的距离约束策略拉近各个模态到文本模态的距离;然后,将融合后的多模态特征输入Transformer编解码器进行学习,同时,根据不确定模态缺失情况,输入不同的注意力级提示,从而引导网络关注那些缺失的模态;最后,将多模态特征输入分类器进行意图识别;同时,在训练过程中以全模态场景下预训练的模型在分类器对模型进行指导,从而帮助模型在减少过拟合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19204.5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2
Abstract: 一种基于Leapfrog‑FDTD算法的细长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建模方法,涉及探地雷达领域。解决现有探地雷达技术对细长目标计算复杂、精度低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S1,建立待测目标的阶梯近似接地线模型,结合非均匀网格技术与改进细线模型对所述阶梯近似接地线模型进行空间离散,得到所述待测目标的空间参数;S2,引入子时间步与CPML边界区域对所述待测目标进行时间离散得到传输线方程,对所述传输线方程求解得到所述待测目标的时间参数;S3,根据所述待测目标的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利用Leapfrog‑FDTD算法得到所述待测目标的电磁场更新迭代方程,所述电磁场更新迭代方程为构建的模型。本发明用于研究细长目标在电磁场中的散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5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77786.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烟台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985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不确定模态缺失的多模态意图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首先,通过LSTM编码器进行特征提取;其次,通过基于注意力的双向门控多模态特征融合方法进行多模态特征融合,并基于CMD的距离约束策略拉近各个模态到文本模态的距离;然后,将融合后的多模态特征输入Transformer编解码器进行学习,同时,根据不确定模态缺失情况,输入不同的注意力级提示,从而引导网络关注那些缺失的模态;最后,将多模态特征输入分类器进行意图识别;同时,在训练过程中以全模态场景下预训练的模型在分类器对模型进行指导,从而帮助模型在减少过拟合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79566.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宽带定位的稀疏阵列天线的布阵方法和系统,涉及超宽带信号调制领域。解决了超宽带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的过程受到硬件的限制,这会导致超宽带信号估计位置的有效距离和精度大打折扣,在实际使用中和理论极限存在较大的差距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期望的超宽带信号匹配天线基元;根据期望的最大雷达作用距离和雷达方程求解阵列天线主瓣增益;根据遗传算法对阵列天线主瓣增益和副瓣进行优化,获取阵列的位置分布;根据所述阵列的位置分布进行稀疏阵列排布。本发明应用于雷达测距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70311.2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3/88 , G01S7/41 , G01S7/36 , G01S7/282 , G05B19/042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场景探地雷达发射端波束形成的射频链路架构及探测方法,涉及雷达探测领域。解决现有探地雷达发射链路精度低、探地雷达多为专机专用且探测范围有限的问题。所述架构包括:上位机、DDS发生器和波束形成模块;DDS发生器包括FPGA和DAC芯片;上位机通过串口通信协议向FPGA传递参数;FPGA上位机接收参数,并通过波形数据表生成四路控制字输送至DAC芯片中;DAC芯片根据四路控制字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并将所述模拟量传输至波束形成模块;波束形成模块接收模拟量生成可调的步进频率连续波信号;FPGA中的控制逻辑模块对波束形成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步进频率连续波相位和幅值。应用于探地雷达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331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54879.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3/88
Abstract: 一种基于MVDR波束的探地雷达探测方法和系统,涉及探地雷达探测领域。解决现有探地雷达对广场、火车站等大面积的区域进行地下环境检测,需要重复进行多次的扫描,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且难以保证检测的精度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线性天线阵列结构采集地下目标反射的信号,并传输至上位机;根据MVDR波束形成方法对每个天线通道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构建波束;根据波束进行扫描获取一维回波数据;将一维回波数据进行拼接,获取扇形区域扫描图像;确定强回波方向和距离;确定目标的尺寸和位置;对存在强回波的方向再次根据波束形成方法获取波束,构建实际的扇形扫描图像。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5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55690.3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探地雷达系统的超宽带天线,属于超宽带天线技术领域。本超宽带天线包括介质基板、微带馈线以及位于介质基板上表面的辐射贴片单元和位于介质基板下表面的馈线接地贴片单元;所述辐射贴片单元中部至末端有一漏斗状凹槽;所述漏斗状凹槽底部有一矩形金属贴片负载,该负载位于凹槽底部中轴线处,与金属辐射贴片连接;所述辐射贴片单元中部有两个宽度相同且远小于其长度的开槽,同时两槽至天线末端距离相等;所述微带馈线紧贴于介质基板上表面,于辐射贴片底部与其相连接;所述馈线接地贴片单元形状与辐射贴片单元形状完全一致,两者互为中心对称关系,且两者在介质基板下表面处投影互为轴对称关系。本超宽带天线覆盖频带宽,能完全满足探地雷达系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35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2570.0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沈锋 , 李文强 , 王雪 , 李锦辉 , 梁一 , 李昕达 , 张明昊 , 范瑞昌 , 万彤 , 吴宇轩 , 尹娟 , 袁月 , 杨朋举 , 陆一鸣 , 崔秀雨 , 尹中祺 , 周道松
Abstract: 基于特征点预测一致性检验的数字图像可信性自评估方法和系统,涉及传感器可信性自评估领域。解决传统的可信度评估方法无法直接确定原始数字图像数据对于导航任务的可信度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传感器接收当前时刻数字图像;提取当前时刻数字图像中的特征点信息;根据所述当前数字图像中的特征点信息计算下一时刻关键特征点的潜在位置;根据所述下一时刻关键特征点的潜在位置和下一时刻实际获取的数字图像进行对比,完成可信性自评估。本发明应用于机器视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2525.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N3/0455 , G06N3/042 , G06N3/048 , G06F18/2415 , G06N3/08
Abstract: 基于运动约束Transformer的数值传感器可信性自评估方法和系统,涉及数值传感器可信性自评估领域。解决现有导航传感器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较大的误差自相关性,传统研究方法在处理较长的导航数据序列时面临梯度消失或爆炸,导致数值传感器可信性自评估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方法包括:构建具有多层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结构并对时间序列中任意两个位置之间的依赖关系建立数值传感器数据预测模型;根据运动约束和自相关误差校正技术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获取优化模型;根据优化模型获取预测值;根据预测值计算数值传感器数据的异常概率;根据异常概率计算数值传感器的数据自评估可信性结果。本发明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09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02220.5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V20/00 , G06V20/4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20 , G06V10/44 , G06T7/50 , G06T7/7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8
Abstract: 一种基于共视数据重构的可信度互评估方法和系统,涉及信息融合技术领域。现有传感器数据的可信性评估方法侧重于静态物联网,并围绕数据冗余进行设计并且这些系统无法在融合之前动态评估传感器数据的可信性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传感器获取视频图像数据,并采用无监督学习框架GeoNet处理所述视频数据获取最终流预测的深度图;根据所述深度图进行缩放处理,获取视差图;将所述视差图进行锐化处理,获取图像边缘信息;根据所述获取图像边缘信息进行正向映射,获取合成图像;通过重构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根据所述合成图像和重构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进行相似度计算,完成相互可信性评估。本发明应用于多源导航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