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9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9897.2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D21/02 , G01N15/075 ,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粉尘浓度测量与喷雾除尘试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试验箱,包括箱体、箱体支撑柱、前面板、背板、内隔板、手摇曲柄、粉尘刮、密封橡胶塞、遮光布;粉尘发生装置,包括投尘盒、鼓风机;测量装置,包括照相机、补光设备、高精度湿度检测仪、测光设备、与所述照相机通信连接的计算机、手持式粉尘浓度检测仪;喷雾降尘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喷头;粉尘收集装置,包括抽风机、过滤单元、集尘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粉尘浓度的非侵入式测量,实现背景图像更换与和照相机镜头间的距离调节,实现光照强度的调节及量化,实现湿度的定量调节及精确测量,实现粉尘定量投放及回收,实现隧道内喷雾降尘效果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6358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62399.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丁文云 , 李传琳 , 张可军 , 郭永发 , 邹毅 , 陈光 , 李永贵 , 李聪林 , 李贵民 , 殷洪波 , 罗胜利 , 杨进京 , 姚志国 , 彭勃 , 张煜 , 芶文锦 , 李国金
IPC: G01L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拉索索力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属于桥梁拉索索力测量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测量设备包括支撑梁架、提升装置、固定在支撑梁架下方的拉索连接机构和两个拉索锁紧机构;两个拉索锁紧机构对称固定在支撑梁的下方,拉索连接机构设置在两个拉索锁紧机构的对称线上;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绳,提升绳的下端与拉索连接机构连接;利用刚铉原理结合本发明的测量设备,可实现拉索索力的准确测量,测量过程中干扰因素少、测量结果准确,且测量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41878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28111.4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围岩强度测试装置、系统及其测试方法,涉及围岩原位动态测试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采用现有针贯入仪测量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存在人工测试作用力不均、读数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岩体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数据接口,数据接口用于与上位机通信连接;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外壳连接、且用于将外壳固定在岩体上;测试组件,测试组件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驱动件、传动件及测试件,驱动件与数据接口电连接,且驱动件用于当从数据接口接收到测试信号时,驱动传动件带动测试件插入岩体内;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外壳内、且与数据接口电连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测试件插入岩体的位移、以及测试件插入岩体时承受的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9796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151328.8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恒阻滑动孔剪损的多级让压可缩式钢架及连接方法,包括可缩钢架单元、普通钢架单元、可缩接头和普通接头,可缩钢架单元的滑动端通过可缩接头与普通钢架单元连接,可缩钢架单元能够在可缩接头内缩进,普通钢架单元接头均采用普通接头连接,本发明采用可缩接头连接钢架单元牢固,且具备一定抗弯和抗剪能力,滑动组件采用防护罩保护,极大避免了喷射混凝土对接头的影响;充分利用了钢材力学性能,型钢、钢板、螺栓等均为施工现场常见材料,加工方便,简单易用;各组件拆装方便、不增加施工工序,可缩式钢架接头在构件厂进行焊接及开槽孔,隧道内拼装,施工简便,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66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74020.9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铁路隧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防治结构,包括中心沟、卵石过滤层、粗砂过滤层、集水井、集水井盖板、泄水孔和拉伸弹簧等构件,所述的集水井外侧依次设置粗砂过滤层及卵石过滤层,集水井底部设置泄水孔,与隧道中心沟贯通的集水井修建在隧道仰拱底下,并在中心沟底面位置设置集水井盖板,集水井盖板通过设置于集水井底部的拉伸弹簧锁定;采用本发明结构,在富水铁路隧道修建过程中,针对病害高风险地段进行预处理:地下富水时,渗入集水井的水量达到一定压力后便自动顶开集水井盖板并排入中心沟,从而实现主动排泄地下富水和释放地下水压力的目的,达到防治隧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04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69615.5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贵民 , 丁文云 , 姚贺冬 , 何毅 , 刘璐 , 李国金 , 郭永发 , 杨进京 , 刘勇 , 裴起帆 , 罗竹 , 邹毅 , 李永贵 , 杨昌宇 , 王化武 , 冯智卫 , 张金荣 , 张可军 , 殷洪波 , 罗胜利
IPC: G06Q10/0635 , G06N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场隧道开挖沉降风险动态评估方法,包括:机场隧道开挖沉降信息获取;地表沉降风险评估模型构建,根据领域知识和历史资料对风险事件与各风险指标确定相互影响关系,建立以风险指标为网络节点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地表沉降风险孪生推演,通过持续更新的动态监测数据对网络结构及参数进行调整,对地表沉降风险进行动态推演,获得机场隧道开挖可能导致地表沉降的风险事件链以及风险事件的概率;隧道开挖沉降风险动态评估,将动态计算的风险事件概率结果映射到不同的风险等级,获得隧道开挖沉降风险动态评估结果。以此方式,可以解决现有风险评估方法在实际工程施工脱节严重、时效性不够、精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99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44102.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邹毅 , 黄胜平 , 王所 , 罗中意 , 丁文云 , 郭永发 , 李贵民 , 李永贵 , 张金荣 , 杨振高 , 罗如平 , 温和奕 , 谢毅 , 杨昌宇 , 张可军 , 殷洪波 , 罗胜利 , 王化武 , 杨进京 , 郑刚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肋式钢管的管棚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密闭式带肋管棚和注浆式带肋管棚两种不同带肋式钢管的管棚结构,所述带肋式钢管的管棚结构包括管棚以及设置于管棚内部的支撑钢板,所述管棚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由多根带肋钢管通过套管丝扣连接,所述带肋钢管内部等间距布置支撑钢板,所述管棚端部设有钻头。解决了管棚结构在隧道支护时因承载性能不足造成弯曲变形过大、围岩坍塌及结构失稳等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管棚的加固结构在实际应用工程中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91177.0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进京 , 罗胜利 , 李贵民 , 郭永发 , 丁文云 , 刘勇 , 裴起帆 , 谢毅 , 邹毅 , 冯智卫 , 杨昌宇 , 殷洪波 , 张可军 , 罗竹 , 郑刚强 , 肖勇刚 , 刘璐 , 伍容兵 , 姚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施工安全评估的数字孪生隧道环境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隧道环境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步骤2,融合掌子面及边墙至初次支护段的多期点云数据,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实时隧道环境数字孪生模型;步骤3,根据点云的距离计算得到超欠挖区域,选用计算围岩参数对超欠挖区域的围岩变形进行预测;步骤4,结合安全设计标准,对隧道围岩变形处进行支护方案优化。本发明创新地提出一种充分考虑隧道设计结构、地质环境与开挖扰动的数字孪生隧道环境构建方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掌握隧道施工过程的开挖面与围岩安全,并面向隧道施工安全对原始围岩支护的布置位置及分布进行优化,实现隧道施工安全的实时监测与长效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1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41266.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十九局集团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9K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尘剂、抑尘胶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抑尘剂包括大豆分离蛋白、卡拉胶、魔芋胶和谷氨酰胺转氨酶,其中所述卡拉胶与魔芋胶的质量比为0.1~1.0:0.1~1.0。本发明提供的抑尘剂所用材料均为绿色可再生原料,相较于传统化工抑尘剂,具有绿色无毒、易获得、成本低、抑尘效果好、渗透固结效能高、固结硬度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36874.X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贵民 , 袁云洪 , 丁文云 , 杨进京 , 郭永发 , 张海波 , 杨昌宇 , 杨翔 , 郑刚强 , 贾聂宇驰 , 姚彪 , 罗云飞 , 殷洪波 , 罗胜利 , 肖勇刚 , 伍容兵 , 刘璐 , 贾奎 , 李永贵 , 张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地应力玄武岩大变形隧道三层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直接承受围岩压力的第一层全环工字钢刚性初支、间接承受围岩压力的第二层全环工字钢刚性初支、防止开裂掉块的第三层拱墙喷射钢筋砼柔性初支、主动承担围岩压力的拱墙系统锚杆及防止仰拱隆起的抗拉锚管。本发明基于围岩大变形“抗放结合”的处理原则,提出隧道开挖后首先设置第一层工字钢刚性初支直接承载,打设拱墙系统锚杆主动承载并约束围岩松动圈进一步扩大;然后设置第二层工字钢刚性初支间接承载,最后设置第三层柔性初支防止开裂掉块,及设置仰拱抗拉锚管避免隆起,确保高地应力玄武岩大变形隧道变形可控,杜绝初支拆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