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9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9897.2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D21/02 , G01N15/075 ,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粉尘浓度测量与喷雾除尘试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试验箱,包括箱体、箱体支撑柱、前面板、背板、内隔板、手摇曲柄、粉尘刮、密封橡胶塞、遮光布;粉尘发生装置,包括投尘盒、鼓风机;测量装置,包括照相机、补光设备、高精度湿度检测仪、测光设备、与所述照相机通信连接的计算机、手持式粉尘浓度检测仪;喷雾降尘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喷头;粉尘收集装置,包括抽风机、过滤单元、集尘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粉尘浓度的非侵入式测量,实现背景图像更换与和照相机镜头间的距离调节,实现光照强度的调节及量化,实现湿度的定量调节及精确测量,实现粉尘定量投放及回收,实现隧道内喷雾降尘效果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8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93406.7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式隧道掘进不良地质检测装置和方法,属于隧道施工中地质检测技术领域,被动式隧道掘进不良地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设置在隧道掌子面的超前钻孔内;检测机构包括防护系统、信号采集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智能终端系统,信号采集系统设置在防护系统内部,防护系统用于对信号采集系统进行防护,信号采集系统通过信号传输系统与智能终端系统连接,将采集的信号传输到智能终端系统进行处理。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被动式隧道掘进不良地质检测装置和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3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90876.3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丁文云 , 谢毅 , 黄胜平 , 郭永发 , 罗竹 , 毛锋智 , 丁文其 , 乔亚飞 , 邹毅 , 王化武 , 杨进京 , 杨昌宇 , 殷洪波 , 张可军 , 罗胜利 , 郑刚强 , 肖勇刚 , 伍容兵 , 刘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拼装式隧道高压喷雾降尘装置,降尘装置由增压泵主机、吸尘过滤器、小倾角铁板和拼装单位组成,其中拼装单位包括四种不同的模块和两种重心支架底座,各个模块由基本的管道、接口和高压喷嘴连接。组装方式为在重心支架底座上依次安装模块。该喷雾降尘装置设置成水平交叉布置和竖向布置的喷嘴形成全断面喷雾覆盖,提高隧道全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果。钢板置放于拼装单位之间的地面,收集沉降物减少二次扬尘量。装置可通过调节拼装单位的间距和喷嘴的有效射程减少隧道空间占有,提高施工效率;可以调节喷嘴的角度很好的达到全断面喷雾覆盖,操作简单。所述降尘装置适用于各种隧道开挖方式和任意隧道断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803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90887.1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昌宇 , 邹毅 , 郭永发 , 丁文云 , 杨进京 , 罗竹 , 丁少宁 , 罗治斌 , 孔纪 , 谢毅 , 王化武 , 殷洪波 , 张可军 , 罗胜利 , 郑刚强 , 肖勇刚 , 刘璐 , 伍容兵 , 姚彪
IPC: E21C3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臂掘进机用雾化喷水降尘装置,涉及悬臂掘进机技术领域。该悬臂掘进机用雾化喷水降尘装置,包括悬臂掘进机,所述悬臂掘进机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掘进钻头,所述悬臂掘进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水雾机构。该悬臂掘进机用雾化喷水降尘装置,通过利用了掘进钻头在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带动顶起块的旋转,减少了额外电子装置的设置,顶起块与弧形杆的碰撞使水雾喷头抬起,水雾喷头抬起时改变了水雾的吹出方向,继而对漂浮高度更高的灰尘进行降尘,减少了灰尘的散布,加速了对灰尘的处理效率,顶起块的重复撞击会带动水雾喷头活动,进而对更多的位置进行降尘,加速了灰尘的减少,使灰尘与水雾粘附后落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28218.5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胜利 , 丁文云 , 李贵民 , 伍容兵 , 郭永发 , 邹毅 , 陈光 , 李永贵 , 吴国斌 , 殷洪波 , 禹凌坤 , 张可军 , 杨昌宇 , 袁云洪 , 杨进京 , 郑刚强 , 罗竹 , 姚彪 , 贾聂宇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水隧道智能化防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初步完成各项防排水施工,建立防排水施工控制参数数据库,并将其连入中央排水控制系统;S2.将衬砌拱墙背后地下水汇入两侧箱体侧沟集排水通道排出;S3.引排道床积水和底板下积水汇入中心集水沟排出,实现协同排水;S4.动态采集两侧箱体侧沟监测数据,建立关系函数,并将其反馈处理给中央排水控制系统;S5.判断排水量Q是否超限,并采取相应超限处理措施,同步更新样本数据库。本发明可以根据富水隧道施工期间的排水量监控量测数据关系函数,实时调整防排水施工参数优化隧道防排水系统,实现智能化、信息化排水,充分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222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0178315.3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郭永发 , 段生川 , 郑天池 , 杨进京 , 丁文云 , 罗胜利 , 李贵民 , 吴国斌 , 邹毅 , 李传琳 , 殷洪波 , 杨昌宇 , 张可军 , 张海波 , 陶伟明 , 杨翔 , 王化武 , 刘正初 , 伍容兵 , 罗云飞 , 肖勇刚 , 袁云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监控量测控制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隧道结构工程领域。该结构包括沿隧道上台阶设置的拱部钢架、中台阶边墙钢架和下台阶边墙钢架,钢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本发明根据现场监测变形情况,于变形较大附近的中台阶边墙钢架通过螺栓与拱部钢架动态连接,采用三点法确定初支钢架轴线半径调整量,通过改变拱墙部位钢架接头形式,采用新型滑槽式连接板接头,可有效保证初期支护钢架圆顺性、受力的合理性及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实现动态支护功能,为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预留变形量确定及控制提供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979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11151337.7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摩擦耗能纵梁的喷混‑钢架整体让变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钢架、摩擦耗能纵梁、喷射混凝土、钢筋网片、纵向螺纹钢筋、环向螺纹钢筋,钢架由型钢冷弯而成;摩擦耗能纵梁主要由采用槽钢的上承载件和下承载件构成,通过上承载件和下承载件两者翼板间的摩擦作用消耗能量,两榀钢架间的喷射混凝土内增设纵向螺纹钢筋、环向螺纹钢筋,在实现隧道初期支护与周边围岩协同变形的同时,摩擦耗能纵梁仍能保证初期支护具备一定抗压和抗剪能力,通过设置环向和纵向钢筋,摩擦耗能纵梁通长布置,增强了隧道钢架与钢架间喷射混凝土组成的初期支护结构共同变形能力,避免了钢架和喷射混凝土变形不协调引起结构破坏,实现了“刚柔并济”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15400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186548.8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连拱隧道中隔墙结构受力计算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该方法是在复合式连拱隧道开挖过程中,初支扣拱完成后,以初支为研究对象,初支与中隔墙连接部位简化为固定支座,按照荷载-结构法计算初支端部内力。再以中隔墙作为受力构件,将初支端部内力、中隔墙结构自重、中隔墙顶部三角形覆土重量及基底竖向支撑力施加于中隔墙上,根据静力平衡方程和临时横撑布置方案,得到临时横撑内力,进而获得中隔墙薄弱截面处内力状况,对临时横撑及中隔墙进行承载力验算。本发明方法简单,能解决施工中临时横撑的合理设计,并能解决中隔墙截面尺寸和配筋验算,避免临时横撑及中隔墙的盲目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557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11858.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06 , G06N3/0985 , G06N3/088 , G06N3/084 , G06F18/2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表沉降预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ATD模型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首先,利用ATD模型将地表沉降时间序列分解为两个子序列特征: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随机因素引起的地表沉降。其次,引入四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ML算法和五种DL算法来预测这两个子序列。然后,将子序列的预测结果进行线性组合,以获得地表沉降的预测值。本发明实施ATD模型后,每种ML和DL算法的有效性均显著提高。平均1‑R²降低了32.62%,而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平均降低了19.91%、23.37%和16.44%。为分析模型误差出现的频率,引入了临界误差值。结果表明,利用ATD模型可以显著降低ML和DL在地表沉降预测中的预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358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62399.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丁文云 , 李传琳 , 张可军 , 郭永发 , 邹毅 , 陈光 , 李永贵 , 李聪林 , 李贵民 , 殷洪波 , 罗胜利 , 杨进京 , 姚志国 , 彭勃 , 张煜 , 芶文锦 , 李国金
IPC: G01L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拉索索力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属于桥梁拉索索力测量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测量设备包括支撑梁架、提升装置、固定在支撑梁架下方的拉索连接机构和两个拉索锁紧机构;两个拉索锁紧机构对称固定在支撑梁的下方,拉索连接机构设置在两个拉索锁紧机构的对称线上;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绳,提升绳的下端与拉索连接机构连接;利用刚铉原理结合本发明的测量设备,可实现拉索索力的准确测量,测量过程中干扰因素少、测量结果准确,且测量方法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