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6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36874.X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贵民 , 袁云洪 , 丁文云 , 杨进京 , 郭永发 , 张海波 , 杨昌宇 , 杨翔 , 郑刚强 , 贾聂宇驰 , 姚彪 , 罗云飞 , 殷洪波 , 罗胜利 , 肖勇刚 , 伍容兵 , 刘璐 , 贾奎 , 李永贵 , 张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地应力玄武岩大变形隧道三层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直接承受围岩压力的第一层全环工字钢刚性初支、间接承受围岩压力的第二层全环工字钢刚性初支、防止开裂掉块的第三层拱墙喷射钢筋砼柔性初支、主动承担围岩压力的拱墙系统锚杆及防止仰拱隆起的抗拉锚管。本发明基于围岩大变形“抗放结合”的处理原则,提出隧道开挖后首先设置第一层工字钢刚性初支直接承载,打设拱墙系统锚杆主动承载并约束围岩松动圈进一步扩大;然后设置第二层工字钢刚性初支间接承载,最后设置第三层柔性初支防止开裂掉块,及设置仰拱抗拉锚管避免隆起,确保高地应力玄武岩大变形隧道变形可控,杜绝初支拆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28218.5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胜利 , 丁文云 , 李贵民 , 伍容兵 , 郭永发 , 邹毅 , 陈光 , 李永贵 , 吴国斌 , 殷洪波 , 禹凌坤 , 张可军 , 杨昌宇 , 袁云洪 , 杨进京 , 郑刚强 , 罗竹 , 姚彪 , 贾聂宇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水隧道智能化防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初步完成各项防排水施工,建立防排水施工控制参数数据库,并将其连入中央排水控制系统;S2.将衬砌拱墙背后地下水汇入两侧箱体侧沟集排水通道排出;S3.引排道床积水和底板下积水汇入中心集水沟排出,实现协同排水;S4.动态采集两侧箱体侧沟监测数据,建立关系函数,并将其反馈处理给中央排水控制系统;S5.判断排水量Q是否超限,并采取相应超限处理措施,同步更新样本数据库。本发明可以根据富水隧道施工期间的排水量监控量测数据关系函数,实时调整防排水施工参数优化隧道防排水系统,实现智能化、信息化排水,充分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58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828239.7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罗胜利 , 丁文云 , 伍容兵 , 李贵民 , 郭永发 , 邹毅 , 陈光 , 李永贵 , 吴国斌 , 殷洪波 , 禹凌坤 , 杨昌宇 , 张可军 , 袁云洪 , 杨进京 , 郑刚强 , 罗竹 , 姚彪 , 贾聂宇驰
IPC: E21D11/18 , E21D11/14 , E21D11/08 , E21D9/00 , E21D11/40 , E21D20/00 , E21D11/10 , E21D11/20 ,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隧道扩大拱脚结构的施工方法,适用于软弱围岩隧道扩大拱脚结构,拱脚加强预制混凝土块螺栓孔便于钢拱架与钢支撑的连接,预制混凝土块与喷射混凝土组成连续梁结构,可实现扩大隧道拱脚处支护结构的支撑受力面积、提升拱脚围岩承载力和提高拱脚处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有效防止拱脚下沉和抑制围岩松弛,从而提高掌子面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22333810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1234002.2
申请日:2024-06-01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河北标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水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隧道用止水带,安装在隧道围岩与衬砌结构之间,包括:基板;防结晶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防结晶板与所述滤水板之间形成排水通道;锚固件,所述基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锚固件上,所述锚固件设置于隧道围岩和或衬砌结构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隧道用止水带在特定低温条件下可能会面临结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176394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23584696.6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排水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地下水丰富的铁路隧道道床下由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各类因素影响,较易出现翻浆冒泥的问题,其包括集水筒和排水管,所述集水筒的侧壁上贯穿设有若干通水孔,所述集水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下端盖上贯穿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集水筒的内壁以及下端盖的内壁上都覆盖有过滤布,所述上端盖上贯穿设有可供排水管一端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通过连接组件与排水管可拆卸连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