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粉尘浓度测量与喷雾除尘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9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9897.2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粉尘浓度测量与喷雾除尘试验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试验箱,包括箱体、箱体支撑柱、前面板、背板、内隔板、手摇曲柄、粉尘刮、密封橡胶塞、遮光布;粉尘发生装置,包括投尘盒、鼓风机;测量装置,包括照相机、补光设备、高精度湿度检测仪、测光设备、与所述照相机通信连接的计算机、手持式粉尘浓度检测仪;喷雾降尘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喷头;粉尘收集装置,包括抽风机、过滤单元、集尘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粉尘浓度的非侵入式测量,实现背景图像更换与和照相机镜头间的距离调节,实现光照强度的调节及量化,实现湿度的定量调节及精确测量,实现粉尘定量投放及回收,实现隧道内喷雾降尘效果的模拟。

    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水泥生产碳排放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8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17131.X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水泥生产碳排放计算方法,涉及工业碳排放计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水泥生产在煅烧过程中生料产生的碳排放;对复杂煅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拟合预测,获取窑表面辐射散热的参数值;根据窑表面散热的参数值计算水泥生产在煅烧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计算水泥生产在研磨过程中电力使用的碳排放,进而计算水泥生产碳排放。本发明在计算生料的碳排放时,除了考虑常规的碳酸盐分解,还考虑到非碳酸盐氧化钙、有机杂质对碳排放计算的影响,并且在计算燃料燃烧导致的碳排放时,解决了不确定性因素难以评估的问题,进而使最终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一种基于既有安全帽的防尘面罩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84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78672.1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既有安全帽的防尘面罩,包括安全帽,所述防尘面罩还包括面罩支座、面罩主体、柔性防尘膜和滤芯机构;所述面罩支座为环形结构,所述面罩支座套设在安全帽的帽壳上,所述面罩主体和防尘膜连接,构成两端通孔的防尘腔体,所述防尘腔体的上端通孔与面罩支座的外轮廓相配合,所述防尘腔体的下端通孔周边设有密封魔术贴,用于对防尘腔体下端进行密封;所述面罩主体和柔性防尘膜均为透明材质,所述柔性防尘膜上设有与滤芯机构形状相配合的开口,所述滤芯机构固定在开口内,用于通气并对空气进行过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视野可见性高、佩戴舒适和适用性强等优点。

    一种可适应高地应力和岩爆的隧道初期支护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812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775915.5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应高地应力和岩爆的隧道初期支护构造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型钢拱架与围岩间预留变形空间;(2)为确保型钢拱架的稳定性,以及释放高地应力和岩爆引起的围岩变形,在预留空间内填充薄钢板层;(3)采用全长粘结锚杆对隧道周边围岩松动圈进行加固;(4)采用带有锚固段和自由段的端锚型长锚杆/索对型钢拱架进行悬吊,使端锚型长锚杆/索的锚固段充分锚入稳定围岩区域,用以承受围岩应力释放、岩爆过程中的能量释放以及充分吸收薄钢板层的变形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应于深埋隧道、也可应用于隧道深竖井、深层地下空间等存在岩爆和高地应力的情形、稳定性高、避免扰动等优点。

    一种基于U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6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53464.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U形钢板的盾构隧道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加固结构包括粘结在待加固区域内的盾构管片内弧面处的U形钢板,所述的U形钢板由多块并排设置的U形钢板单元构成,每个U形钢板单元均由一体成型的翼缘、腹板和底板构成,相邻的U形钢板单元一次成型或者通过翼缘焊接或连接件连接成型,所述的腹板和底板相互垂直设置构成U型凹槽,其布置方向为沿隧道环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加固方式多样、加固效果显著等优点。

    一种预留注浆孔的高水压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多道防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78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810448368.2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留注浆孔的高水压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多道防水装置,用以对相邻的第一盾构隧道管片与第二盾构隧道管片之间的接缝进行防水密封,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设置在接缝外道的第一道弹性密封垫防水结构、设置在接缝内道的第二道弹性密封垫防水结构以及设置在第一道弹性密封垫防水结构与第二道弹性密封垫防水结构形成的防水密封空间内的第三道注浆层防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多道防水体系、降低成本、弹性密封垫设计指标可调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