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98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34926.8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位置与高度的供暖方法,控制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距离信息;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用户图像,根据所述用户图像确定用户的高度信息;控制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房间的环境温度;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根据距离信息与高度信息确定目标电热子组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距离信息与所述高度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电热子组件的供暖参数;控制所述目标电热子组件根据所述供暖参数对用户进行供暖。通过房间的环境温度,检测用户的距离信息与高度信息,确定用于供暖的目标电热子组件以及该目标电热子组件的供暖参数,从而根据用户的位置与高度选择合适的电热子组件进行供暖,提高供暖系统的供暖灵活性和供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4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23077.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暖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供暖系统用于对建筑进行供暖,建筑包括第一房间及与第一房间相邻的第二房间,供暖装置包括多个室温传感器以及多条供暖管路,服务设备通过第一室温传感器确定第一房间的第一室内温度;当第一室内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获取与第一房间相邻的第二房间的第二室内温度;若第二室内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根据第一室内温度与第二室内温度确定供暖参数;根据供暖参数,控制第二房间通过第一管路向第一房间进行供暖。通过对多个房间的室内温度以及供暖管路的水流温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通过房间与房间之间的相互供暖,减少供暖设备的运行成本,提高供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44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713165.9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nventor: 迟耀丹 , 刘永峰 , 谭聪慧 , 赵阳 , 王立光 , 吴博琦 , 王超 , 赵春雷 , 杨小天 , 闫兴振 , 杨帆 , 王艳杰 , 许亮 , 陈伟利 , 赵慧强 , 艾大鹏 , 苏晔
IPC: H02J13/00 , H02J7/00 , G06Q10/047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应急电源管理系统及智能巡查方法,包括监控主机和多个灯具单元,每一个灯具单元包括一个电源节点;每一个电源节点包括一个灯具控制器和一个对应的电源信息采集模块;监控主机基于蚁群算法采用主动巡查方式结合周期性定时巡查方式确定电源节点的巡查路径,并根据电源节点上传的电源数据信息分析电源节点的荷电状态。本发明的基于蚁群算法的应急电源管理系统及智能巡查方法考虑节点异常率和节点空间位置,动态规划巡查路径,确保异常节点以最快的速度被发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管理水平,系统在智能化程度上更进一步。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223076.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暖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供暖系统的服务设备,建筑包括多个房间,服务设备通过室温传感器获取每个房间的室内温度;当房间的室内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确定房间为目标房间;确定目标房间的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的温度差值;根据温度差值,确定至少两个目标房间的供暖优先级;根据至少两个目标房间的供暖优先级,确定供暖方向以及根据温度差值确定供暖参数;根据供暖方向与供暖参数对目标房间进行供暖。通过对多个房间的室内温度以及供暖管路的水流温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通过房间与房间之间的相互供暖,减少供暖设备的运行成本,提高供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42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223077.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暖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供暖系统用于对建筑进行供暖,建筑包括第一房间及与第一房间相邻的第二房间,供暖装置包括多个室温传感器以及多条供暖管路,服务设备通过第一室温传感器确定第一房间的第一室内温度;当第一室内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获取与第一房间相邻的第二房间的第二室内温度;若第二室内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根据第一室内温度与第二室内温度确定供暖参数;根据供暖参数,控制第二房间通过第一管路向第一房间进行供暖。通过对多个房间的室内温度以及供暖管路的水流温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通过房间与房间之间的相互供暖,减少供暖设备的运行成本,提高供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67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40411.1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慧工厂管理系统,在执行开门指令时,先获取目标门的门口影像,若门口影像包含的人物数量与服务模块在第一时段内接收到员工终端装置发送的通知信息的数量不同,表示当前目标门的通行人数异常,安保模块确定门口影像中的异常图像并在门口影像中标记该异常图像,及将标记后的门口影像发送给负责目标门的安保人员终端装置确定,以使得安保人员确定异常图像所指示的人物是否是工厂的员工,以避免不是工厂的员工混进去厂区里导致厂区信息安全的问题,进而提高了工厂安全管理性能;由于通行人数异常是通过解析影像中包括的人物数量来判断的,减少了服务模块的数据处理量,及确定影像中的异常图像并标记,提高安保人员锁定异常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4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23076.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暖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供暖系统的服务设备,建筑包括多个房间,服务设备通过室温传感器获取每个房间的室内温度;当房间的室内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确定房间为目标房间;确定目标房间的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的温度差值;根据温度差值,确定至少两个目标房间的供暖优先级;根据至少两个目标房间的供暖优先级,确定供暖方向以及根据温度差值确定供暖参数;根据供暖方向与供暖参数对目标房间进行供暖。通过对多个房间的室内温度以及供暖管路的水流温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通过房间与房间之间的相互供暖,减少供暖设备的运行成本,提高供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44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13165.9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nventor: 迟耀丹 , 刘永峰 , 谭聪慧 , 赵阳 , 王立光 , 吴博琦 , 王超 , 赵春雷 , 杨小天 , 闫兴振 , 杨帆 , 王艳杰 , 许亮 , 陈伟利 , 赵慧强 , 艾大鹏 , 苏晔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应急电源管理系统及智能巡查方法,包括监控主机和多个灯具单元,每一个灯具单元包括一个电源节点;每一个电源节点包括一个灯具控制器和一个对应的电源信息采集模块;监控主机基于蚁群算法采用主动巡查方式结合周期性定时巡查方式确定电源节点的巡查路径,并根据电源节点上传的电源数据信息分析电源节点的荷电状态。本发明的基于蚁群算法的应急电源管理系统及智能巡查方法考虑节点异常率和节点空间位置,动态规划巡查路径,确保异常节点以最快的速度被发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管理水平,系统在智能化程度上更进一步。
-
公开(公告)号:CN10657126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407579.2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H01H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磁保持继电器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输入端口、译码电路、电平保持电路、输出端口和驱动电路,将输入端口、译码电路、输出端口和驱动电路依次连接,然后将电平保持电路与输出端口并联;S2:用单片机向输入端口输入控制信号,输入端口将控制信号传输至译码电路;S3:译码电路根据控制信号输出译码信号,然后译码电路将译码信号经输出端口传输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对继电器进行驱动,同时电平保持电路辅助驱动电路完成多路磁保持继电器的驱动。本发明实现了用6根控制线控制16个固态继电器,节约了单片机的I/O接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658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35340.3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循环的供暖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基于空气循环的供暖方法应用于供暖系统的控制设备,所述供暖系统用于对房间进行供暖,所述供暖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及多个供暖组件,每个供暖组件包括电热设备、吹气设备以及吸气设备;所述供暖系统通过获取用户的位置确定第一目标供暖组件以及第二目标供暖组件,使第一目标供暖组件对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加热的空气吹向用户,再通过第二目标供暖组件对热空气进行抽取,提高用户周围的热空气的流动,从而提高供暖系统的供暖灵活性和供暖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