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即食全蛋干与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420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80501.5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系列即食全蛋干与其制作方法,属于禽蛋深加工的技术领域。以禽蛋为主要原料,以食盐、花椒面、酱油、白砂糖为主要辅料,以孜然粉、辣椒面、烧烤料、牛肉粉、五香粉、鸡汁粉中为调味料,经打蛋、搅拌、蒸煮、切片、烘烤、调味、真空包装、杀菌工艺制备而成的,包括原味、孜然味、麻辣味、烧烤味、牛肉味、五香味、鸡汁味7种口味的即食全蛋干。本发明不仅实质性地攻克了鲜蛋不宜储藏、保质期短、运输不便、加工复杂等共性问题,而且可在硬度、粘性、回复性、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咀嚼性7个物性指标实现了量化衡量和品质控制,产品营养美味,适合广大消费人群,为工业化推广和产业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G‑四联体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检测三聚氰胺

    公开(公告)号:CN1066802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03536.2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28 G01N2021/6432

    Abstract: 基于G‑四联体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检测三聚氰胺,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利用三聚氰胺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氢键结合作用使得适配体弯曲成一个发夹结构,这使G‑四连体与FAM荧光距离接近使荧光猝灭,来检测塑料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包括以下步骤:T2探针的形成;利用T2探针检测三聚氰胺;基于目标物对G‑四连体核酸适配体探针的荧光作用效果检测三聚氰胺;通过荧光光谱测定含有G‑四连体的核酸适配体荧光探针对三聚氰胺的选择性;应用圆二色谱研究核酸适配体与三聚氰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实际样品中的三聚氰胺进行检测。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对三聚氰胺有高选择性,同时又简单、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一种双蛋白干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0413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280490.0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蛋白干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以鸡蛋,大豆分离蛋白粉和或大豆浓缩蛋白粉为原料,以第一循环硬度、目标负载、粘力、粘性、弹力、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为衡量指标,设计出搅蛋、调配、蒸煮、切块、烘烤、调味、真空包装、杀菌工艺的工艺路线,制成具有优质营养和良好物性的双蛋白干。本发明将两种富含动物性优质蛋白和植物性优质蛋白原料混合,充分发挥了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了蛋白质的消化率和食品的营养价值。产品汲取了蒸煮与烘烤的精华,外酥内软,避免了传统鸡蛋干和豆干所具有的特异腥味,并制作出烧烤味、牛肉味等六种口味的双蛋白干,可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和口味习惯。

    一种双蛋白干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041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80490.0

    申请日:2013-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蛋白干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以鸡蛋,大豆分离蛋白粉和或大豆浓缩蛋白粉为原料,以第一循环硬度、目标负载、粘力、粘性、弹力、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为衡量指标,设计出搅蛋、调配、蒸煮、切块、烘烤、调味、真空包装、杀菌工艺的工艺路线,制成具有优质营养和良好物性的双蛋白干。本发明将两种富含动物性优质蛋白和植物性优质蛋白原料混合,充分发挥了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了蛋白质的消化率和食品的营养价值。产品汲取了蒸煮与烘烤的精华,外酥内软,避免了传统鸡蛋干和豆干所具有的特异腥味,并制作出烧烤味、牛肉味等六种口味的双蛋白干,可满足各种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和口味习惯。

    一种利用核酸适配体和金纳米粒子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0016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75437.3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核酸适配体和金纳米粒子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利用核酸适配体与金纳米粒子发生团聚作用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包括以下步骤:金纳米粒子(CS-AuNPs)的制备;通过测定紫外吸收光谱确定核酸适配体与金纳米粒子的作用原理;通过测定吸光度观察核酸适配体、金纳米粒子和三聚氰胺体系的反应;运用核酸适配体与金纳米粒子的正负电吸引作用方法检测三聚氰胺并进行实际样品的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