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线控制动器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及车轮滑移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20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97503.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线控制动器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及车轮滑移率控制方法,包括轮毂电机和浮钳盘式线控制动机构;浮钳盘式线控制动机构具有圆环状的制动盘,制动盘与轮毂电机的转子之间通过桥码连接;制动盘通过电子机械制动器控制制动;电子机械制动器具有开口方向由圆环状制动盘内部方向向外的卡钳钳体,使卡钳钳体的开口方向背离制动盘中心,呈反抓姿态;卡钳钳体上安装有连接制动器支架的导向销;电子机械制动器的制动器驱动电机经减速机构减速增扭,通过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将作用力作用于制动活塞,制动活塞推动摩擦片夹紧制动盘实现制动。本发明对制动机构进行结构优化,提高轮毂电机单元的集成化程度,并实现线控制动及冗余制动。

    一种电子机械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2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42977.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机械制动器,属于车辆制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转子、制动盘和卡钳缸体,所述电机转子转动连接在电机壳体中;所述电机壳体内部前端设有电机抱闸,所述电机转子的转轴前端贯穿电机抱闸连接有摩擦盘,所述电机抱闸包括底座和闸片,所述底座与摩擦盘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与闸片相匹配的凹槽,闸片滑动连接在凹槽中,闸片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底座中设有若干电磁线圈;所述卡钳缸体连接在电机壳体末端,所述卡钳缸体上滑动连接有卡钳衬块,所述电机转子连接有制动机构用于推动卡钳衬块靠近制动盘;以及其控制方法,本装置在实现制动后能更牢靠的确保电机处于静止状态,提高安全系数,且结构精简。

    新能源汽车防碰撞电池的碰撞保护系统及碰撞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148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127742.X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碰撞电池的碰撞保护系统及碰撞保护方法,该碰撞保护系统,包括:BMS模块、电池矩阵控制单元、碰撞传感器单元、MOSFET,所述BMS模块中的主控模块与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单元分别与BMS模块中的监控模块、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池矩阵控制单元通过MOSFET与电池单元连接,所述MOSFET与BMS模块中的监控模块连接。本发明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电池矩阵控制单元控制MOSFET的通断,以控制电池单元在电池网络中的通断,更好的保护防碰撞电池,避免电池因碰撞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5436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136708.9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动力电池组和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所述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与动力电池组串联,控制模块分别与动力电池组和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连接,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动力电池组和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工作以使动力电池组循环往复地充放电,产生的交流电流能够驱动动力电池组的内阻产生热量,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对安全且快速的可在低温环境下对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升温的装置,可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对电池进行加热升温,以增加其活性,解决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难以发挥的问题;提高电池用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节约能源。

    新能源汽车防碰撞电池的碰撞保护系统及碰撞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1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127742.X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碰撞电池的碰撞保护系统及碰撞保护方法,该碰撞保护系统,包括:BMS模块、电池矩阵控制单元、碰撞传感器单元、MOSFET,所述BMS模块中的主控模块与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碰撞传感器单元分别与BMS模块中的监控模块、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池矩阵控制单元通过MOSFET与电池单元连接,所述MOSFET与BMS模块中的监控模块连接。本发明在新能源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电池矩阵控制单元控制MOSFET的通断,以控制电池单元在电池网络中的通断,更好的保护防碰撞电池,避免电池因碰撞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可变压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电池控制系统及其反向供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9850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089785.8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压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电池控制系统及其反向供电方法,涉及电动汽车电池保护和电池快速充电技术领域。每个电池单元的正负极均由MOSFET连接,BMS模块与ECU和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可以根据所接入充电桩的电压,通过电池矩阵控制单元直接控制MOSFET的通断,以控制电池并联或串联接入系统内,灵活的改变电池包的电动势使适配不同的电池充电桩。当需要用电池包进行输出时,同样可以通过电池矩阵控制单元直接控制MOSFET的通断,进而改变电池单元的串并联,改变电池包的输出电压。此外本发明还可当电池温度异常时,及时通过BMS控制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进行电池的断开,防止电池发生危险。

    可变压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电池控制系统及其反向供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98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89785.8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压的电动汽车电池包、电池控制系统及其反向供电方法,涉及电动汽车电池保护和电池快速充电技术领域。每个电池单元的正负极均由MOSFET连接,BMS模块与ECU和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连接。本发明可以根据所接入充电桩的电压,通过电池矩阵控制单元直接控制MOSFET的通断,以控制电池并联或串联接入系统内,灵活的改变电池包的电动势使适配不同的电池充电桩。当需要用电池包进行输出时,同样可以通过电池矩阵控制单元直接控制MOSFET的通断,进而改变电池单元的串并联,改变电池包的输出电压。此外本发明还可当电池温度异常时,及时通过BMS控制电池矩阵控制单元进行电池的断开,防止电池发生危险。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54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36708.9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流换向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动力电池组和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所述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与动力电池组串联,控制模块分别与动力电池组和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连接,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动力电池组和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高频脉冲自加热装置工作以使动力电池组循环往复地充放电,产生的交流电流能够驱动动力电池组的内阻产生热量,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对安全且快速的可在低温环境下对新能源汽车的车载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升温的装置,可实现在低温环境下对电池进行加热升温,以增加其活性,解决低温环境下电池性能难以发挥的问题;提高电池用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节约能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