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5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03400.1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联络通道的超前支护方法,该超前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地铁联络通道的外轮廓在其支护范围的四周依次间隔压入若干钢管,若干钢管围合在地铁联络通道的外围区域,钢管的长度与地铁联络通道的长度相吻合适配;在钢管的两端分别焊接防溢浆钢片,其中一防溢浆钢片设有注浆口位于底部,另一防溢浆钢片设有溢浆口位于顶部,通过注浆口对钢管的内部注入微膨胀混凝土直至溢浆口溢出浆液;待钢管内微膨胀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开始破除联络通道位置的盾构隧道管片,并开始挖除钢管围合的土体,每挖0.3‑0.5m后采用型钢将钢管焊接为整体。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效率高,支护效果好,可靠度高,有效避免联络通道施工对周围的扰动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233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25728.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位移监测方法与设备,旨在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的盾构隧道管片位移监测设备,包括安装在盾构隧道底部轨道上的移动小车、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上的激光测距仪以及安装于盾构隧道壁面监测点管片上的反光片,所述移动小车能顺着所述轨道移动,所述移动小车上还设有带动所述激光测距仪沿着所述盾构隧道的周向方向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对所述激光测距仪的转动角度进行测量的角度测量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44333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166663.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 广西大学 , 中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下穿管线自动控制变形的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该支护体系包括大管棚、若干个支撑装置、初期支护以及二次衬砌;所有的支撑装置沿着大管棚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梁以及液压千斤顶;隧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柱;支撑梁横跨于两个支撑柱的上方;其中,大管棚穿设于支撑梁内;每个支撑柱与支撑梁之间设有液压千斤顶;还包括该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支护体系和其施工方法能够控制地下管线的变形量,从而保护隧道上方的地下管线,进而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31652.8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IPC: G06F30/13 , E21D9/06 , E21D9/00 ,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因素的盾构施工穿越建筑物的变形预测方法,通过多个时刻获取的沉降数据、倾斜数据、施工掌子面与建筑物的距离、盾构施工参数数据和施工区域的地质信息数据,建立多因素矩阵,将其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来获取建筑物的沉降数据的预测值,实现基于多因素的盾构施工穿越建筑物的变形预测。本发明通过CNN与LSTM模型的结合,不仅能够对多因素特征进行关联,通过盾构施工与建筑物距离这一因素,将盾构施工的进度与建筑物变形的关联起来,这些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施工风险,还能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使得沉降预测更加智能化、动态化和精细化。能够大幅提高盾构施工过程中对临近建筑物沉降的预测精度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5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69562.7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砾石地层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包括:建立基于泰森多边形的砾石碎裂岩体地层盾构开挖的三维地层模型;获取砾石碎裂岩体参数,以获取砾石碎裂岩体参数的节理参数范围;根据砾石碎裂岩体参数和三维地层模型,获取盾构开挖面的安全系数;根据正交设计方案获取训练样本,根据均匀设计方案获取检验样本;对BFOA‑LSSVM耦合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取砾石碎裂岩体参数与盾构开挖面的安全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获取可靠概率,对砾石地层盾构开挖稳定性的可靠度进行评估。本发明无需采用不连续介质的力学表达,即能够解决地层采用传统的盾构开挖面稳定性计算方法计算的误差大的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5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011185884.4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质环境变形监测的盾构施工参数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地层参数识别样本以及盾构参数控制样本,构建和声记忆库HM;求解和声记忆库HM中的每个优化变量的目标函数的初始值;更新和声记忆库HM,并求解更新后的和声记忆库HM中的优化变量的目标函数值;分别更新地层参数识别样本和盾构参数控制样本中梯度提升树模的优化变量;将获取的位移监测数据作为地层参数识别样本的输入,将地层参数识别样本输出的地层参数作为盾构参数控制样本的输入,盾构参数控制样本输出盾构施工参数。本发明对地层参数的识别和盾构参数预测调整,克服了传统神经网络结构复杂、以及拓扑结构确定人为依赖性的缺点,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54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85884.4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质环境变形监测的盾构施工参数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地层参数识别样本以及盾构参数控制样本,构建和声记忆库HM;求解和声记忆库HM中的每个优化变量的目标函数的初始值;更新和声记忆库HM,并求解更新后的和声记忆库HM中的优化变量的目标函数值;分别更新地层参数识别样本和盾构参数控制样本中梯度提升树模的优化变量;将获取的位移监测数据作为地层参数识别样本的输入,将地层参数识别样本输出的地层参数作为盾构参数控制样本的输入,盾构参数控制样本输出盾构施工参数。本发明对地层参数的识别和盾构参数预测调整,克服了传统神经网络结构复杂、以及拓扑结构确定人为依赖性的缺点,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33299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11625728.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位移监测方法与设备,旨在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的盾构隧道管片位移监测设备,包括安装在盾构隧道底部轨道上的移动小车、设置于所述移动小车上的激光测距仪以及安装于盾构隧道壁面监测点管片上的反光片,所述移动小车能顺着所述轨道移动,所述移动小车上还设有带动所述激光测距仪沿着所述盾构隧道的周向方向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对所述激光测距仪的转动角度进行测量的角度测量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4433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011166663.2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 广西大学 , 中铁二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下穿管线自动控制变形的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该支护体系包括大管棚、若干个支撑装置、初期支护以及二次衬砌;所有的支撑装置沿着大管棚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梁以及液压千斤顶;隧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柱;支撑梁横跨于两个支撑柱的上方;其中,大管棚穿设于支撑梁内;每个支撑柱与支撑梁之间设有液压千斤顶;还包括该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支护体系和其施工方法能够控制地下管线的变形量,从而保护隧道上方的地下管线,进而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4836437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1376212.1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铁项目管理分公司
Inventor: 金圣珂 , 吴其玉 , 万友生 , 姜谙男 , 谢丽辉 , 姚元 , 谢润 , 黄逢源 , 陈奥 , 徐波 , 胡恺 , 何瑜钦 , 刘彦辉 , 史洪涛 , 李德生 , 李成 , 纪松岩 , 冼昌兴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用支撑架,包括:支撑部、防护部和缓冲部;支撑部包括多个底板、多个支撑柱、固定板;底板上固定所述支撑柱,支撑柱上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防护部;缓冲部包括第一缓冲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部内部。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设计,除在对隧道起到支撑的同时,也能够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支撑架整体在支撑过程中通过缓冲机构的缓冲效果,也能够提高支撑架整体的使用寿命,使支撑架使用效果更好,寿命更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