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6886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152284.0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N1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铜绿假单胞菌蹭行运动相关基因PA0171。属于微生物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与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的研究息息相关,此基因大小为543bp,国际上对该基因的功能没有报道。实验发现该基因的缺失能够使IV型菌毛介导的蹭动能力丧失。蹭动能力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早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生物被膜的形成提高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常在临床上引起顽固性、难治性感染,成为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PA0171为新药靶点研制抗菌药物,为临床治疗和耐药防治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1195827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710060185.5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铜绿假单胞菌鞭毛运动相关基因PA2950。属于微生物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与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的研究息息相关,此基因大小为1197bp,国际上对该基因的功能没有报道。实验发现该基因的缺失能够使鞭毛介导的泳动能力丧失。鞭毛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的运动器官和重要的毒力因子,用铜绿假单胞菌鞭毛运动相关基因PA2950为新药靶点研制抗菌药物,为临床治疗和耐药防治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82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53482.4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外源核酸转化效率的方法,HGFI是一种灰树花真菌中产生的高表面活性蛋白,通过质粒DNA与HGFI的复配,提高利用外源核酸转化受体菌的效率。本方法大致可分为4步:1.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异源表达真菌疏水蛋白HGFI并纯化,获得纯度95%以上的HGFI蛋白,作为复配样品。2.将HGFI与质粒以固定比例10:1混合得到质粒浓度为10μg/mL的混合液。3.将混合液于30℃恒温培养箱中静置温浴1h。4.将处理后的质粒混合物以化学转化法转化入受体菌中。该转化方法使目前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工程菌大肠杆菌DH5α的转化率增加约60%,操作效率的提高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巨大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411722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16148.6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不同于传统的用于提取浓缩表面活性物质的泡沫分离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取浓缩、精馏纯化表面活性物质的泡沫精馏纯化方法。本方法大致可分为7步:1估测料液中目的组分和目的杂质的含量,2确定在目的组分耐受范围内目的组分表面活性最高的pH与温度T,3确定最高收集高度β和与之所对应的表观气速Q,4确定最低收集高度α,5定在高度α至高度β之间目的组分随高度变化的富集比和回收率,6根据1-5步所获数据并且根据产物的纯度要求设计纯化策略,对料液进行试纯化,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对纯化策略再次进行微调,7根据1-6步所确定的所有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经过本方法纯化后,我们可以获得目的组分的浓缩液,得到所需纯度的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27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3473.0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高效浮萍再生体系的建立。本发明涉及浮萍愈伤组织的快速诱导、继代培养及高效再生方法。以浮萍科浮萍属L.minor为材料,通过适宜比例的激素浓度,建立了浮萍快速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体系(图1a,b),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KNO3,MgSO4,H3BO4,L-Ser等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无激素体系使浮萍愈伤组织得到高效再生。浮萍的再生率在第11天可达到46.15%,14天达到86.67%(图1c),并且最终再生率可高达100%(图1d)。本项发明的成套浮萍组织培养与再生体系不仅高效,而且周期短、成本低,是浮萍生理生化、基因表达、遗传转化等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174464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38865.3
申请日:2011-02-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N5/04
Abstract: 完整叶绿体长时间离体培养方法。本发明分别以黄瓜、烟草和菠菜无菌苗子叶为材料,以柠檬酸、NaCl、Tris和EDTA为主要成分的叶绿体提取试剂,通过对植物材料的研磨、纱布过滤、差速离心等操作分离较完整的叶绿体(图1);以MnCl2、MgSO4、NaCl、山梨醇等为主要成分的培养试剂,对离体叶绿体进行液体培养。在体外培养长达20天左右,叶绿体仍然保持绿色且显微形态正常(图2),膜结构完整(图3)。离体培养两周内叶绿体经历分裂增值达到相对稳定的数量(图4)。对叶绿体离体转化和外源基因检测证明离体长时间培养的叶绿体内DNA没有发生降解(图5)。本发明可为叶绿体功能、遗传转化和细胞工程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便捷和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368185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52283.6
申请日:2008-10-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12N1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铜绿假单胞菌鞭毛运动能力相关基因PA5017。属于微生物生物技术领域。此基因大小为2700bp,目前国际上对该基因的功能尚没有报道。铜绿假单菌的鞭毛介导菌体的泳动(swimming motility)及蜂群运动(swarming motility),本实验发现该基因的失活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丧失泳动及蜂群运动能力。铜绿假单菌的鞭毛及其所介导的运动能力是该菌的重要的毒力因子及致病因素。对该基因的发现及研究有助于研究铜绿假单胞菌鞭毛的运动机制,揭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96625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27461.2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瓜离体叶绿体电转化方法。以黄瓜(Cucumis sativum)无菌子叶分离的叶绿体为材料,建立了在适宜体积和叶绿体浓度与表达载体比例下的黄瓜离体叶绿体电转化体系。转化后叶绿体经短时孵育、离心、DNase I消化后进行裂解,以提取的转化叶绿体DNA和RNA为模板进行PCR和RT-PCT鉴定,结果证明,叶绿体表达载体不仅能高效转入离体叶绿体中,而且在转录水平能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本发明克服了高等植物细胞内叶绿体转化周期长、技术难和成本高等难题,为高等植物叶绿体转化载体构建和关键元件的功能鉴定以及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工程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643741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70372.0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铜绿假单胞菌水解弹性蛋白能力相关基因PA5022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生物技术领域。此基因大小为3357bp,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序列1所示。目前国际上对该基因的功能尚没有确切报道。铜绿假单菌的弹性蛋白酶是一种锌金属蛋白酶,能够水解弹性蛋白,本发明发现PA5022基因的失活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水解弹性蛋白的能力降低。铜绿假单菌的弹性蛋白酶是该菌的重要的毒力因子及致病因素。对该基因的发现及研究有助于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弹性蛋白酶的合成与调控机制,揭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理,为预防和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280314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710060184.0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铜绿假单胞菌蹭行运动(twitching motility)相关基因PA1550。此基因具有如序列表序列1所示核苷酸序列,大小为540bp,目前国际上对此基因的功能尚无报道。实验发现,该基因失活后,细菌的蹭行运动能力明显减弱。蹭行运动是铜绿假单胞菌形成生物被膜的基础运动之一,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使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受力增加,用铜绿假单胞菌蹭行运动相关基因PA1550为新药靶点可以研制抗菌、抗生物被膜药物,该药物可应用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