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2705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810151625.6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表面构建环形凹槽的场局域增强器件,该场局域增强器件包括三层结构,即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由内向外逐层构成一同轴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包括两部分,表面带有环状凹槽的上半部分和表面光滑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位于圆锥形高度结构的1/2位置处,在圆锥形高度结构的1/2位置处沿第三层结构的外侧斜面往上构建有深度为d,周期为L,占空比为1:1的周期性环形凹槽。此结构可应用于超高密度集成光路,对实现纳米光子器件设计及其集成、新型光源、通信光纤的加工、微纳传感探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56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810140258.X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混合等离激元波导的场局域增强器件,该场局域增强器件包括三层结构,即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由内向外逐层构成一同轴圆锥形结构,三层结构分别为高折射率介质、低折射率介质和贵金属,当径向偏振光从圆锥底端垂直进入结构时,该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损耗,使得更多的光能向顶端传播,在顶端汇集并且在圆锥顶点有很强的电场增强效应,实现了更强的聚焦性能。此结构可应用于超高密度集成光路,对实现纳米光子器件设计及其集成、新型光源、通信光纤的加工、微纳传感探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2705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51625.6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表面构建环形凹槽的场局域增强器件,该场局域增强器件包括三层结构,即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由内向外逐层构成一同轴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包括两部分,表面带有环状凹槽的上半部分和表面光滑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位于圆锥形高度结构的1/2位置处,在圆锥形高度结构的1/2位置处沿第三层结构的外侧斜面往上构建有深度为d,周期为L,占空比为1:1的周期性环形凹槽。此结构可应用于超高密度集成光路,对实现纳米光子器件设计及其集成、新型光源、通信光纤的加工、微纳传感探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4556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40258.X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08 , G02B6/1226 , G02B6/126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混合等离激元波导的场局域增强器件,该场局域增强器件包括三层结构,即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由内向外逐层构成一同轴圆锥形结构,三层结构分别为高折射率介质、低折射率介质和贵金属,当径向偏振光从圆锥底端垂直进入结构时,该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损耗,使得更多的光能向顶端传播,在顶端汇集并且在圆锥顶点有很强的电场增强效应,实现了更强的聚焦性能。此结构可应用于超高密度集成光路,对实现纳米光子器件设计及其集成、新型光源、通信光纤的加工、微纳传感探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90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12964.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5G网络C波段用导热吸波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导热吸波材料AlN‑KH560/BN‑PDA/CIP是以片状的高性能CIP作为吸波基材、通过超声混合将复合导热陶瓷填料AlN‑KH560/BN‑PDA填充在片状羰基铁的空隙中形成,复合导热陶瓷填料AlN‑KH560/BN‑PDA是将利用KH560改性的AlN和利用盐酸多巴胺改性的BN超声复合后制备得到的;该导热吸波复合材料具有合适的阻抗匹配,具备吸收频带宽、吸收性能强、导热性能优良等优点,且其在1.3 mm厚度下的反射损耗峰值靠近3.5 GHz频段,可满足5G网络C波段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89759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83676.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5G移动通讯频段的耐腐蚀羰基铁/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羰基铁/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进行高温发蓝处理,高温发蓝温度为120~160℃,处理时间为1-5min,对发蓝后的材料进行冲洗去除表面发蓝剂,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备的耐腐蚀羰基铁/石墨烯复合吸波材料具有一定耐腐蚀性能以及优异阻抗匹配性能,不仅完全覆盖了中国5G移动通讯的频段。还可以通过腐蚀时间的不同对反射损耗峰的位置进行调控,达到在中国5G移动通讯的任意4个主频段上选择吸收干扰噪声的目的,提高基站和移动终端的信噪比,为其实际应用打下良好的机械特性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66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76388.5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1 , H01M4/139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柔性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三维碳基材料碳毛毡作为柔性骨架支撑,并对其进行表面预处理;(2)将处理后的碳毛毡充分浸润在金属盐溶液中,在一定的温度、添加剂和pH值条件下,在反应釜中溶剂热反应一定时间从而制备得到过渡金属氧化物/碳毛毡超柔性一体化负极。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参数可控性强,选用碳毛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柔性支撑材料,具有导电性好、原料易得、价格低廉等优点。制备得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碳毛毡超柔性一体化负极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柔韧性好,并兼具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8681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818014.9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A61B5/02 , A61B5/0245 , A61B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石墨烯的高灵敏柔性脉象检测探头,包括三维石墨烯弹性高分子复合体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三维石墨烯柔性高分子复合体粘合在PET薄膜上,三维石墨烯柔性高分子复合体两端设置有导线,导线通过银胶与三维石墨烯柔性高分子复合体连接。本发明提高了三维石墨烯检测弯曲形变的灵敏度,同时具有简单、耐用、成本低、操作方便、轻质、柔性等优点。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石墨烯的高灵敏柔性脉象检测探头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69028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699116.9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花状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SERS增强基底的应用,制备方法是:(1)配制氯金酸浓度为1~20 mM、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0-300 mM的水溶液;(2)加入不同体积浓度为10 mM的硝酸银溶液,反应0.5~5 min;(3)加入浓度为0.3 M的抗坏血酸溶液,反应0.5~5 min;(4)反应体系在4℃静置生长5~180 min后,离心和洗涤,得到的花状结构的金纳米颗粒形貌可控尺寸均一,可以用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增强基底。且该工艺耗时短、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31901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0330257.1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束调相调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通过微流道相互连接的功能内芯及驱动内芯,所述功能内芯与对称设置左、右盖片形成由调相腔及调向腔构成的功能腔,所述调相腔及调向腔内分别放置有互不相溶且折射率各异的三种液体材料,并通过液体材料分别组合构成调相液柱及调向液柱,本发明通过在驱动内芯左侧施加压力,改变第一、二液体在驱动腔内的填充比例,改变从左至右传播的光束相位差,完成调相;并通过控制调向腔内四块导电材料电极的电压,控制光束从左至右传播的方向,实现平面二维可调,完成调向。本发明组合调相及调向功能在同一装置中,解决了光学综合孔径共相难的问题,使其共相过程简化、减小共相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