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8596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020223.4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泰州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IPC: B23K2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钢复合板全透焊接方法。采用钒作为钛钢复合板复合界面的中间过渡层,实现钛钢复合板全焊透。钛钢复合板的焊接工序为钢基层的清理,钢基层的焊接,钢基层的焊缝清理和检验,中间过渡层的坡口清理,中间过渡层的焊接,中间过渡层焊缝的清理和检验,钛覆层的焊前清理,钛覆层的焊接,钛覆层的焊后清理和检验,焊缝接头力学性能测试。本发明可以实验钛钢复合板的全透焊接,焊缝接头没有无熔合现象,焊缝质量好,焊缝成型美观,解决了钛钢复合板焊接无法实现全焊透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85962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0223.4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泰州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IPC: B23K2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8/02 , B23K9/167 , B23K9/173 , B23K10/02 , B23K35/004 , B23K35/005 , B23K2103/04 , B23K21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钢复合板全透焊接方法。采用钒作为钛钢复合板复合界面的中间过渡层,实现钛钢复合板全焊透。钛钢复合板的焊接工序为钢基层的清理,钢基层的焊接,钢基层的焊缝清理和检验,中间过渡层的坡口清理,中间过渡层的焊接,中间过渡层焊缝的清理和检验,钛覆层的焊前清理,钛覆层的焊接,钛覆层的焊后清理和检验,焊缝接头力学性能测试。本发明可以实验钛钢复合板的全透焊接,焊缝接头没有无熔合现象,焊缝质量好,焊缝成型美观,解决了钛钢复合板焊接无法实现全焊透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69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506651.8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碳化钨与不锈钢异质增材结构及制造方法,该结构中每增材道、相邻增材道和相邻增材层均呈超硬铁基碳化钨与软质不锈钢区域交替分布。该增材制造方法采用同一等离子电弧,机器人PLC交替控制铁基碳化钨药芯和不锈钢实芯丝材的不同送丝时间、铁基碳化钨药芯丝材单增材道起始时刻、相邻层间单道起始时刻,实现每增材道、相邻道和相邻层均呈超硬铁基碳化钨与软质不锈钢区域交替分布的交替增材结构。本发明通过铁基碳化钨药芯丝材与不锈钢丝材的异质交替熔化,调整送丝时刻、时间与轨迹,实现了三维超硬铁基碳化钨增材区域与软质不锈钢增材区域交替分布的异质结构,达到超高硬度与高韧性的组合,突破超硬与软质材料增材实现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5346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10698183.7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测量螺柱焊过程中偏弧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启动偏弧检测传感器,传感装置由上接收石墨板、下接受石墨板和中间绝缘分隔带组成,拉弧时通过上接受石墨板的圆环形采集缝收集数据;绝缘分隔带将下接收石墨板的采集区域等分成8等份,当喷射的电弧扫过环形采集缝时,透过上接收石墨板的电流被被下接收石墨板接收,并将电流值通过分流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再被V/F变换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电弧电流采集这一过程;最后,将各区域的输出信号上传至控制协调计算机,得到各个区域的电流密度,以上区域中的未检测出电流密度即为发生偏弧区域;本发明的测量螺柱焊过程中偏弧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工艺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394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74584.6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强钢原位丝粉成分可调复合增材装置,该装置包括等离子弧产生机构、旁轴气粉传送机构、送丝机构和振动机构。旁轴气粉传送机构包括旁轴气粉罩,气粉罩内部加工有螺旋气粉槽,并且装有环形漏斗筛选器,下端装有可调孔径开关阀。本装置的枪体内采用设定振动和气流复合方式,实现多种预定合金粉末的定量开启、减速螺旋混合粉末、过筛均匀混合、均匀粉末送出枪体;通过振动和气流复合送粉及其等离子流力复合驱动,预定合金均匀混合粉末在枪体下方与设定送丝速率的常规丝材通过旁轴再复合送入熔池,在熔池搅拌力作用下增材制造成多元合金材料。本装置可根据不同需求在金属基不同区域增材出成分可调的复合材料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65346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698183.7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测量螺柱焊过程中偏弧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启动偏弧检测传感器,传感装置由上接收石墨板、下接受石墨板和中间绝缘分隔带组成,拉弧时通过上接受石墨板的圆环形采集缝收集数据;绝缘分隔带将下接收石墨板的采集区域等分成8等份,当喷射的电弧扫过环形采集缝时,透过上接收石墨板的电流被被下接收石墨板接收,并将电流值通过分流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再被V/F变换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电弧电流采集这一过程;最后,将各区域的输出信号上传至控制协调计算机,得到各个区域的电流密度,以上区域中的未检测出电流密度即为发生偏弧区域;本发明的测量螺柱焊过程中偏弧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工艺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231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76661.3
申请日:2018-12-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167 , B23K9/173 , B23K9/32 , B23K10/027 , B23P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减材协同制造方法,该方法为:利用CAD进行模型建立,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增材轨迹;接通电源,安装清理基板,增材机器人在基板正面进行增材;基板进行180°翻转;增材机器人在基板正面进行增材,减材机器人在基板背面进行减材,并用气枪进行空冷,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基板背面温度;完成增减材加工以及背面冷却后再次进行翻转;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增材制造。本发明所述制造方法中,增材制造与减材加工协同进行并实时监测控制基板温度,大大减少了基板热变形、提高了所得增材结构件的成形精度与质量、缩短了电弧增材的制造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95140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291854.4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B23K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子束热丝熔丝增材制造的工艺装置,该装置包括:电子枪,该电子枪包括产生电子束的灯丝、灯丝下方的阴极、阴极下方的栅极、栅极下方的阳极、阳极下方的聚焦线圈以及聚焦线圈下方的偏转线圈,该电子枪置于电子枪真空室中;所述的电子枪真空室置于真空成形室顶部,并通过电子气阀实现与真空成形室相连通以及隔绝;所述的电阻加热系统包括置于真空室中工作平台上的大厚度基板、可以实现升温的电阻丝和电阻丝加热控制装置,用于温度测量的热电偶。本发明的装置实现零件良好的表面成型以及微观组织的均匀性。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改变材料内部应力分布,减少基板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42502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23002.8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CMT增材制造复合材料构件的方法,涉及快速成型领域。具体是:以陶瓷为增强材料,配合在金属外壳中,并复合至CMT增材制造形成的具有凹槽结构的构件中,制造复合材料构件。本发明利用CMT增材制造复合材料构件,提高构件性能以满足在生产中的多种要求,并可以有效的提高构件的抗冲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680770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5151.3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电流密度的差分测量方法及装置,以电弧在电流传感器上进行周期性扫描,电流传感器上装有上接收铜板,在上接收铜板中心加工细缝,每次扫描过程当中电弧的扫描方向均与细缝方向平行,透过细缝的电流信号由电流传感器接收并导出,用于采集和存储。本发明采取细缝代替原有分裂阳极法中并列的两个阳极,从而在扫描方向上提高了测量精度,有效防止了电弧在两个阳极之间移动过程中出现的漏检及突变等缺陷,本发明不需要对电弧斑点的形状进行假设,从而解决了电弧斑点静态动态尺寸差异性的问题,可以准确的测量非圆形电弧电流密度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