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1819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256626.4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61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架桥事故清障轨道车,包括驾驶室、报警装置、机械臂、旋转平台和行驶装置,所述行驶装置中有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和底盘,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均安装在底盘上,底盘横向中心线上设有前后四个行驶车轮,其中前轮为驱动轮,底盘前后车轮的两侧为固定装置。底盘安装有控制载物平台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载物平台上有横向放置的滑道,可控制机械臂的滑动。机械臂通过液压机构连接,可控制其长度及高度,机械臂前段装有液压抬杆,可抬起事故车辆并将其移至载物平台上。此清障车安装在高架桥一侧,在高架桥发生事故造成道路交通堵塞时,该车能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及时清理事故车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50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6591.4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E04H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立体化公交站台。包括站台主体与站台主体下方的非机动车地下通道。所述立体站台将原有站台旁边的非机动车道变为站台本体的一部分,使得站台直接与人行道相连,横向拓宽站台的空间,在不过多占用城市空间的前提下,扩大了站台的物理尺寸,提高了站台的容纳能力与服务等级。本发明的立体站台将原有非机动车道以地下通道的形式引入所述立体站台的下方,使经过站台的非机动车在公交站台下方的通道行驶,同时由于站台直接与人行道相连,乘客无需穿过非机动车道,即可直接从人行道进入站台候车。实现了在空间上将上下车乘客、非机动车进行有效分离。缓解了现有三块板道路公交站台普遍存在的公交乘客与非机车冲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575065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27381.1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66C15/00
Abstract: 轨行式起重机动态防风装置,包括监测组件、触发组件、传力组件和缓冲组件,监测组件连接触发组件,触发组件设置在起重机台车上,缓冲组件设置在起重机下横梁与大车锚定装置上,传力组件与触发组件和缓冲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以上组件,在突发性阵风下起重机被吹动至一定速度且阵风持续加速,已有的铁鞋夹轨器等防风装置无法作用情况下,实现起重机的安全平稳制动,由起重机台车车轮自身轮压提供正压力,通过变滚动为滑动,以及添加摩擦材料提高接触面摩擦系数,节省了能源,调高了防风等级;本发明的缓冲组件使得在不同等级风力作用时制动平缓,保证各部件力学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防风可靠性,并保证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1819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56626.4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61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架桥事故清障轨道车,包括驾驶室、报警装置、机械臂、旋转平台和行驶装置,所述行驶装置中有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和底盘,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均安装在底盘上,底盘横向中心线上设有前后四个行驶车轮,其中前轮为驱动轮,底盘前后车轮的两侧为固定装置。底盘安装有控制载物平台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载物平台上有横向放置的滑道,可控制机械臂的滑动。机械臂通过液压机构连接,可控制其长度及高度,机械臂前段装有液压抬杆,可抬起事故车辆并将其移至载物平台上。此清障车安装在高架桥一侧,在高架桥发生事故造成道路交通堵塞时,该车能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及时清理事故车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44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6594.8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提出一种满足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要求的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包括跨坐式单轨和悬挂式单轨以及复合式的条形轨道梁体。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以跨坐式单轨为模板,所述的悬挂式单轨以空中轨道列车为模板,轨道梁支柱形式为倒L型。由于在一条线路上将跨坐式单轨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复合,采用上跨下挂的形式,共用线路上的支柱,不仅可以支持两辆列车往同一方向行驶,甚至也支持两辆列车在同一条单轨上往相反的方向行驶,轨道使用率变高,属于资源高效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又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减少建造周期与成本,对日照的影响要小得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75065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027381.1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66C15/00
Abstract: 轨行式起重机动态防风装置,包括监测组件、触发组件、传力组件和缓冲组件,监测组件连接触发组件,触发组件设置在起重机台车上,缓冲组件设置在起重机下横梁与大车锚定装置上,传力组件与触发组件和缓冲组件连接。本发明通过以上组件,在突发性阵风下起重机被吹动至一定速度且阵风持续加速,已有的铁鞋夹轨器等防风装置无法作用情况下,实现起重机的安全平稳制动,由起重机台车车轮自身轮压提供正压力,通过变滚动为滑动,以及添加摩擦材料提高接触面摩擦系数,节省了能源,调高了防风等级;本发明的缓冲组件使得在不同等级风力作用时制动平缓,保证各部件力学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防风可靠性,并保证平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75066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10027382.6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轨行式起重机的动态防风制动压轨器,包括启动装置、监测装置,还设有液压机构和压轨钢块,液压机构与压轨钢块相连,带动压轨钢块压住起重机轨道。本发明利用压轨钢块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满足起重机工作状态下突发阵风引起的制动需求,以及非工作状态下的防风要求。与传统的夹轨器相比,本发明的压轨钢块和轨道的接触面大,可以减少对轨道的损害,设有缓冲装置缓冲压轨钢块对轨道的冲击;与传统的顶轨器相比,能实时随起重机一起在轨道上滑行,不影响起重机的正常运行;不遇大风的一般工作环境中仅使用安装在起重机高速轴上的制动器即可制动;遇大风时,本发明制动压轨器与起重机本身制动器同时作用,可以实现有效动态防风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44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256594.8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提出一种满足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要求的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包括跨坐式单轨和悬挂式单轨以及复合式的条形轨道梁体。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以跨坐式单轨为模板,所述的悬挂式单轨以空中轨道列车为模板,轨道梁支柱形式为倒L型。由于在一条线路上将跨坐式单轨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复合,采用上跨下挂的形式,共用线路上的支柱,不仅可以支持两辆列车往同一方向行驶,甚至也支持两辆列车在同一条单轨上往相反的方向行驶,轨道使用率变高,属于资源高效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又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减少建造周期与成本,对日照的影响要小得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75066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27382.6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轨行式起重机的动态防风制动压轨器,包括启动装置、监测装置,还设有液压机构和压轨钢块,液压机构与压轨钢块相连,带动压轨钢块压住起重机轨道。本发明利用压轨钢块和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满足起重机工作状态下突发阵风引起的制动需求,以及非工作状态下的防风要求。与传统的夹轨器相比,本发明的压轨钢块和轨道的接触面大,可以减少对轨道的损害,设有缓冲装置缓冲压轨钢块对轨道的冲击;与传统的顶轨器相比,能实时随起重机一起在轨道上滑行,不影响起重机的正常运行;不遇大风的一般工作环境中仅使用安装在起重机高速轴上的制动器即可制动;遇大风时,本发明制动压轨器与起重机本身制动器同时作用,可以实现有效动态防风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566199B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910027385.X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涡卷弹簧制动缓冲器,主要应用于起重运输机械等行业的电机设备中,其包括中心旋转装置,中心旋转装置由高速轴、外筒和两个圆盘组成,圆盘均固定在高速轴上,外筒设置在两圆盘之间,外筒与高速轴同心且分离并绕高速轴轴心转动,两个制动瓦片分别位于外筒的两侧,所述的外筒内部还设有两个内筒,两个内筒并排放置,且两个内筒与高速轴同心且分离并绕高速轴轴心转动,内筒通过棘轮单向卡死在高速轴上,内筒与外筒之间用涡卷弹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制动缓冲器不需要人为改变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它同时具有正常工作制动功能与防风制动功能,克服了设备作业中减速停车制动要制动力矩小与防风制动要制动力矩大的矛盾,将两种功能合二为一,既避免制动时产生较大冲击,又能满足防风制动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