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事故清障轨道车

    公开(公告)号:CN103318199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256626.4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架桥事故清障轨道车,包括驾驶室、报警装置、机械臂、旋转平台和行驶装置,所述行驶装置中有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和底盘,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均安装在底盘上,底盘横向中心线上设有前后四个行驶车轮,其中前轮为驱动轮,底盘前后车轮的两侧为固定装置。底盘安装有控制载物平台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载物平台上有横向放置的滑道,可控制机械臂的滑动。机械臂通过液压机构连接,可控制其长度及高度,机械臂前段装有液压抬杆,可抬起事故车辆并将其移至载物平台上。此清障车安装在高架桥一侧,在高架桥发生事故造成道路交通堵塞时,该车能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及时清理事故车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新型高架桥事故清障轨道车

    公开(公告)号:CN10331819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56626.4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架桥事故清障轨道车,包括驾驶室、报警装置、机械臂、旋转平台和行驶装置,所述行驶装置中有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和底盘,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均安装在底盘上,底盘横向中心线上设有前后四个行驶车轮,其中前轮为驱动轮,底盘前后车轮的两侧为固定装置。底盘安装有控制载物平台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载物平台上有横向放置的滑道,可控制机械臂的滑动。机械臂通过液压机构连接,可控制其长度及高度,机械臂前段装有液压抬杆,可抬起事故车辆并将其移至载物平台上。此清障车安装在高架桥一侧,在高架桥发生事故造成道路交通堵塞时,该车能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及时清理事故车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复合式单轨公共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8744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6594.8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提出一种满足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要求的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包括跨坐式单轨和悬挂式单轨以及复合式的条形轨道梁体。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以跨坐式单轨为模板,所述的悬挂式单轨以空中轨道列车为模板,轨道梁支柱形式为倒L型。由于在一条线路上将跨坐式单轨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复合,采用上跨下挂的形式,共用线路上的支柱,不仅可以支持两辆列车往同一方向行驶,甚至也支持两辆列车在同一条单轨上往相反的方向行驶,轨道使用率变高,属于资源高效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又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减少建造周期与成本,对日照的影响要小得多等优点。

    复合式单轨公共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8744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256594.8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提出一种满足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要求的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包括跨坐式单轨和悬挂式单轨以及复合式的条形轨道梁体。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以跨坐式单轨为模板,所述的悬挂式单轨以空中轨道列车为模板,轨道梁支柱形式为倒L型。由于在一条线路上将跨坐式单轨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复合,采用上跨下挂的形式,共用线路上的支柱,不仅可以支持两辆列车往同一方向行驶,甚至也支持两辆列车在同一条单轨上往相反的方向行驶,轨道使用率变高,属于资源高效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又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减少建造周期与成本,对日照的影响要小得多等优点。

    新型高架桥事故清障轨道车

    公开(公告)号:CN203419138U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20368175.9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架桥事故清障轨道车,包括驾驶室、报警装置、机械臂、旋转平台和行驶装置,所述行驶装置中有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和底盘,驱动机构、控制及旋转系统均安装在底盘上,底盘横向中心线上设有前后四个行驶车轮,其中前轮为驱动轮,底盘前后车轮的两侧为固定装置。底盘安装有控制载物平台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载物平台上有横向放置的滑道,可控制机械臂的滑动。机械臂通过液压机构连接,可控制其长度及高度,机械臂前段装有液压抬杆,可抬起事故车辆并将其移至载物平台上。此清障车安装在高架桥一侧,在高架桥发生事故造成道路交通堵塞时,该车能在较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及时清理事故车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892132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025305.3

    申请日:2014-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G7/08

    Abstract: 一种车辆振动能量回收发电系统,包括推杆、齿轮齿条箱、齿轮轴、棘轮机构、动力输出轴、万向传动装置、少齿差行星齿轮机构、速差离合器、发电机、整流器;推杆上端与车架相连,下端插入齿轮齿条箱中;齿轮齿条箱下端与车桥相连,其中的齿轮与棘轮机构分别装在推杆下端的齿轮轴和动力输出轴上;棘轮机构包括棘轮、棘爪与棘爪固定轮,且两个棘轮内齿反向安装,以实现动力输出轴单向连续转动;当车辆行驶时,车桥相对车架的上下运动使齿条带动齿轮与棘轮转动,并将此运动通过动力输出轴、万向传动装置、少齿差行星齿轮机构与速差离合器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将此动能转变成电能,并经整流器整流后输给外电路,实现振动能量的回收发电。

    复合式单轨公共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601274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368231.9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提出一种满足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要求的复合式单轨公共交通系统,组成包括跨坐式单轨和悬挂式单轨以及复合式的条形轨道梁体和轨道梁支柱。所述的跨坐式单轨列车以跨坐式单轨列车为模板,所述的悬挂式单轨列车以空中轨道列车为模板,轨道梁支柱形式为倒L型。由于在一条线路上将跨坐式单轨与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复合,采用上跨下挂的形式,共用线路上的支柱,不仅可以支持两辆列车往同一方向行驶,甚至也支持两辆列车在同一条单轨上往相反的方向行驶,轨道使用率变高,属于资源高效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同时又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减少建造周期与成本,对日照的影响要小得多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