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FM-IR检测微纳米粗糙的铜箔表面有机物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98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3883.2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用AFM‑IR检测微纳米粗糙的铜箔表面有机物分布的方法,应用基于原子力显微成像‑红外光谱技术对PCB用铜箔表面任意一点进行红外光谱全谱扫描,获取铜箔表面吸附的硅烷偶联剂的红外特征吸收谱图,选择谱图中的硅烷偶联剂强度最大的特征峰作为AFM‑IR的红外检测波长,然后用这一检测波长对5μm×5μm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取该区域内的硅烷偶联剂的信号强度分布数据,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生成铜箔表面硅烷偶联剂的三维立体分布图像,表征硅烷偶联剂的空间分布状态。

    用AFM-IR检测微纳米粗糙的铜箔表面有机物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980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513883.2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用AFM‑IR检测微纳米粗糙的铜箔表面有机物分布的方法,应用基于原子力显微成像‑红外光谱技术对PCB用铜箔表面任意一点进行红外光谱全谱扫描,获取铜箔表面吸附的硅烷偶联剂的红外特征吸收谱图,选择谱图中的硅烷偶联剂强度最大的特征峰作为AFM‑IR的红外检测波长,然后用这一检测波长对5μm×5μm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取该区域内的硅烷偶联剂的信号强度分布数据,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生成铜箔表面硅烷偶联剂的三维立体分布图像,表征硅烷偶联剂的空间分布状态。

    一种生物杀菌塑料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8505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511008566.X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杀菌塑料,该生物杀菌塑料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得:将生物活性抗菌分子溶于水中,配制成混合溶液体系,向该体系中加入聚合物纳米粒子,混合均匀后抽干,并将其放入模具中,室温条件下压制,即制得生物杀菌塑料。优点为本发明通过以聚合物纳米粒子为载体,在室温条件下(0~40℃)复合天然生物活性抗菌分子,从而制得一种生物杀菌塑料,该塑料具备良好的杀菌活性、缓释特性、不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无害;同时,其制备方法简单、环保,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物抗菌分子体系及各种高分子体系。

    一种生物杀菌塑料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8505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1008566.X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5/06 C08L27/06 C08L89/00 C08L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杀菌塑料,该生物杀菌塑料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得:将生物活性抗菌分子溶于水中,配制成混合溶液体系,向该体系中加入聚合物纳米粒子,混合均匀后抽干,并将其放入模具中,室温条件下压制,即制得生物杀菌塑料。优点为本发明通过以聚合物纳米粒子为载体,在室温条件下(0~40℃)复合天然生物活性抗菌分子,从而制得一种生物杀菌塑料,该塑料具备良好的杀菌活性、缓释特性、不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无害;同时,其制备方法简单、环保,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物抗菌分子体系及各种高分子体系。

    一种在PCB用铜箔表面涂覆硅烷偶联剂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1079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514123.3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PCB用铜箔表面涂覆硅烷偶联剂的工艺通过对涂覆在PCB用铜箔表面偶联剂层的热处理,使其形成与金属表面化学结合的内层和附着的物理吸附的外层,再利用乙醇/水混合溶剂对其进行洗涤,洗去多余的物理吸附的偶联剂。在热处理和洗涤二道工序过程中,用AFM‑IR检测偶联剂在粗糙面上的空间立体分布,用XPS检测金属表面硅含量的变化,使得铜箔表面的偶联剂用量适当而又分布均匀,避免了在PCB板材界面局部区域堆砌大量的高介电常数的硅羟基化合物,有利于提高PCB板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介电性质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