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锂金属表面产生锂枝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63241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711308133.5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锂金属表面产生锂枝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锰盐晶体溶于含有锂盐以及有机溶剂的电解液,得到含锰离子的电解液,其中,锰盐晶体为硝酸锰、醋酸锰和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高氯酸锂或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将光滑的锂金属表面与含锰离子的电解液接触,直至锂金属表面形成亮黑色膜。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抑制锂枝晶的产生,处理后的锂金属作为电极时,其循环性能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一种生物杀菌塑料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8505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511008566.X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杀菌塑料,该生物杀菌塑料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得:将生物活性抗菌分子溶于水中,配制成混合溶液体系,向该体系中加入聚合物纳米粒子,混合均匀后抽干,并将其放入模具中,室温条件下压制,即制得生物杀菌塑料。优点为本发明通过以聚合物纳米粒子为载体,在室温条件下(0~40℃)复合天然生物活性抗菌分子,从而制得一种生物杀菌塑料,该塑料具备良好的杀菌活性、缓释特性、不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无害;同时,其制备方法简单、环保,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物抗菌分子体系及各种高分子体系。

    一种基于嵌锂石墨的可充放锂离子氧气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4113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510404087.3

    申请日:2015-07-10

    Inventor: 何平 周豪慎 李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嵌锂石墨的可充放锂离子氧气电池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锂化石墨电极材料,然后以锂化石墨为负极材料,super‑p为正极材料,通过气孔与空气接触制成锂离子氧气电池。本发明中用嵌锂的石墨电极代替锂片,电解液会在石墨表层形成一层固体电解质膜,可以有效隔绝锂片与电解液的接触,从而防止枝晶的产生;另一方面,在锂离子转移过程中,石墨骨架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使得负极结构相对稳定,循环性也大大提高,解决了锂溶解以及锂片变薄的问题,锂化石墨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得到大大提高,且由锂化石墨电极作为负极所装成的锂离子氧气电池充放电性能较佳。

    一种生物杀菌塑料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8505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1008566.X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5/06 C08L27/06 C08L89/00 C08L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杀菌塑料,该生物杀菌塑料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得:将生物活性抗菌分子溶于水中,配制成混合溶液体系,向该体系中加入聚合物纳米粒子,混合均匀后抽干,并将其放入模具中,室温条件下压制,即制得生物杀菌塑料。优点为本发明通过以聚合物纳米粒子为载体,在室温条件下(0~40℃)复合天然生物活性抗菌分子,从而制得一种生物杀菌塑料,该塑料具备良好的杀菌活性、缓释特性、不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无害;同时,其制备方法简单、环保,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物抗菌分子体系及各种高分子体系。

    大型分析仪器网络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1574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10030755.5

    申请日:2009-04-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大型分析仪器网络认证方法,是实现大型分析仪器进行统一的网络化管理,并使用户按操作权限进行使用的一种技术方案,通过对仪器厂商提供的分析测试软件进行PE注入等方式加壳处理,使其必须通过用户验证才可运行,用户验证由服务器的WEB服务提供,同时有后台监控模块进行用户操作过程记录,用户使用记录会自动上传至服务器,并可上传测试报告及测试数据,用户可通过登录服务器查询仪器的即时使用状态、个人历史使用记录,并可下载测试数据。本发明主要用于大型仪器共享过程中用户操作权限及用户测试数据的统一管理,用户的所有操作均有客观的数据记录,避免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影响,通用性好,监控细致,成本低,具有高效性、经济性和可推广性。

    溶液三甲基铟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10428A

    公开(公告)日:2003-04-16

    申请号:CN02138166.6

    申请日:2002-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三甲基铟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选择芳香醛或芳香酮与五个碳以上的伯胺或五个碳以上的脂肪醛或酮与伯胺,通过缩水反应形成席夫碱;在低沸点的溶剂中,加入三甲基铟,搅拌并加热使其溶解,然后加入席夫碱,在室温下搅拌;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席夫碱与三甲基铟的配合物;将得到的席夫碱与三甲基铟的配合物在室温中时行混合,实现固体三甲基铟的液化。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席夫碱与三甲基铟作用,生成三甲基铟的室温下为液体的席夫碱配合物,得到的三甲基铟席夫碱配合物对固体三甲基铟具有很好的液化能力。

    溶液镁源的制备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99006A

    公开(公告)日:2003-02-26

    申请号:CN02138168.2

    申请日:2002-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镁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固体二茂镁或二甲基二茂镁加入沸点在110℃以下的有机溶剂中,搅拌成均相;在搅拌下滴加9个碳以上的烷烃成9个碳以上的第三胺或芳香醛或芳香酮与5个碳以上的伯胺或5个碳以上的脂肪碳或酮与伯胺形成的席夫碱;继续加热搅拌,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溶液镁源。本发明的优点是:选用9个碳以上的烷烃或9个碳以上的第三胺或芳香醛或芳香酮与五个碳以上的伯胺或五碳以上的脂肪醛或酮与伯胺形成的席夫碱,发现对固体二茂镁或二甲基二茂镁具有良好的液化能力,通常1份的溶剂能使3份以上的二茂镁或二甲基二茂镁完全液化。

    溶液镁源的制备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3072C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02138168.2

    申请日:2002-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镁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固体二茂镁或二甲基二茂镁加入沸点在110℃以下的有机溶剂中,搅拌成均相;在搅拌下滴加9个碳以上的烷烃成9个碳以上的第三胺或芳香醛或芳香酮与5个碳以上的伯胺或5个碳以上的脂肪碳或酮与伯胺形成的席夫碱;继续加热搅拌,在减压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溶液镁源。本发明的优点是:选用9个碳以上的烷烃或9个碳以上的第三胺或芳香醛或芳香酮与五个碳以上的伯胺或五碳以上的脂肪醛或酮与伯胺形成的席夫碱,发现对固体二茂镁或二甲基二茂镁具有良好的液化能力,通常1份的溶剂能使3份以上的二茂镁或二甲基二茂镁完全液化。

    无氧三烷基镓的制备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10429A

    公开(公告)日:2003-04-16

    申请号:CN02138167.4

    申请日:2002-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氧三烷基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将有机叔胺、镓镁混合物置于反应容器中,排除体系中的空气并充入惰性气体;在搅拌、加热下,加入卤代烷,加完后继续搅拌至反应充分;或加入烃类溶剂,在搅拌、加热下,加入卤代烷,加完后继续搅拌至反应充分;在减压下除去过量的有机叔胺及溶剂和挥发性物质,常压或减压蒸馏得到三烷基镓与胺的混合物,或直接进行配合物解配,得到三烷基镓。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有机叔胺作为无氧辅助试剂的条件下,在其他金属的辅助下,可以实现卤代甲烷与金属镓的直接作用,生成三烷基镓。产率在30%以上。该方法实现了三烷基镓化合物的无氧制备,操作简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