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4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91968.1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封行作物行间路径间距的测量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农业装备顶部设置的第一深度相机和两个前轮处设置的两个第二深度相机,分别采集不同视角的作物图像信息,其中两个第二深度相机的视野与第一深度相机存在重叠;分别提取第二深度相机的两个第二图像中土壤与作物的分界线,进而确定出对应前轮的行进路线;根据第二深度相机与第一深度相机间的位置关系,将两个第二图像中行进路线的起点分别映射于第一深度相机的第一图像中;计算映射在第一深度相机中的两个起点的距离。本方法测量准确率高、稳定性强,可用于作物生长中后期行间作业的路径计算与导航指引,方便农业装备根据所测距离及时调整轮距,实现灵活高效地自主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7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251321.9
申请日:2024-09-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摩擦混合风力发电机,包括用于受风力作用而输出转矩的接收装置和受所述转矩作用而产生电能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外壳、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转轴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转子、导电摩擦片、第一定子、第二转子、第二定子和摩擦耦合器;所述导电摩擦片、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转子和摩擦耦合器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转子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且能够与所述摩擦耦合器形成连接以传递转矩。本发明能够根据风速的大小自动切换发电模式,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607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85995.9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旱田通用的大田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机器人,属于作物表型信息感知技术领域。解决人工采集获取作物表型信息的方法存在很多局限性,制约了表型组学的发展的问题。包括车轮组件、机体组件、姿态调节组件和旋转组件,机体组件的上部通过旋转组件与姿态调节组件建立连接,旋转组件用于使姿态调节组件转动,机体组件的下部设置车轮组件,机体组件用于调节车轮组件的间距,姿态调节组件端部安装传感器。本发明通过简易操作可变动结构,实现水旱田通用,装置稳定,通过车轮间距调节适应多种作物行距,旱田水田无法通用,通过多自由度调节扩大传感器检测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2464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182987.9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宽高可调型通用农业机器人移动平台,属于农机技术领域。解决农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包括车轮套件、横梁、侧边支架、机架平台、轮距调节装置和电动推杆装置,两个侧边支架设置在机架平台两侧,两个侧边支架上部通过横梁连接,侧边支架的两端设置有车轮套件,两个侧边支架之间设置有机架平台,侧边支架与轮距调节装置通过电动推杆装置连接,机架平台与轮距调节装置连接。本发明能够灵活的调节离地间隙,以适应农业作物全生长周期过程中的体积和冠层高度变化,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使得农业机器人能够适应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42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04305.6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H04N23/957 , H04N23/958 , H04N25/11 , H04N25/705 , H04N13/204 , G01B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谱深度相机,包括:组合分光系统、多光谱成像模块、深度成像模块、精密镜头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组合分光系统,包括二向色镜,设置于光路中,用于将入射光线分为两路,分别导向主RGB传感器和多光谱成像模块;多光谱成像模块,包括特制马赛克滤光片和图像传感器;深度成像模块,包括主RGB传感器和辅助RGB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设置在多光谱成像模块与深度成像模块之后,接收多光谱成像模块与深度成像模块输出的图像电信号。本发明的优势与益处在于能够准确、快速、实时的将多光谱信息与深度信息融合,很好地解决了独立传感器分别获取多光谱信息与深度信息之后的图像配准融合处理较为复杂、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51321.9
申请日:2024-09-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摩擦混合风力发电机,包括用于受风力作用而输出转矩的接收装置和受所述转矩作用而产生电能的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外壳、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转轴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转子、导电摩擦片、第一定子、第二转子、第二定子和摩擦耦合器;所述导电摩擦片、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转子和摩擦耦合器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转子转动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且能够与所述摩擦耦合器形成连接以传递转矩。本发明能够根据风速的大小自动切换发电模式,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3104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160757.7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6T7/10 , G01B11/24 , G01B11/28 , G01B11/26 , G01N21/84 , G01N21/25 , G06T7/50 , G06T7/9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接触式大豆单叶片外部表型参数与光谱修正方法,包括:S1、建立大豆叶片实例分割数据库;S2、获取大豆叶片的RGB信息,深度信息,与多光谱信息;S3、获取单叶多光谱图像;同时获取每个叶片对应的深度信息,多光谱信息;S4、根据大豆单叶的RGB信息,深度信息计算其叶片外部表型参数并利用外部表型参数修正光谱信息作为最终光谱修正结果。本发明利用深度相机获取置植株盆栽外部参数,避免了繁杂的建模过程,节省了时间,减少了计算量。同时光谱修正算法可以修正角度对光谱的影响,不再需要手持仪器夹持,大大提高了效率,对表型获取以及育种有着提高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48932.1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原位自动检测机器人以及土壤原位检测方法,包括机器人底盘以及安装在机器人底盘上的土壤超声辅助钻削系统、土壤原位检测系统、横移部件、定位导航系统、工控机。机器人底盘设有前后两对扭矩单独分配的差速轮;土壤超声辅助钻削系统设有超声辅助钻削机械臂,旋转的钻削机械臂叠加超声机械振动对土壤实施土壤超声钻削操作;土壤原位检测系统设有升降机、土壤原位检测机械臂、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系统及多种土壤传感器;土壤超声辅助钻削系统和土壤原位检测系统均安装在滑块上;定位导航系统包括导航定位系统以及避障系统。本发明机器人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及多种土壤传感器结合,实现不同深度土壤的信息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91310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60757.7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6T7/10 , G01B11/24 , G01B11/28 , G01B11/26 , G01N21/84 , G01N21/25 , G06T7/50 , G06T7/9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接触式大豆单叶片外部表型参数与光谱修正方法,包括:S1、建立大豆叶片实例分割数据库;S2、获取大豆叶片的RGB信息,深度信息,与多光谱信息;S3、获取单叶多光谱图像;同时获取每个叶片对应的深度信息,多光谱信息;S4、根据大豆单叶的RGB信息,深度信息计算其叶片外部表型参数并利用外部表型参数修正光谱信息作为最终光谱修正结果。本发明利用深度相机获取置植株盆栽外部参数,避免了繁杂的建模过程,节省了时间,减少了计算量。同时光谱修正算法可以修正角度对光谱的影响,不再需要手持仪器夹持,大大提高了效率,对表型获取以及育种有着提高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071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7258.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驱线控的模块化伸缩型软体机械臂,属于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解决采用单一驱动方式的柔性关节,难以同时实现柔性关节的伸缩和姿态调整功能,而且采用组合驱动方式的柔性关节体积较大,需要较为复杂的外部辅助系统,难以组合使用的问题。包括驱动安装底座、波纹管、绳索和法兰,所述波纹管、若干绳索的两端设置有驱动安装底座和法兰,改变绳索的长度实现波纹管的角度调节,改变气调节波纹管内气压实现硅胶波纹管伸长或缩短。利用绳索驱动和充气驱动相结合的混合驱动模式,可同时实现伸缩、角度等姿态调节,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廉,通过串联或并联连接易于实现多功能组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