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59560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12311.8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无级变速器双排行星齿轮系汇流机构。该机构的发明特征在于:发动机动力首先通过液压传动系统及机械传动系统分流,通过液压动力输入轴(24)与机械动力输入轴(14),再经前、后双排行星齿轮将动力汇流输出。输出是通过双联齿轮(1)和双联齿轮(15)独立向外输出动力。该机构前、后排行星齿轮组的各部的润滑是经行星齿轮轴销内部油道,通过双联齿轮(1)、(15)中部内凹的滑动轴承处压力润滑油来实现的,以保证行星齿轮系内部的良好散热及润滑。无级变速是通过切换前、后排行星齿轮系的输出方式,用以实现在不同区段高效、连续地无级变速。
-
公开(公告)号:CN102619924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16446.1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磁路结构、活塞杆、导向座和工作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结构中活塞分为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内部均开有两段圆弧形缝隙,将其作为阻尼通道,每个缝隙开口夹角为150°,缝隙接口处选用不导磁材料,通过焊接将两段缝隙联接,励磁线圈固嵌于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线圈架上,形成单级激励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励磁线圈通过活塞杆、活塞、阻尼通道、工作缸形成闭合磁回路,于阻尼通道处产生磁场。另外,通过对导向座、活塞杆密封结构和出线孔密封结构的改进,简化了减振器结构,增强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减振器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59567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09222.8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F16H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拉机全自动无级变速器。其发明特征在于,发动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首先进行分流,分配给机械传动部分及液压传动部分。再经前、后两组行星齿轮排(4)、(5)汇流,通过对液压系统及执行元件的流量、转速及旋向控制,实现在各个区段间的连续无极变速。该变速箱有以下特点:能自动适应负荷,实现无级调速,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该新型无级变速传动装置集机械式和液压式变速器的优点,与普通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相比,具有传递功率大,效率高等特点。更有利于提高拖拉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326946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392393.7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无级变速器双排行星齿轮系汇流机构。该机构的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发动机动力首先通过液压传动系统及机械传动系统分流,通过液压动力输入轴(24)与机械动力输入轴(14),再经前、后双排行星齿轮将动力汇流输出。输出是通过双联齿轮(1)和双联齿轮(15)独立向外输出动力。该机构前、后排行星齿轮组的各部的润滑是经行星齿轮轴销内部油道,通过双联齿轮(1)、(15)中部内凹的滑动轴承处压力润滑油来实现的,以保证行星齿轮系内部的良好散热及润滑。无级变速是通过切换前、后排行星齿轮系的输出方式,用以实现在不同区段高效、连续地无级变速。
-
公开(公告)号:CN202510651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20388095.0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F16H4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拉机全自动无级变速器。其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发动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首先进行分流,分配给机械传动部分及液压传动部分。再经前排行星齿轮组(4)或后排行星齿轮组(5)汇流,通过对液压系统及执行元件的流量、转速及旋向控制,实现在各个区段间的连续无极变速。该变速器有以下特点:能自动适应负荷,实现无级调速,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该新型无级变速传动装置集机械式和液压式变速器的优点,与普通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相比,具有传递功率大,效率高等特点。更有利于提高拖拉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597575U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20168356.2
申请日:2012-04-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磁路结构、活塞杆、导向座和工作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结构中活塞分为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内部均开有两段圆弧形缝隙,将其作为阻尼通道,每个缝隙开口夹角为150°,缝隙接口处选用不导磁材料,通过焊接将两段缝隙联接,励磁线圈固嵌于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间的线圈架上,形成单级激励流动模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励磁线圈通过活塞杆、活塞、阻尼通道、工作缸形成闭合磁回路,于阻尼通道处产生磁场。另外,通过对导向座、活塞杆密封结构和出线孔密封结构的改进,简化了减振器结构,增强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减振器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232059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64811.1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B71/00
Abstract: 一种电动微耕机装置,是由蓄电池组1、电动机2、变速器3、电机控制器4、微耕机把手5、变速拉杆6、调速控制按钮7、转向离合器操纵机构8组成,其特征在于:由蓄电池组为本装置提供电源动力,所述的电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摩擦离合器联接,所述的微耕机把手是流线型的。在作业时电动机2输出的动力传送到变速器驱动电动微耕机作业,由变速拉杆6和调速控制按钮7协同调节电动微耕机运行速度,转向离合器操纵机构8用来实现行进间电动微耕机转向。该电动微耕机装置不需要燃油,由电机和变速箱协同调速,调速范围大,而且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易操作等优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