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6874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0718145.9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处理结合高压微射流处理制备稳定型大豆蛋白‐甾醇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将大豆蛋白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调节分散液H,离心后对分散液进行加热处理和高压微射流处理,获得蛋白溶液;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向蛋白溶液中添加甾醇‐乙醇溶液,混合均匀;蛋白和甾醇混合液经超声均质后,蒸发除去乙醇,离心去除未包埋的甾醇和不溶性蛋白后,冷冻干燥得到大豆蛋白‐甾醇纳米颗粒干粉。本发明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蛋白质修饰技术,用于生产粒径更小、稳定性更高的甾醇输送载体,操作简便,能够进行连续化生产,能够被广泛应用到甾醇功能豆奶的生产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66380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41613.0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肽-热处理蛋白复合阿拉伯胶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大豆分离蛋白均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到后调pH值,加入胰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完成后,调pH值;灭酶;离心,取上清液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大豆多肽;将大豆多肽分散于蒸馏水中,得到大豆多肽溶液;将热处理蛋白溶液与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得到复合壁材溶液,向复合壁材溶液中将加入大豆多肽溶液,剪切机分散,得混合溶液,调节pH,喷雾干燥,得产物。本发明所得微胶囊吸湿性和苦味较纯肽分别降低了9.98%~16.19%和4.08~5.71倍;颗粒呈球形、粒径小于10μm,分散性好,分散时间为4~5min。
-
公开(公告)号:CN104543329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024461.7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A23J1/14 , A23J3/00 , A23J3/34 , A23L2/66 , A23L33/1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豆蛋白深加工及功能饮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酸溶性大豆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酸性饮料中的应用,首先将提取液与豆粕混合,离心分离除去不溶性残渣,取上层清液;然后在上层清液中加植酸酶酶解,调节pH值;最后在水浴条件下进行循环超滤渗滤浓缩,重复多次稀释和浓缩蛋白,将浓缩蛋白液经巴氏杀菌、喷雾干燥后,即得酸溶性大豆蛋白产品。所得蛋白纯度高达90~99%,植酸含量仅为0.665~0.694%;在pH3.0~4.0内氮溶指数高达45~90%;酶解液起泡性较好,泡沫稳定性较优;将其溶解于运动饮料、碳酸饮料、果汁等酸性溶液中可制备各种功能饮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46766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17633.8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L33/185 , A23P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的槲皮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先将小麦蛋白均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调节pH值,加入胰蛋白酶进行酶解,灭酶,透析,得到小麦蛋白酶解物;然后选择有机溶剂配制槲皮素母液;将所述小麦蛋白水解物溶解于PBS溶液中;将槲皮素母液滴加到小麦蛋白水解物溶液中,离心,得小麦蛋白水解物–槲皮素纳米颗粒溶液;冷冻干燥,得到水溶性的槲皮素纳米颗粒。本发明利用小麦蛋白水解物与槲皮素之间非共价相互作用制备水溶性的槲皮素纳米颗粒,所得产品溶解性好,粒径小,荷载率高,且化学稳定性和胶体稳定性佳,极大改善了槲皮素的加工稳定性,可以作为食品配料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6766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10717633.8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A23L33/105 , A23L33/185 , A23P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的槲皮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先将小麦蛋白均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调节pH值,加入胰蛋白酶进行酶解,灭酶,透析,得到小麦蛋白酶解物;然后选择有机溶剂配制槲皮素母液;将所述小麦蛋白水解物溶解于PBS溶液中;将槲皮素母液滴加到小麦蛋白水解物溶液中,离心,得小麦蛋白水解物–槲皮素纳米颗粒溶液;冷冻干燥,得到水溶性的槲皮素纳米颗粒。本发明利用小麦蛋白水解物与槲皮素之间非共价相互作用制备水溶性的槲皮素纳米颗粒,所得产品溶解性好,粒径小,荷载率高,且化学稳定性和胶体稳定性佳,极大改善了槲皮素的加工稳定性,可以作为食品配料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749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58335.X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化低苦味功能性大豆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将碱性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多肽溶液,将大豆多肽溶液中滴加姜黄素母液并搅拌均匀,超声处理,离心,取上清液,得姜黄素-大豆多肽复合纳米溶液;姜黄素-大豆多肽复合纳米溶液作为芯材,加入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搅拌均匀,加入大豆多糖溶液;剪切分散,调节混合液pH6.0~8.0,喷雾干燥,得微胶囊化低苦味功能性大豆多肽。本发明所得大豆多肽的多肽包埋率较高,苦味和吸湿性较低,姜黄素生物利用率较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可应用于功能性固体饮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56874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718145.9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热处理结合高压微射流处理制备稳定型大豆蛋白‐甾醇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将大豆蛋白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调节分散液H,离心后对分散液进行加热处理和高压微射流处理,获得蛋白溶液;在高速剪切条件下向蛋白溶液中添加甾醇‐乙醇溶液,混合均匀;蛋白和甾醇混合液经超声均质后,蒸发除去乙醇,离心去除未包埋的甾醇和不溶性蛋白后,冷冻干燥得到大豆蛋白‐甾醇纳米颗粒干粉。本发明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蛋白质修饰技术,用于生产粒径更小、稳定性更高的甾醇输送载体,操作简便,能够进行连续化生产,能够被广泛应用到甾醇功能豆奶的生产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54332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24461.7
申请日:2015-01-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豆蛋白深加工及功能饮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酸溶性大豆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酸性饮料中的应用,首先将提取液与豆粕混合,离心分离除去不溶性残渣,取上层清液;然后在上层清液中加植酸酶酶解,调节pH值;最后在水浴条件下进行循环超滤渗滤浓缩,重复多次稀释和浓缩蛋白,将浓缩蛋白液经巴氏杀菌、喷雾干燥后,即得酸溶性大豆蛋白产品。所得蛋白纯度高达90~99%,植酸含量仅为0.665~0.694%;在pH3.0~4.0内氮溶指数高达45~90%;酶解液起泡性较好,泡沫稳定性较优;将其溶解于运动饮料、碳酸饮料、果汁等酸性溶液中可制备各种功能饮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