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三相电网电压锁相环及锁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469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67801.8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三相电网电压锁相环及锁相方法,该锁相方法步骤1,坐标变换模块将输入的三相电压ua、ub、uc转换为两相旋转电压量Ud、Uq;步骤2,线性误差状态反馈控制器LESF根据输入误差和估计总扰动z2计算当前自抗扰控制量uo;步骤3,滑动平均滤波器MAF根据频率更新模块输出值更新陷波频率;步骤4,相位超前模块根据滑动平均滤波器MAF的输出量计算出角频率变化量步骤5,电角度变换模块将角频率变化量转换为电角度本发明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模块LADRC可对电网谐波干扰、建模误差等内外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以达到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以及抗干扰能力的目的。

    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转动惯量辨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48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686637.9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伺服控制系统中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转动惯量辨识系统及方法。所述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转动惯量辨识系统包括:加法运算环节、伺服控制系统电流环环节、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环节、第一标幺化环节、第二标幺化环节、转矩系数环节、第三比例环节、第四比例环节和机械环节。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辨识出交流伺服系统中电机的转动惯量,使得交流伺服系统转速环性能得到提升;并且具有使用方便、适应性强以及鲁棒性强的优点,使得控制品质对转动惯量的变化不敏感,适合于环境恶劣的工业现场。

    一种基于光敏电阻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616068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71620.X

    申请日:2016-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G3/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敏电阻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包括可控增益放大器、整流滤波电路、运放PI调节器及光电二极管驱动电路,所述输入信号经过可控增益放大器得到输出信号,输出信号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和运放PI调节器得到控制信号,再通过光电二极管驱动电路来调整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形成负反馈回路。所述可控增益放大器由反相电压跟随器及反相放大器构成,所述电阻R4作为反相放大器的反馈电阻,所述电阻R4为光敏电阻,本发明使用光敏电阻构成可控增益放大器,使增益连续可调,实现了输出信号幅值的准确控制。

    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三相电网电压锁相环及锁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446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0867801.8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三相电网电压锁相环及锁相方法,该锁相方法步骤1,坐标变换模块将输入的三相电压ua、ub、uc转换为两相旋转电压量Ud、Uq;步骤2,线性误差状态反馈控制器LESF根据输入误差#imgabs0#和估计总扰动z2计算当前自抗扰控制量uo;步骤3,滑动平均滤波器MAF根据频率更新模块输出值更新陷波频率;步骤4,相位超前模块根据滑动平均滤波器MAF的输出量计算出角频率变化量#imgabs1#步骤5,电角度变换模块将角频率变化量#imgabs2#转换为电角度#imgabs3#本发明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模块LADRC可对电网谐波干扰、建模误差等内外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以达到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以及抗干扰能力的目的。

    基于分数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80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77081.6

    申请日:2022-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数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系统,包括相对阶为一阶的被控对象及分数阶自抗扰控制器,所述分数阶自抗扰控制器包括控制律、分数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SVPWM调制器及负载对象;所述分数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为两输入单输出器件,两个输入分别为被控对象的总扰动及被控变量,输出为相应的观测值。该系统通过引入分数阶微积分环节,对传统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基本架构进行改造,有效地提高了其观测性能,可应用但不限于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保证控制性能。

    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电流环控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7939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1140623.5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电流环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逆变模块、坐标变换模块、控制复阻抗模块、投切逻辑模块、重复控制模块RCC、线性自抗扰控制模块LADRC及PWM调制模块;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压源,所述逆变模块输出三相电网;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坐标变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坐标变换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电流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复阻抗模块的输入端、线性自抗扰控制模块LADRC的第一输入端;本发明基于逆变器电流反馈的对象建模能够降低相对阶次,从而降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控制阶次,从而简化控制器参数的整定过程,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电流环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4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1911411924.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电流环控制装置,包括逆变模块、信号检测调节模块、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模块及PWM信号输出模块;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入端与直流负载连接,其输出端与交流电网连接;所述信号检测调节模块对交流电网的电压及电流进行采样,输出d轴电流和q轴电流;所述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收d轴电流和q轴电流及对应设定值,其输出端与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逆变模块中的三相全桥逆变器连接。本发明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替代非线性自抗扰控制,能够大大简化控制器设计和分析难度。

    基于分数阶PID控制的三相电网锁相环及其锁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909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76447.5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PID控制的三相电网锁相环及其锁相方法,该锁相方法包括将三相电源相电压ua、ub、uc和电角度转换模块输出的电角度计算得到两相旋转电压Ud、Uq,q轴MAF模块根据算术平均值滤波器模块的输出值和d轴MAF模块的输出值更新陷波频率,再对输入误差U*q‑Uq进行滤波;根据q轴MAF的输出值更新分数阶PID模块输出的角频率变化量;步骤4,电角度变换模块将分数阶PID模块输出的角频率变化量转换为电角度本发明通过采用分数阶PID补偿MAF引入的相位滞后,提高了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且分数阶微分项可以增加微分环节的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锁相环谐波抑制效果。

    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电流环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42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411924.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电流环控制装置,包括逆变模块、信号检测调节模块、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模块及PWM信号输出模块;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入端与直流负载连接,其输出端与交流电网连接;所述信号检测调节模块对交流电网的电压及电流进行采样,输出d轴电流和q轴电流;所述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收d轴电流和q轴电流及对应设定值,其输出端与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WM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逆变模块中的三相全桥逆变器连接。本发明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替代非线性自抗扰控制,能够大大简化控制器设计和分析难度。

    基于确定学习与模式控制的永磁交流伺服智能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29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83121.3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伺服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确定学习与模式控制的永磁交流伺服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检测模块、知识获取与存储模块、基于模式的控制模块,其中:信号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相连,用于检测伺服电机的信息,输出分别传送至知识获取与存储模块和基于模式的控制模块;知识获取与存储模块的另一个输入端来自基于模式的控制模块,以判断是否进入确定学习模块并对非线性动态进行辨识,输出传送至基于模式的控制模块;基于模式的控制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传送至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工作。本发明能够对不确定非线性动态影响下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闭环动态实现局部准确辨识;能够快速切换控制器,提高伺服系统响应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