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丛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9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38002.9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丛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丛茶鲜叶做青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5~30%;将制品降温至45~65℃后,放入旋转加热高压膨化机,密闭旋转加热使其压强达到0.9~1.2MPa,瞬时去压冷却;将膨化后的单丛叶片烘焙,使其水分含量达到3‑5%;然后用快速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再超微粉碎制成超微单丛茶粉;将超微单丛茶粉与辅料混合,过筛,得到压片软材;将压片软材称重造粒,干燥、整粒、压片,即得茶含片。本发明产品单丛茶香浓郁,口感细腻、回甘润喉生津,品质稳定,成品得率高达80%以上。

    一种低咖啡因红碎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0502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41917.3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咖啡因红碎茶,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低咖啡因红碎茶制备步骤为:新鲜原料脱咖啡因、除湿、揉切、发酵和烘干;其中新鲜原料为茶树鲜叶;脱咖啡因是采用热水梯度降温浸渍漂洗法,将茶树鲜叶加入到热水中在80~95℃维持30~300秒,然后迅速将茶叶浸入温水,50~75℃保持3~30分钟,再捞出鲜叶用冷水冲凉。发酵时采用脱咖啡因处理后茶叶与鲜叶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切碎后发酵,本发明的红碎茶咖啡碱低于1%,其它主要功能成份保率90%以上,具有香气滋味柔和甜醇,适于清饮,汤色红浓明亮,冷后茶汤不浑浊,适于作冰红茶,适宜咖啡碱敏感人群饮用,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

    一种单丛茶超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441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20214.4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单丛茶的精深加工应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单丛茶超微粉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单丛茶去梗后,复水得到含水量为15~30%的单丛茶;(2)将含水量为15~30%的单丛茶预热至45~65℃后,放入旋转加热高压膨化机,密闭旋转加热使其压强达到0.9~1.2MPa,瞬时去压冷却;(3)将膨化后的单丛茶在50‑75℃烘焙,将含水量降至5%以下,冷却;(4)经两段粉碎,即得单丛茶超微粉。解决了单丛茶粗纤维含量高、难于粉碎、粉碎中香气易损失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能显著提高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使多酚含量适度降低,茶粉细腻,成品具有单丛茶风味浓,得率高达80%以上。

    一种低咖啡因红碎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0502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541917.3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咖啡因红碎茶,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低咖啡因红碎茶制备步骤为:新鲜原料脱咖啡因、除湿、揉切、发酵和烘干;其中新鲜原料为茶树鲜叶;脱咖啡因是采用热水梯度降温浸渍漂洗法,将茶树鲜叶加入到热水中在80~95℃维持30~300秒,然后迅速将茶叶浸入温水,50~75℃保持3~30分钟,再捞出鲜叶用冷水冲凉。发酵时采用脱咖啡因处理后茶叶与鲜叶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切碎后发酵,本发明的红碎茶咖啡碱低于1%,其它主要功能成份保率90%以上,具有香气滋味柔和甜醇,适于清饮,汤色红浓明亮,冷后茶汤不浑浊,适于作冰红茶,适宜咖啡碱敏感人群饮用,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

    一种普洱茶臭氧陈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0502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42035.9

    申请日:2012-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普洱茶的陈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洱茶臭氧陈化处理方法,将普洱茶熟茶放入密闭的臭氧环境中静置30~300分钟进行陈化处理,然后通风除去臭氧,再进行防潮通风处理。上述方法将普洱茶熟茶渥堆发酵或经过湿仓处理后,直接暴露在臭氧环境中进行陈化处理,经过臭氧处理后可以有效消减在制品中的霉味,酸馊、堆味等异杂气味,并起到消毒杀菌的双重效果。

    一种以茶树和刺梨鲜叶复合发酵制备刺梨红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4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08537.8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茶树和刺梨鲜叶复合发酵制备刺梨红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采摘刺梨鲜叶和适制红茶的茶树鲜叶;S12、将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分开或按比例萎凋至含水量55%~70%,萎凋后均匀混合;S13、将混匀萎凋好的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进行揉捻至细胞破碎率达到60%~98%;S14、将S13中揉捻后的在制品进行发酵至颜色和香度变化;S15、将S14中发酵好的在制品干燥一次或两次,得到初制刺梨红茶;S16、将初制刺梨红茶进行风选整形、拼配、精制得到刺梨红茶。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融合茶叶和刺梨叶鲜叶复合生化成分,制得茶香和果香浓郁,色香味接受性好的复合刺梨红茶。

    一种低咖啡因刺梨碎红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43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06824.5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咖啡因刺梨碎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采摘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S12、将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均匀混合萎凋;S13、将萎凋好的刺梨鲜叶和茶树鲜叶进行切碎揉捻,得到混合碎叶;S14、将混合碎叶进行发酵至颜色橙黄,具有甜果香味;S15、将发酵好的混合碎叶进行干燥,得到初制的低咖啡因刺梨碎茶;S16、将初制的低咖啡因刺梨碎茶风选整形、拼配、装袋制得低咖啡因刺梨碎茶成品。其有益效果在于:提升刺梨鲜叶发酵性能的同时,提升刺梨茶的功能和风味喜好性,能够调节咖啡因含量,解决了咖啡因敏感人群的饮茶问题以及刺梨叶与茶叶进行综合开发的问题。

    一种低咖啡因、高GABA保健茶

    公开(公告)号:CN103053720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0993.8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咖啡因、高GABA保健茶,属于保健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保健茶制备步骤为:茶树鲜叶在真空充氮条件下处理3~12小时,然后进行热水梯度降温浸渍漂洗脱咖啡因和除去嫌气臭,再经过除湿、揉捻和烘干后得到产品;其中热水梯度降温浸渍漂洗脱咖啡因是将处理过的茶树鲜叶浸入热水中,叶水温度为80~90℃下维持30~300秒,然后迅速将茶叶浸入温水,叶水温度为40~75℃,保持3~30分钟,再捞出茶叶用冷水冲凉。

    一种单丛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9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1138002.9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丛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丛茶鲜叶做青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5~30%;将制品降温至45~65℃后,放入旋转加热高压膨化机,密闭旋转加热使其压强达到0.9~1.2MPa,瞬时去压冷却;将膨化后的单丛叶片烘焙,使其水分含量达到3‑5%;然后用快速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再超微粉碎制成超微单丛茶粉;将超微单丛茶粉与辅料混合,过筛,得到压片软材;将压片软材称重造粒,干燥、整粒、压片,即得茶含片。本发明产品单丛茶香浓郁,口感细腻、回甘润喉生津,品质稳定,成品得率高达80%以上。

    一种单丛全茶风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007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136755.6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丛全茶风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单丛茶糊化溶浆的制备a.将单丛茶原料在45‑75℃烘焙,使水分含量达到3‑5%,然后超微粉碎,制成超微单丛茶粉;b.将β‑环糊精,柠檬酸或苹果酸溶于60~100℃水中,制得酸性糊精水溶液;c.将超微茶粉用50‑70℃酸性糊精水溶液配制成单丛茶溶浆,在40‑65℃保温糊化2‑5小时,然后去杂净化、均质制得单丛茶糊化溶浆;(2)对鲜牛奶和调配料溶液、单丛茶糊化溶浆杀菌后,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均质;(3)接种酸奶发酵菌种母液进行发酵,得单丛全茶风味酸奶。本发明降低茶叶使用量1/3以上,解决了单丛茶苦涩味重、发酵慢及风味不佳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