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厚壁构件电弧增材制造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90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62332.4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厚壁构件电弧增材制造效率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由电弧增材制造部分、流体冷却部分、测控部分与有限元模型部分组成。在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流体冷却部分主要由带有冷却管道的移动压板、水槽、循环水泵及进/出水温度计所组成,移动压板分布于成形件三个方向上,能够有效带走沉积过程中的热量。测控部分负责记录弧焊的电流与电压变化情况,结合冷却效果,经运算后发出指令,实时调整流体温度与速度等冷却参数。有限元模型部分负责根据预定工艺参数预估所需要的层冷时间,并根据目标值对冷却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能够以较短的层间等待时间实现对增材制造过程中层间温度的精准调控,不但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保证组织性能的均匀性。

    一种用于带钢板凸度纵向分布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5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91766.0

    申请日:2023-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带钢板凸度纵向分布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测厚仪对带钢板进行出口板凸度检测,获得实际带钢板凸度衰减量;对所述实际带钢板凸度衰减量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选择CVC轧机辊型曲线;对CVC机架的工作辊横移量和轧机弯辊力进行设置,获得设置结果,基于所述设置结果和所述CVC轧机辊型曲线对带钢板凸度纵向分布衰减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产线现场生产设备、冷却装置、轧制节奏的前提下,保证热连轧带钢的头尾板凸度衰减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消除;其次,本发明能够为板凸度控制提供更大的工作辊横移量和弯辊力调控窗口。

    一种调节辊式冲孔间距的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540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711338647.5

    申请日:2017-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辊式冲孔间距的装置,包括两个上下压接的导料压辊、两个上下压接的冲孔压辊、两个上下压接的修正压辊,板料依次穿过导料压辊、冲孔压辊和修正压辊,冲孔压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料辊,冲孔压辊与修正压辊之间设置有测速辊;位于上方的冲孔压辊表面均匀设置有凸模,位于下方的冲孔压辊表面设置有与凸模一一对应的凹模,凸模顶部设置有切割条,切割条外侧固定有橡胶外沿,切割条和橡胶外沿与凹模的内侧壁滑动贴合,凹模顶部设置有橡胶凸缘,橡胶凸缘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环形橡胶片。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冲孔位置精确度。

    一种细化碳钢奥氏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952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25930.2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化碳钢奥氏体的方法,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碳钢在铁素体高温区进行多道次快速变形,诱发铁素体晶粒内部发生畸变能,从而促进奥氏体相变。本发明采用的是动态相变细化奥氏体晶粒,生成的奥氏体晶粒温度较低,在其生成铁素体后铁素体晶粒可以保持细小的尺寸。从而避免了现有形变诱发相变细化铁素体技术在后期铁素体晶粒长大,削弱细化效果的问题,因此具有更加强大的细化铁素体的能力。

    一种高强度钢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265169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0048800.9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处理工艺,将钢坯加热至1100‑1150℃,粗轧道次变形量为25‑45%,精轧总变形量为50~60%,终轧温度为830‑850℃,终轧板厚为2‑5mm,以50‑200℃/s的冷速冷却至卷取温度为720‑610℃,进行卷取,之后自然冷却;然后经冷轧至1‑2mm,对冷轧后的板材进行连续退火,退火温度为580‑680℃,保温时间20‑40s,随后空冷。本发明通过卷取温度和成分配比的协调性,在卷取的冷却过程中形成的两相区,在保温过程中实现合金元素向参与奥氏体扩散,从而完成合金元素配分过程,提高强度。

    一种低碳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03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15593.5

    申请日:2018-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分析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分析低碳贝氏体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形貌特征及其体积占比情况,同时还可以分析残余奥氏体中C、Mn元素的分布情况。该方法是将低碳钢板通过预处理后得到贝氏体钢圆柱试样,然后通过室温拉伸将其拉断,在距离断口2mm和4mm的横断面处用纳米压痕仪压制5个点标记,利用EBSD背散射仪扫描标记处,得到残余奥氏体形貌和体积占比情况,再用电子探针EPMA检测标记处C、Mn元素分布,将EBSD扫描数据和EPMA电子探针检测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一种浇注连续铸造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1661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25650.9

    申请日:201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07 B22D11/1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浇注连续铸造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a)液态金属熔体进入结晶器冷却,在连铸引锭杆的作用下形成倒锥形的凝固液穴;b)通过导流系统向所述凝固液穴内加入金属半固态浆料,凝固后得到双金属复合铸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浇注连续铸造制备双金属复合材料的设备。本发明首先利用传统连续铸造原理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凝固液穴,然后通过导流系统向所述凝固液穴内浇入金属半固态浆料实现了异种金属流体包覆复合铸造,在凝固过程中,内部金属半固态浆料与外层金属熔体在界面处进行对流传质,并使结晶器内的金属由外向内逐渐凝固,从而获得内外层金属之间具有合金成分、半固态组织与枝晶组织的梯度过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

    半固态金属浆料与液态金属熔体复合铸造的挤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344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400698.5

    申请日:2016-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固态金属浆料与液态金属熔体复合铸造的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垂直设置有支架,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支架顶端铰接连接拉杆一端,拉杆通过吊耳连接钢丝绳,钢丝绳下端固定连接挤压筒的两侧端,挤压筒的下端为开口,开口内壁上设置有剪切平台,挤压筒悬空设置于坩埚内;向上抬起拉杆时,钢丝绳能够带动所述挤压筒向上运动使挤压杆进入所述挤压筒内。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固态金属浆料与液态金属熔体复合铸造的挤压成型装置,解决了液/液复合形成的界面宽度调控性差及固/固复合、固/液复合、半固态/固态复合和半固态/半固态复合工艺形成的界面易夹杂或残留氧化皮等问题。

    一种细化碳钢奥氏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95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625930.2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化碳钢奥氏体的方法,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碳钢在铁素体高温区进行多道次快速变形,诱发铁素体晶粒内部发生畸变能,从而促进奥氏体相变。本发明采用的是动态相变细化奥氏体晶粒,生成的奥氏体晶粒温度较低,在其生成铁素体后铁素体晶粒可以保持细小的尺寸。从而避免了现有形变诱发相变细化铁素体技术在后期铁素体晶粒长大,削弱细化效果的问题,因此具有更加强大的细化铁素体的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