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补Ⅲ区热风及热源分区可调的热风全循环烧结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57440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659814.0

    申请日:2015-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补Ⅲ区热风及热源分区可调的热风全循环烧结余热利用系统。其在紧邻Ⅱ区的Ⅲ区高温段拓展出一个独立补风区,Ⅱ区备用风机抽取的冷风穿过Ⅲ区高温段的烧结矿料层形成热风进入补风区平衡静压室,在循环风机的抽力作用下补入循环风机入口;Ⅰ、Ⅱ区分区隔板包括上部的固定部分和下部的可移动部分,固定部分的下部设置有位置不同的吊装位,可移动部分通过所述吊装位与固定部分连接,可移动部分下部呈倒三角开口式正压自密封结构。本发明解决了公知全热风循环烧结余热利用系统存在的Ⅰ区、Ⅱ区热能分配比例无法调节、补风干涉热风正常循环、补冷风降低余热品位、补风量与漏风量严重不匹配等缺陷。

    独立补Ⅲ区热风及热源分区可调的热风全循环烧结余热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57440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59814.0

    申请日:2015-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补Ⅲ区热风及热源分区可调的热风全循环烧结余热利用系统。其在紧邻Ⅱ区的Ⅲ区高温段拓展出一个独立补风区,Ⅱ区备用风机抽取的冷风穿过Ⅲ区高温段的烧结矿料层形成热风进入补风区平衡静压室,在循环风机的抽力作用下补入循环风机入口;Ⅰ、Ⅱ区分区隔板包括上部的固定部分和下部的可移动部分,固定部分的下部设置有位置不同的吊装位,可移动部分通过所述吊装位与固定部分连接,可移动部分下部呈倒三角开口式正压自密封结构。本发明解决了公知全热风循环烧结余热利用系统存在的Ⅰ区、Ⅱ区热能分配比例无法调节、补风干涉热风正常循环、补冷风降低余热品位、补风量与漏风量严重不匹配等缺陷。

    利用钢渣复选尾渣改性的生物质型炭

    公开(公告)号:CN10523847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59644.6

    申请日:2015-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Y02E5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改性清洁型炭,尤其是一种利用钢渣复选尾渣改性的生物质型炭。按质量百分比计,它由下述原料组成:生物质10-40%;焦粉10-40%;低硫烟煤10-50%;钢渣4-10%;粘土5-11%;生石灰2-8%。本发明利用钢渣中氧化铁对固硫反应的催化作用及对固硫产品稳定作用提高燃料燃烧时的固硫率,同时利用生物质挥发分含量高的特点,改善型炭的燃烧速度,使型炭燃尽后期的形态形成多孔的型炭,以提高其燃烧强度及燃尽率;本发明燃烧清洁,有较高的燃烧强度和较高的耐烧性,能够更实际的适合工业链条蒸汽锅炉的产气速度,大幅度改善了成型燃料的适应性。

    一种富氢高炉操作窗口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280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08023.0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氢高炉操作窗口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以喷吹条件为输入,利用富氢高炉的热工计算模型计算多个目标指标,得到数据参数集合,然后在数据参数集合中选取目标指标为设定值时对应的喷吹条件,得到每一目标指标对应的喷吹条件集合,最后分别以富氢介质喷吹量和富氧率作为坐标轴,构建二维坐标系,基于目标指标对应的喷吹条件集合中的每一喷吹条件中富氢介质喷吹量和富氧率的取值,在二维坐标系中确定多个数据点,连接所有数据点,得到每一目标指标的边界,将所有目标指标的边界取交集,围成富氢高炉的以理论燃烧温度‑焦比‑吨铁碳消耗‑CO2排放量为边界的操作窗口,从而可以对高炉富氢喷吹提供技术指导。

    高炉渣空间雾化水淬及高温水淬渣余热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4606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59740.0

    申请日:2015-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Y02P10/265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渣空间雾化水淬及高温水淬渣余热发电方法。通过将液态高炉渣分散为小液滴,小液滴下落时与分散于空间的雾化水滴相遇发生空间水淬,液态渣潜热转移至水的潜热中形成固态粒子高炉渣,水则形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振动床上与固态粒子高炉渣换热形成低过热度蒸汽,作为流化床流化介质,固态粒子高炉渣则降温至900℃,进入过热器流化床、蒸发器流化床、低温过热器流化床放热,分别为做功工质提供过热热、蒸发热、预热热,固态粒子高炉渣最终形成高炉渣产品;过热器流化床产生的高温流化介质则进入流化蒸汽换热器,与高温省煤器、凝结水预热器中的工质换热,最终凝结为高炉渣水淬水循环利用。本发明可大幅提高高炉渣余热回收率。

    全干法转炉煤气净化回收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13261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659661.X

    申请日:2015-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干法转炉煤气净化回收工艺,利用冷静煤气稀释作用将900℃-1000℃转炉煤气与来自煤气柜的冷净转炉煤气迅速混合并降温至约600℃,形成约600℃的混合煤气,然后再利用热管式换热器回收转炉煤气中、低温余热,将混合煤气降温至至200℃--250℃,经除尘得到净煤气。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的回收转炉煤气余热,降低炼钢成本,且不消耗任何水资源,节省污水处理费用;从根源上杜绝了蒸发冷却器积灰严重、蒸发冷却器的喷枪寿命短、静电除尘器容易积湿灰粘结极线等事故的发生;不需要氮气雾化冷却用水,转炉煤气中氮气含量降低,CO含量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