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39811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344120.3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一种欠驱动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领域,解决现有仿生四足机器人腿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过大的问题,同时减小与地面碰撞产生的能量损失,增加腿的柔顺性。本发明由机身以及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构成,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和后右腿组件的结构相同,前左腿、前右腿组件左右对称、分别连接于机身前部的左右两侧,后左腿、后右腿组件左右对称、分别连接于机身后部的左右两侧。本发明驱动电机都布置在机身上,减小了腿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提高机器人运动速度;通过拉线方式实现膝关节和踝关节联动,减小了主动电机的数量;腿部拉簧顺应机构和踝关节处扭簧,可以降低与地面碰撞带来的能量损失,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4987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40993.7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32 , B60K25/10
Abstract: 一种具有储能效应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领域,对现有仿生四足机器人的刚性脊柱进行改进。本发明由前躯干、后躯干、脊柱以及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构成,前后躯干分别与脊柱前后两端连接,脊柱能够带动前躯干相对后躯干转动;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的结构相同,分别连接于前、后躯干的左右两侧。本发明在前后躯干之间增加了脊柱,整体外形与实际的四足生物更接近,行走时前后躯干通过脊柱的上仰或下俯摆动,能使前后步距更大,提高了机器人行走速度;还可以减小机器人与地面碰撞时的能量损失,提高运动稳定性,增加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49871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340993.7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32 , B60K25/10
Abstract: 一种具有储能效应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领域,对现有仿生四足机器人的刚性脊柱进行改进。本发明由前躯干、后躯干、脊柱以及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构成,前后躯干分别与脊柱前后两端连接,脊柱能够带动前躯干相对后躯干转动;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的结构相同,分别连接于前、后躯干的左右两侧。本发明在前后躯干之间增加了脊柱,整体外形与实际的四足生物更接近,行走时前后躯干通过脊柱的上仰或下俯摆动,能使前后步距更大,提高了机器人行走速度;还可以减小机器人与地面碰撞时的能量损失,提高运动稳定性,增加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39811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44120.3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一种欠驱动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领域,解决现有仿生四足机器人腿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过大的问题,同时减小与地面碰撞产生的能量损失,增加腿的柔顺性。本发明由机身以及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构成,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和后右腿组件的结构相同,前左腿、前右腿组件左右对称、分别连接于机身前部的左右两侧,后左腿、后右腿组件左右对称、分别连接于机身后部的左右两侧。本发明驱动电机都布置在机身上,减小了腿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提高机器人运动速度;通过拉线方式实现膝关节和踝关节联动,减小了主动电机的数量;腿部拉簧顺应机构和踝关节处扭簧,可以降低与地面碰撞带来的能量损失,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264492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698210.8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5B1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铆钉自动成串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振动送料器,所述振动送料器通过输料装置连接有用于串装快速铆钉的串料装置,所述串料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和固定外壳,电机的转轴水平设置,固定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掉进快速铆钉的进料口和掉出快速铆钉的出料口,固定外壳内设置有转动限位架,转动限位架通过电机的转轴驱动其旋转,转动限位架上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从进料口掉进的快速铆钉的限位槽,转动限位架在每个限位槽内均设置有用于穿装快速铆钉的串针。本实用新型利用重力整列成串,可在进料的同时出料,连续周期循环工作,大大提高快速铆钉穿针速度,能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996536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99593.9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一种欠驱动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领域,解决现有仿生四足机器人腿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过大的问题,同时减小与地面碰撞产生的能量损失,增加腿的柔顺性。本实用新型由机身以及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构成,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和后右腿组件的结构相同,前左腿、前右腿组件左右对称、分别连接于机身前部的左右两侧,后左腿、后右腿组件左右对称、分别连接于机身后部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机都布置在机身上,减小了腿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提高机器人运动速度;通过拉线方式实现膝关节和踝关节联动,减小了主动电机的数量;腿部拉簧顺应机构和踝关节处扭簧,可以降低与地面碰撞带来的能量损失,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996535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396061.X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32 , B60K25/10
Abstract: 一种具有储能效应的仿生四足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领域,对现有仿生四足机器人的刚性脊柱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由前躯干、后躯干、脊柱以及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构成,前后躯干分别与脊柱前后两端连接,脊柱能够带动前躯干相对后躯干转动;前左腿、前右腿、后左腿、后右腿组件的结构相同,分别连接于前、后躯干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在前后躯干之间增加了脊柱,整体外形与实际的四足生物更接近,行走时前后躯干通过脊柱的上仰或下俯摆动,能使前后步距更大,提高了机器人行走速度;还可以减小机器人与地面碰撞时的能量损失,提高运动稳定性,增加能量的利用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