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435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71537.1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脊椎弯曲程度监控装置、生产方法、应用,所述脊椎弯曲程度监控装置包括设置在脊椎骨上的磁性骨钉,磁性骨钉中包含有磁性物质,相邻两个脊椎骨之间通过椎间盘或椎间融合器进行连接,脊椎骨外侧皮肤上设有信号接收器;当磁性骨钉随着人体脊椎弯曲时,磁性骨钉内部的磁性物质相对皮肤外面线圈接收器的相对位移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被监控到,便于医生在术后监控病人术后脊椎弯曲程度,解决了现有方法大多采用X线和CT检查,存在辐射、耗时长、费用昂贵和准确度低的问题。而本发明提供的脊椎弯曲程度监控装置的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32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69208.3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磁电式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器术后位置监控方法、应用,磁电式椎间融合器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脊椎骨,磁电式椎间融合器包括椎间融合器主体与信号接收器,椎间融合器主体内设置有磁性物体;信号接收器设置在脊椎骨外侧的皮肤上;本发明通过信号接收器检测到椎间融合器主体发生形变和/或移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变化,进而可实现监控磁性物体相对于信号接收器发生的相对位移,从而可通过电信号向病人预警其脊椎弯曲程度,以及预防椎间盘移位以及脱落,轻便,简单,费用较低,解决了现有用于观察椎间融合器术后位置的方法大多采用CT检查,存在操作复杂,费用昂贵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532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14686.0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4D打印丝材及可穿戴医疗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菌型4D打印用磁性复合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抗菌型4D打印用磁性复合丝材制备方法包括:将干燥得到的粉末材料与润滑剂、抗氧化剂按比例混合搅拌,将得到的抗菌磁性复合粉末挤压造粒,真空干燥冷却后得到一定大小的抗菌磁性复合颗粒;将得到的抗菌磁性复合颗粒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丝材,即得到抗菌型的4D打印用磁性复合丝材。基于得到的抗菌型的4D打印用磁性复合丝材成形制备了具有磁可控变形能力的可穿戴医疗器件,可用于人体骨骼变形矫正。本发明在提高丝材机械力学性能和磁性的同时,赋予其抗菌能力,进一步拓展了4D打印在可穿戴医疗器件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08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14669.7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IPC: C08L75/04 , C08K3/38 , C08K5/13 , C08K3/08 , C08K3/22 , C08K7/26 , H01F1/42 , B25J9/0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4D打印及软体机器人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4D打印磁性复合粉材、仿食管软体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柔性高分子粉末、磁性粉末、抗氧化剂、辅助功能添加剂和流变助剂制备用于4D打印的磁性复合粉材;基于4D打印磁性复合粉材及待制造的仿食管软体机器人的三维模型,采用激光选区烧结工艺成型制造成形件,对所制得的成形件进行充磁使得其具有永磁性,充磁后的仿食管软体机器人具备磁响应变形和定向输运能力。本发明制备的4D打印用磁性复合粉末具有优良的磁性和机械力学性能,基于其成型的仿食管软体机器人具有磁响应变形和定向输运能力,进一步拓宽了4D打印在智能仿生软体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57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71546.0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脱落装置、预防椎间融合器术后脱落的方法、应用,所述防脱落装置包括设置在脊椎骨上的磁性骨钉,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相邻两个脊椎骨的磁性椎间融合器,磁性骨钉的端部设有磁性物体;磁性椎间融合器包括椎间融合器以及固定在椎间融合器内的磁性物体;本发明通过利用磁性椎间融合器和磁性骨钉之间的磁排斥力来防止椎间融合器术后脱落,不依靠椎间融合器与上下椎体的摩擦,减少其对上下椎体的损害,效果长期且稳定,解决了现有用于防止椎间融合器脱落的方法存在易对上下椎体造成损害的问题。而本发明提供的防脱落装置的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26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52555.6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液材制备的表面润滑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硅橡胶、补强剂、偶联剂、润滑液按照预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加入引发剂进行固化成形,得到复合材料基底,然后将该复合材料基底置于含有润滑液和偶联剂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浸润,得到表面润滑的复合材料。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以液态硅胶作为主要原料,使制备的复合材料基底和润滑液发生溶胀,有效提高复合材料中润滑液的储存量,使制得的表面润滑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且持久的超滑特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在有效发挥液态硅胶自身优异性能的同时还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成形,以制备表面润滑的三维复杂结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719351.2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25/06 , C08L77/00 , C08L33/12 , C08L27/18 , C08L63/00 , C08K7/26 , B29C64/153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超疏水复合材料、3D打印件及打印方法。本发明的耐磨超疏水复合材料,包括热塑性高分子粉末和疏水性微纳米粉末,该复合材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的耐磨疏水性能,可用于3D打印成型零件;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普适性,可进行多种材料、多种结构的超疏水打印,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本发明的3D打印方法,通过激光选区烧结逐层打印成型的,逐层打印超疏水复合粉末,使得疏水性微纳米粉末均匀分布在基体聚合物的内部和表面,赋予成型件具有本征超疏水的性质,即成型件表面受到强力磨损,暴露出来的部分仍具有超疏水的性质,继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0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19351.2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25/06 , C08L77/00 , C08L33/12 , C08L27/18 , C08L63/00 , C08K7/26 , B29C64/153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超疏水复合材料、3D打印件及打印方法。本发明的耐磨超疏水复合材料,包括热塑性高分子粉末和疏水性微纳米粉末,该复合材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的耐磨疏水性能,可用于3D打印成型零件;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普适性,可进行多种材料、多种结构的超疏水打印,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本发明的3D打印方法,通过激光选区烧结逐层打印成型的,逐层打印超疏水复合粉末,使得疏水性微纳米粉末均匀分布在基体聚合物的内部和表面,赋予成型件具有本征超疏水的性质,即成型件表面受到强力磨损,暴露出来的部分仍具有超疏水的性质,继续维持超疏水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5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678220.X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在激光增材制造中利用光敏元件定位实际加工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建立初始的工具坐标系,原点为机械手末端中心,坐标轴的方向与机械手的坐标轴方向相同;确定激光焦点在工具坐标系中的坐标;S2沿Z轴方向调整机械手的位置,使得激光的光圈覆盖待加工丝材的直径,此时机械手Z轴方向的位移即为激光的离焦量,光圈的中心为实际加工点;S3将光圈的中心作为工具坐标系的原点,各个坐标轴方向不变,以此更新工具坐标系。通过本发明,解决激光增材制造中默认的工具坐标系与实际加工坐标系,以及实际加工点与工具坐标系原点不统一,加工精度低,误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4918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186139.1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移动机器人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类球形机器人。该类球形机器人包括类球形外壳、驱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类球形外壳为由六边形支撑面和五边形驱动面组成的类球形多面体;驱动单元包括预设数量的驱动组件,每个驱动组件分别安装在其对应的五边形驱动面上;控制单元设置在类球形外壳的内部,用于控制驱动组件进行伸缩,以驱动类球形机器人运动。该类球形机器人利用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伸缩以驱动类球形机器人翻转,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与运动平面之间为线接触,不仅运动可控,且运动阻力较小,在静止过程中保持与运动平面之间为面接触,具有高的静态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