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36446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158275.9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内相转变肿瘤靶向纳米泡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纳米泡以偶联肿瘤靶向因子的聚磷酸酯-聚酯共聚物为包膜材料,以可在体内发生液-气相转变的全氟戊烷为泡心填充物质,采用预复乳-中空膜管乳化方法制备。纳米泡进入体内后,液态全氟戊烷在体温下发生液-气相转变,形成含气纳米泡,通过靶向因子与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纳米泡富集在肿瘤病灶部位,从而改善肿瘤病灶超声成像效果。纳米泡可以负载MRI对比剂,改善肿瘤病灶MRI成像效果。纳米泡还可以负载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是一类诊疗一体化的新型多功能影像学纳米对比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08423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71421.9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G79/04 , C08G63/08 , A61K47/34 , A61K9/107 , A61K31/704 , A61K33/24 , A61K31/337 , A61K31/17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9/04 , A61K9/1075 , A61K31/17 , A61K31/337 , A61K31/704 , A61K33/24 , A61K47/34 , C08G6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聚磷酸酯‑聚乳酸两嵌段共聚物,并提供了所述聚磷酸酯‑聚乳酸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将聚乳酸、2‑(N‑(叔丁氧羰基)乙醇胺)‑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和有机溶剂混合,在有机金属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将得到的中间产物与有机溶剂和酸性试剂混合,进行脱保护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聚磷酸酯‑聚乳酸两嵌段共聚物。本发明提供的聚磷酸酯‑聚乳酸两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以其为载体的载药胶束对肿瘤细胞有着更好的亲和性,肿瘤细胞内吞量大大提高,且可以更快的进行胞内释药,有利于改善肿瘤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8423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571421.9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G79/04 , C08G63/08 , A61K47/34 , A61K9/107 , A61K31/704 , A61K33/243 , A61K31/337 , A61K31/1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聚磷酸酯‑聚乳酸两嵌段共聚物,并提供了所述聚磷酸酯‑聚乳酸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将聚乳酸、2‑(N‑(叔丁氧羰基)乙醇胺)‑2‑氧‑1,3,2‑二氧磷杂环戊烷和有机溶剂混合,在有机金属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将得到的中间产物与有机溶剂和酸性试剂混合,进行脱保护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聚磷酸酯‑聚乳酸两嵌段共聚物。本发明提供的聚磷酸酯‑聚乳酸两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以其为载体的载药胶束对肿瘤细胞有着更好的亲和性,肿瘤细胞内吞量大大提高,且可以更快的进行胞内释药,有利于改善肿瘤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836446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158275.9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体内相转变肿瘤靶向纳米泡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纳米泡以偶联肿瘤靶向因子的聚磷酸酯-聚酯共聚物为包膜材料,以可在体内发生液-气相转变的全氟戊烷为泡心填充物质,采用预复乳-中空膜管乳化方法制备。纳米泡进入体内后,液态全氟戊烷在体温下发生液-气相转变,形成含气纳米泡,通过靶向因子与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纳米泡富集在肿瘤病灶部位,从而改善肿瘤病灶超声成像效果。纳米泡可以负载MRI对比剂,改善肿瘤病灶MRI成像效果。纳米泡还可以负载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是一类诊疗一体化的新型多功能影像学纳米对比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