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461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555182.3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氢储罐汽化增压及对外供气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氢储罐汽化增压及对外供气装置、供气方法,装置包括位于液氢储罐内的绝热容器,绝热容器的顶部连通有排气装置,绝热容器的底部连通有进液控制装置,绝热容器的顶部连通有供气管路,供气管路穿出液氢储罐,绝热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液氢的加热机构。方法包括加热机构开启对绝热容器内液氢加热;绝热容器补液和重新建立起工作压力;两个步骤交替进行。达到了增压功耗低,漏热途径少,并能够实现燃料电池系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停机且液氢储罐减少对外排气泄压需求的特殊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097493.0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82 , H01M8/04111 , H01M8/04089 , H01M8/04955
Abstract: 一种适应不同海拔高度的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及方法,通过包括流量供应子系统、中冷器、电堆、三通阀、背压阀、加湿器、消音器的空气供应系统,解决了不同气压下,燃料电池空气子系统单台空压机无法同时适应多域环境的问题,能够在不同海拔环境区域运行时,只需通过空压机压机前端减压器调节空压机入口压力与所需高度海拔地区一致,即可为空压机提供与所需高度海拔地区一致的进气环境,解决了空气子系统不同海拔高度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实现在不同高度下空气进气压力的自适应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3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2530.3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H01M8/04089 , H01M8/04082 , H01M8/04014 , H01M8/04119 , H01M8/04291 , H01M8/0432 , H01M8/0438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阴极开式风冷燃料电池的恒压补氧系统,氧气瓶与燃料电池的阴极入口连接,风道一端连接燃料电池的阴极入口,另一端连接燃料电池的阴极出口;风道的最低点设有排水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恒压补氧方法,氧气瓶中的氧气通入燃料电池的阴极入口;剩余气体和水蒸气经燃料电池的阴极出口排入风道;剩余气体和水蒸气在风道中与风道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水蒸气在风道中冷凝,通过排水装置排出冷凝水,剩余气体重新返回阴极入口循环利用。本发明为风冷燃料电池在高空领域应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其在高空领域使用提供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25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17074.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H01M8/04111 , H01M8/04082 , H01M8/04029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氢燃料电池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液氢冷量提高空压机工作效率的液氢与空气供应系统,包括液氢储罐、供氢阀、气液换热器、缓冲罐、压力调节阀、开关阀、空气过滤器、空压机、加湿器和燃料电池;其中,液氢储罐的出口与供氢阀的一端连通;供氢阀的另一端与气液换热器的液氢入口连通;空气过滤器的入口用于接收外部空气;空气过滤器的出口与气液换热器的空气入口连通;气液换热器的氢气出口依次与缓冲罐、压力调节阀、开关阀连通后,与燃料电池连通;气液换热器的空气出口依次与空压机、加湿器连通后,与燃料电池连通。本发明减化了系统配置的同时通过液氢为空压机入口空气降温,降低了空压机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66265.1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9 , H01M8/04082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用被动氢氧燃料电池系统及主动加湿方法,该系统包括氢氧燃料电池电堆、氢气供应子系统、氧气供应子系统、水管理子系统。所述氢氧燃料电池电堆包括氢气腔、膜电极组件、氧气腔、排水腔,氢气腔内的氢气与氧气腔内的氧气产生氢氧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水流入排水腔中,所述排水腔内放置高分子亲水膜。所述水管理子系统用于在航天器开机前将存储的水压至排水腔,湿润高分子亲水膜,并在开机后排出所述排水腔内氢氧化学反应生成的水。本发明实现空间被动氢氧燃料电池系统在干燥状态下长期保存、充分润湿后开始运行,提高了被动氢氧燃料电池空间应用的工程可实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11376.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箭载氢氧燃料电池混合能源系统参数评价方法,该方法将充分发挥燃料电池比能量高、锂电池动态响应快的特点,在满足负载使用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氢气利用率、系统效率、锂电池SOC及使用寿命等因素,建立针对箭载氢氧燃料电池混合能源系统参数配置及评价函数,根据负载特点合理分配燃料电池功率和锂电池容量,优化混合能源系统总质量,实现箭载能源综合利用和推进‑发电一体化设计,为未来混合能源系统在火箭上的实际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5662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25453.0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H01M8/04089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体供应循环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目标气源、压力调节阀、引射器、开关阀;其中,压力调节阀和引射器并联连接在燃料电池和目标气源之间,开关阀连接在目标气源和引射器之间,当燃料电池的电堆消耗量大于引射器的工作流量时,开关阀开启,燃料电池排出的目标气体通过引射入口进入引射器,并与工作入口输入的目标气体混合,混合后的目标气体通过引射器出口输出至燃料电池。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在相对大范围的运行工况内保证气体循环量不小于电堆需求的过量循环用氢。
-
公开(公告)号:CN1153868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27004.9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C25B1/04 , C25B9/00 , C25B15/08 , C01B3/56 , H01M8/04119 , H01M8/06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氢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制氢干燥再生系统,包括水电解器、气水分离器、冷却器、干燥塔、储氢瓶和燃料电池;在水电解过程中,水电解器对水电解形成氢气,并向气水分离器输出含有氢气的混合物,气水分离器分离出混合物中的气体,并将分离出来的气体输入至冷却器,冷却器冷却来自汽水分离器的气体,并向干燥塔输出含有水蒸气和氢气的气体,干燥塔吸收水蒸气,并向储氢瓶输出氢气;在发电过程中,储氢瓶向干燥塔输出氢气,干燥塔释放在水电解过程中吸收的水蒸气,干燥塔输出的水蒸气和氢气经冷却器输入至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利用水蒸气和氢气发电。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具备循环再生功能的制氢干燥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22431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95188.5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H01M8/04302 , H01M8/04225 , H01M8/04701 , H01M8/04014 , H02J15/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冷燃料电池方舱及其开启方法。所述方舱包括:舱体、储氢模块、风冷燃料电池系统、散热风扇、储能模块和通风装置,在低温启动所述风冷燃料电池方舱时,控制所述通风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以由所述散热风扇的出口的气体通过所述通风装置流向所述储能模块,并回传至所述风冷燃料电池系统的入口处,以使所述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升温至目标温度。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低温启动过程时利用热风循环的方式有效提升风冷燃料电池低温启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55182.3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氢储罐汽化增压及对外供气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氢储罐汽化增压及对外供气装置、供气方法,装置包括位于液氢储罐内的绝热容器,绝热容器的顶部连通有排气装置,绝热容器的底部连通有进液控制装置,绝热容器的顶部连通有供气管路,供气管路穿出液氢储罐,绝热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液氢的加热机构。方法包括加热机构开启对绝热容器内液氢加热;绝热容器补液和重新建立起工作压力;两个步骤交替进行。达到了增压功耗低,漏热途径少,并能够实现燃料电池系统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停机且液氢储罐减少对外排气泄压需求的特殊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