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277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285626.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高速柔性转子涡轮盘应变测量系统,通过滑环引电器与滑环限位器之间设置径向间隙和四边形限位结构,适应高速柔性转子径向摆动和轴向蹿动工作环境;通过设置冷却装置,使滑环工作在常温环境,且大幅降低滑环自身冷却所需要的体积和质量,以适应柔性转子对悬臂质量要求苛刻的特性;通过设置引线密封装置,使得内部信号可以有效传递出来。通过上述设计,可以确保测量装置在高温、高速气流以及大振动环境下可靠工作,并实现涡轮盘应变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06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06922.9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4D29/16
Abstract: 一种低温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双向浮动环隔离动密封装置,属于低温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密封壳体I、密封壳体II、盖板均为空心结构,空心部分安装密封轴套,一级浮动环置于由密封壳体II、密封壳体I、密封轴套组成的腔体内,二级浮动环置于由密封壳体II、盖板、密封轴套组成的腔体内,一级浮动环两侧设置凸台,腔体内压力变化使其某侧凸台与侧壁接触,二级浮动环靠近盖板的一侧设置凸台,通过预载力使凸台与侧壁接触;通过上述凸台实现径向接触密封;一级浮动环、二级浮动环与密封轴套之间设置间隙,在涡轮泵高速旋转时,利用在间隙形成液膜实现轴向密封。本发明满足在主级段控制泄漏量的双向密封装置,并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0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69805.7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复合冷却的长寿命推力室,属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热防护领域。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通过对接焊缝和连接环进行连接。身部组件主要采用再生冷却方式进行热防护。头部组件包括顶盖、中底、一底、氧化剂主喷嘴、燃料主喷嘴、氧化剂边区喷嘴和燃料边区喷嘴。顶盖和中底之间为氧化剂腔,中底和一底之间为燃料腔。大部分冷却剂进入燃料腔中,另有1%~3%的冷却剂经过头部组件与身部组件对接处的气膜冷却结构对推力室内壁进行膜冷却。本发明以再生冷却为主,边区冷却和气膜冷却等多种冷却方式为辅,同时设置厚度变化的镀镍层,形成复合冷却结构,可在内壁表面建立贴壁流动的低温隔热气膜,并在近壁的边缘区域形成低混合比近壁层,提高推力室寿命和重复使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59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061739.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抑制多通管路中燃气压力单边脉动的整流装置,安装在燃气多通来流入口处,整流装置为具有导流型面的中空杯状结构,包括导流型面和圆柱段,导流型面呈倒锥形,其小端与圆柱段连接为一体且直径相同;在导流型面沿燃气流动方向均布若干圆孔;在整流装置的圆柱段沿径向方向设置若干排径向孔,在圆柱段底部沿轴线方向布置若干圈圆孔。本发明整流装置能抑制多通管路中因流动不稳定引起的单边压力脉动。
-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6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84329.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4D29/041 , F04D29/66 , F04D29/08 , F04D2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多级氢涡轮泵轴向力平衡流路,包括:平衡活塞间隙、浮动环间隙、三级叶轮回流孔、轴径孔、回流槽、轴心孔、二级叶轮回流孔I、二级叶轮回流孔II、一级叶轮回流孔、泵端轴承后密封间隙、前密封间隙、一二级后密封间隙、三级后密封间隙和级间密封间隙;本发明平衡活塞下游容腔通过在轴和叶轮上设置回流槽以及二、三级叶轮回流孔直接引流至二级叶轮入口,大范围提高平衡活塞的平衡能力,适用于大推力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大型氢涡轮泵轴向力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0333311.4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96
Abstract: 一种模拟验证飞行状态下发动机氢系统的预冷装置,包括氢泵前阀、氢泵、吹除单向阀、音速喷嘴、氢涡轮、氢预冷回流阀、节流装置;液氢通过氢泵前阀对氢泵进行预冷;经氢泵后的液氢分成两路,一路通过氢预冷回流阀流出,另一路流向氢涡轮;惰性气体依次经过音速喷嘴、吹除单向阀后分成两路,一路对流向氢涡轮的液氢进行隔离,并同隔离的液氢一起通过氢预冷回流阀流出,一路通过氢涡轮排放至外部;氢预冷回流阀设有两个出口,节流装置安装在其中一个出口上。本发明能够获得发动机氢系统循环预冷特性,获得预冷温降速率随吹除流量及泵前压力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氢氧发动机循环预冷时氦隔离密封的安全边界,提高了发动机测试覆盖性,有利于控制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78428.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式循环氢氧火箭发动机系统,包括:推力室、预燃室、氢涡轮泵、氧涡轮泵、预燃室氢阀、预燃室氧阀和推力室氢阀;氢涡轮泵的出口3A分别连接预燃室的入口2A和推力室冷却夹套的入口;预燃室氢阀设置在氢涡轮泵的出口3A与预燃室的入口2A之间的管路上;推力室冷却夹套的出口接氢涡轮泵的入口3A;氢涡轮泵的出口3B接推力室,推力室氢阀设置在氢涡轮泵的出口3B与推力室之间的管路上;氧涡轮泵的出口4A接预燃室的入口2B,预燃室氧阀设置在氧涡轮泵的出口4A与预燃室的入口2B之间的管路上;预燃室的出口接氧涡轮泵的入口4A,氧涡轮泵的出口4B接推力室。本发明提高了发动机比冲性能,优化了发动机整体性能,提高了发动机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718098.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7/18
Abstract: 一种协同吸气式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及其工作方法,该组合循环发动机具有比冲高、推力大、水平起降、自加速、工作速域宽、可多种模态工作等特点,解决了动力鸿沟问题,可以应用在航空航天推进领域。协同吸气式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包括涡轮发动机和火箭基组合发动机,涡轮发动机和火箭基发动机采用并联布置,共用进气道,中间用进气隔板分开。在涡轮发动机的入口设有涡轮发动机进气挡板,用于调节涡轮发动机的进气量。在涡轮发动机的压气机出口设有分流器,分流器分别与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和进气隔板连通。在进气隔板上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与支板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00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69805.7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复合冷却的长寿命推力室,属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热防护领域。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通过对接焊缝和连接环进行连接。身部组件主要采用再生冷却方式进行热防护。头部组件包括顶盖、中底、一底、氧化剂主喷嘴、燃料主喷嘴、氧化剂边区喷嘴和燃料边区喷嘴。顶盖和中底之间为氧化剂腔,中底和一底之间为燃料腔。大部分冷却剂进入燃料腔中,另有1%~3%的冷却剂经过头部组件与身部组件对接处的气膜冷却结构对推力室内壁进行膜冷却。本发明以再生冷却为主,边区冷却和气膜冷却等多种冷却方式为辅,同时设置厚度变化的镀镍层,形成复合冷却结构,可在内壁表面建立贴壁流动的低温隔热气膜,并在近壁的边缘区域形成低混合比近壁层,提高推力室寿命和重复使用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