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作动器及机电伺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550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976365.0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电作动器及机电伺服系统。机电作动器包括伺服电机,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器件,设置在壳体内的器件包括:滚珠丝杠螺母,伺服电机的转子轴通过平键与滚珠丝杠螺母连接;滚珠丝杠与滚珠丝杠螺母间以钢球为滚动体连接,且滚珠丝杠从壳体的前端盖处伸出;伺服电机的转子轴远离滚珠丝杠的后端设置有机械位置调整部件,机械位置调整部件用于在伺服电机停止通电控制时,通过旋转机械位置调整部件带动转子轴旋转,进而带动滚珠丝杠螺母随之旋转,滚珠丝杠螺母旋转带动滚珠丝杠沿转子轴的轴向伸缩。机电伺服系统包括上述机电作动器。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的机电作动器的冷态零位安装长度仅仅通过调整螺栓头组件调节的技术问题。

    一种机电作动器和发动机的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6885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799484.X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作动器和发动机的连接装置,包括作动器支耳,关节轴承,发动机支耳,销轴,螺母和开口销;第一耳片垂直固定在底座中部,第一耳片具有通孔,通孔内部压接有轴承;通孔的前端和后端,沿作动器支耳的表面左右对称设置弧形的突起,突起位于一圆柱体上;发动机支耳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二耳片和第三耳片;销轴依次穿过第二耳片的通孔、轴承的内圈和第三耳片的通孔。本发明使得机电作动器在实现俯仰、偏航两个方向摆动的情况下,限制其沿自身轴线转动的自由度。结构简单,重量轻,适合于狭小空间的安装,特别适合于航天领域。

    一种机电式力伺服负载台

    公开(公告)号:CN1138889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924527.3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电式力伺服负载台,属于力伺服负载台技术领域,包括力伺服机电作动器、扭矩传感器、惯量块、舵轴、负载台、机电作动器和摇臂,还包括位置传感器,舵轴沿负载台对称设置,力伺服机电作动器和机电作动器沿负载台对称设置,力伺服机电作动器和机电作动器的固定端分别与负载台铰接,摇臂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舵轴的两端,摇臂和舵轴固定连接且同轴旋转,力伺服机电作动器的活动端与其中一个摇臂铰接,铰接处设置在摇臂远离舵轴的一端,机电作动器的活动端与另一个摇臂铰接,铰接处设置在摇臂远离舵轴的一端;扭矩传感器和惯量块分别与舵轴同轴固定,采用“力‑位”混合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模拟相对单一的载荷谱的问题。

    一种机电式力伺服负载台

    公开(公告)号:CN1138889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24527.3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电式力伺服负载台,属于力伺服负载台技术领域,包括力伺服机电作动器、扭矩传感器、惯量块、舵轴、负载台、机电作动器和摇臂,还包括位置传感器,舵轴沿负载台对称设置,力伺服机电作动器和机电作动器沿负载台对称设置,力伺服机电作动器和机电作动器的固定端分别与负载台铰接,摇臂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舵轴的两端,摇臂和舵轴固定连接且同轴旋转,力伺服机电作动器的活动端与其中一个摇臂铰接,铰接处设置在摇臂远离舵轴的一端,机电作动器的活动端与另一个摇臂铰接,铰接处设置在摇臂远离舵轴的一端;扭矩传感器和惯量块分别与舵轴同轴固定,采用“力‑位”混合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模拟相对单一的载荷谱的问题。

    一种机电作动器及机电伺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5507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976365.0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电作动器及机电伺服系统。机电作动器包括伺服电机,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器件,设置在壳体内的器件包括:滚珠丝杠螺母,伺服电机的转子轴通过平键与滚珠丝杠螺母连接;滚珠丝杠与滚珠丝杠螺母间以钢球为滚动体连接,且滚珠丝杠从壳体的前端盖处伸出;伺服电机的转子轴远离滚珠丝杠的后端设置有机械位置调整部件,机械位置调整部件用于在伺服电机停止通电控制时,通过旋转机械位置调整部件带动转子轴旋转,进而带动滚珠丝杠螺母随之旋转,滚珠丝杠螺母旋转带动滚珠丝杠沿转子轴的轴向伸缩。机电伺服系统包括上述机电作动器。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的机电作动器的冷态零位安装长度仅仅通过调整螺栓头组件调节的技术问题。

    一种机电作动器和发动机的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6885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99484.X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电作动器和发动机的连接装置,包括作动器支耳,关节轴承,发动机支耳,销轴,螺母和开口销;第一耳片垂直固定在底座中部,第一耳片具有通孔,通孔内部压接有轴承;通孔的前端和后端,沿作动器支耳的表面左右对称设置弧形的突起,突起位于一圆柱体上;发动机支耳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二耳片和第三耳片;销轴依次穿过第二耳片的通孔、轴承的内圈和第三耳片的通孔。本发明使得机电作动器在实现俯仰、偏航两个方向摆动的情况下,限制其沿自身轴线转动的自由度。结构简单,重量轻,适合于狭小空间的安装,特别适合于航天领域。

    一种兼具散热及减振功能的功率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05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69265.0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一种兼具散热及减振功能的功率驱动装置,包括功率驱动印制板,柔性导热膜,安装基板,下支撑压板,导热绝缘垫Ⅰ,导热绝缘垫Ⅱ、功率器件,相变基均热储热板,减振器;功率驱动印制板焊接于功率器件之上,通过位于四角的连接支柱进行支撑;所述柔性导热膜的等效一端压在功率器件与相变基均热储热板之间,另一端通过下支撑压板连接在下支撑压板与安装基板之间;所述减振器安装于相变基均热储热板与安装基板之间。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散热,又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的驱动装置,可实现功率驱动装置将产生的热量向外传输,同时结构抗振动和冲击。

    一种应用于回转式机电作动器伺服系统的专家PID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3891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0709930.3

    申请日:2016-08-23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回转式机电作动器伺服系统的专家PID控制方法,位置环PID控制如下:(1)将回转式机电作动器伺服系统阶跃响应分为作用响应期,超调上升期,超调下降期,作用下降期;建立专家规则库,该专家规则库表征各时域阶段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调整率关系,该调整率与位置误差及误差变化率有关;(2)形成控制误差与控制误差变化率;(3)根据控制误差与控制误差变化率判断处在伺服系统阶跃响应哪个时域阶段,并查询专家规则库,形成比例系数调整率、积分系数调整率、与微分系数调整率;(4)利用上述结果对比例、积分、微分系数进行实时修正,产生位置环输出,经速度环、电流环,作用于回转式机电作动器,产生机械运动输出。

    一种应用于回转式机电作动器伺服系统的专家PID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38911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709930.3

    申请日:2016-08-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1/42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回转式机电作动器伺服系统的专家PID控制方法,位置环PID控制如下:(1)将回转式机电作动器伺服系统阶跃响应分为作用响应期,超调上升期,超调下降期,作用下降期;建立专家规则库,该专家规则库表征各时域阶段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调整率关系,该调整率与位置误差及误差变化率有关;(2)形成控制误差与控制误差变化率;(3)根据控制误差与控制误差变化率判断处在伺服系统阶跃响应哪个时域阶段,并查询专家规则库,形成比例系数调整率、积分系数调整率、与微分系数调整率;(4)利用上述结果对比例、积分、微分系数进行实时修正,产生位置环输出,经速度环、电流环,作用于回转式机电作动器,产生机械运动输出。

    一种大负载、高刚度、快响应的紧凑型回转式机电作动器

    公开(公告)号:CN206164279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125911.8

    申请日:2016-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负载、高刚度、快响应的紧凑型回转式机电作动器,该机电作动器由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作驱动;采用齿轮减速器、滚珠丝杠副作为减速机构,将永磁同步伺服电机转子轴输出的正反向旋转运动,变换为滚珠丝杠轴的正反向旋转运动,进而变换为滚珠螺母的直线往复运动,采用拨叉式“直线‑回转”运动转换机构将滚珠螺母的直线往复运动变换为输出摆轴的正反向回转运动;采用与输出摆轴同轴安装的角度传感器测量输出摆轴的摆动角度用于位置伺服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承载力矩大、刚度高,非常适合对安装空间、质量要求敏感,要求高动态响应、高精度控制、高稳定性的应用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