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09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318953.3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9C64/209 , B29C64/295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环境3D打印成形喷头,包括电机组件、挤出机、导向管、加热组件、隔热架、喷嘴及标准气动接头;电机组件固定在挤出机背面,挤出机由电机组件驱动,标准气动接头固定在挤出机顶部;挤出机下方通过隔热架与加热组件固定连接,导向管固定在挤出机底部,且位于隔热架内部,与加热组件固定;喷嘴固定在加热组件底部;加热组件与现有散热块固连,并将原对流散热结构改为放射状辐射散热结构。本发明适用于太空在轨环境、结构简单可靠、零件数量少、结构温度分布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7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281672.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泵的泵驱两相流体回路控温系统,属于温控技术领域,包括: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及两个换热器;两个换热器分别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均设有两个换热通道,分别为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泵驱两相模块包括:氟泵、第二四通阀、第二调节阀及末端换热装置;所述气源热泵模块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气源热泵模块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泵驱两相模块进行热交换;本发明采用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相耦合的方式,解决了气源热泵模块冬季低压端过冷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1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23098.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热管液塞影响的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根据主热管热量传输方向,确定液塞产生区域;根据主热管最高工作温度,获得液塞的最长长度;根据液塞的最长长度及主热管通过副热管的传热量,确定副热管的长度;根据主热管最高工作温度,确定副热管的充装温度;根据主热管的安装方式和液塞产生区域,确定副热管的安装位置。降低对卫星构型、设备布局的限制影响,进而降低整星布局的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909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318953.3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9C64/209 , B29C64/295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环境3D打印成形喷头,包括电机组件、挤出机、导向管、加热组件、隔热架、喷嘴及标准气动接头;电机组件固定在挤出机背面,挤出机由电机组件驱动,标准气动接头固定在挤出机顶部;挤出机下方通过隔热架与加热组件固定连接,导向管固定在挤出机底部,且位于隔热架内部,与加热组件固定;喷嘴固定在加热组件底部;加热组件与现有散热块固连,并将原对流散热结构改为放射状辐射散热结构。本发明适用于太空在轨环境、结构简单可靠、零件数量少、结构温度分布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996155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134867.6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伞天线肋热控装置。本发明利用柔性电缆加热器的可扭弯性,将柔性电缆加热器弯成连续“S”形,沿天线肋长度方向布局在天线肋的侧面;通过调整“S”形的转弯半径以及转弯之间的距离,使得柔性电缆加热器的电阻值密度可有效与变截面天线肋的热需求相匹配,也便于避让结构孔、槽等;该方式可减少加热回路焊点,提高加热回路的可靠性,可模板化,保证实施的一致性;同时,还利用双层隔热层结构,有效减少低横向漏热,亦可模板化,保证热控实施效果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961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34867.6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伞天线肋热控装置。本发明利用柔性电缆加热器的可扭弯性,将柔性电缆加热器弯成连续“S”形,沿天线肋长度方向布局在天线肋的侧面;通过调整“S”形的转弯半径以及转弯之间的距离,使得柔性电缆加热器的电阻值密度可有效与变截面天线肋的热需求相匹配,也便于避让结构孔、槽等;该方式可减少加热回路焊点,提高加热回路的可靠性,可模板化,保证实施的一致性;同时,还利用双层隔热层结构,有效减少低横向漏热,亦可模板化,保证热控实施效果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76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81672.3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泵的泵驱两相流体回路控温系统,属于温控技术领域,包括: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及两个换热器;两个换热器分别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均设有两个换热通道,分别为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泵驱两相模块包括:氟泵、第二四通阀、第二调节阀及末端换热装置;所述气源热泵模块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并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气源热泵模块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泵驱两相模块进行热交换;本发明采用气源热泵模块、泵驱两相模块相耦合的方式,解决了气源热泵模块冬季低压端过冷导致系统能效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590199U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20755562.0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机及泵驱两相流体回路的散热系统,待冷却产品通过热传导方式与蒸发器连接,只有一级换热,换热效率高;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级散热系统,蒸发器、第一电磁阀、压缩机、冷凝器、第二电磁阀、储液器、电子膨胀阀构成第一级散热系统,蒸发器、第五电磁阀、冷凝器、第三电磁阀、循环泵以及第四电磁阀构成第二级散热系统;环境温度较低时采用第二级散热系统,减少压缩机工作时间,利用自然冷源冷却,系统的效率高、功耗低,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散热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级散热系统与第二级散热系统共用蒸发器、冷凝器、传输管路、储液器等设备,使得散热系统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
-
-
-
-
-
-